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6例顺利完成,3例因粘连广泛致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58.6min,术后5~6d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9~45个月,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具有创伤小、术野广、腹腔干扰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可以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术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法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行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20—50mL不等。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损伤小,腹腔清晰度高,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腹腔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2~2006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均治愈。术中平均出血量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无并发症,随防至今未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小,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雄波  李晋  方维君 《吉林医学》2010,31(29):5076-50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5月~2009年4月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5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并和常规开腹松解术组对照。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症状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再粘连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开腹松解术(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新造成粘连的机会低,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5.
邓洪强  吴鸿根 《微创医学》2005,24(3):328-32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55 min,平均出血量约30 ml,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新造成粘连的机会低,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33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反复发作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其中6例有2次手术史,6例曾行开腹粘连松解术.结果:33例患者中30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10)min,平均出血量约(15±7)ml,1例术中发生肠管损伤,予以腹腔镜下修补.平均术后住院(4.5±0.5)d,术后无并发症.经长期临床随访,31例患者生活质量佳,均未再出现类似术前症状,也无切口疝等其他并发症,2例患者偶有轻微梗阻症状发作.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对轻中度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具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腔干扰轻等优点,能较大限度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5例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中分破肠壁行小肠修补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后偶有短暂腹痛,经口服中药治愈,余24例均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胃肠道干扰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2006年8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术后再粘连少,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洪强  吴鸿根 《医学文选》2005,24(3):328-32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5min,平均出血量约30ml,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新造成粘连的机会低,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0年我院开展的利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6例,在腹腔镜下用分离钳、分离剪或超声刀分离粘连,解除梗阻.结果 26例中成功22例,其中4例中转开腹,因肠管间及肠管与腹壁间广泛粘连而中转开腹.单纯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30个月,均无梗阻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是安全、实用的,具有损伤少、出血少、探查范围广、术后恢复快及各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因粘连性肠梗阻接受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9例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11~82岁,平均(76±9)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中平均出血量12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 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无病情复发。结论通过严格的患者选择,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采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腹部创面少、创口小、腹腔干扰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方法回顾2002~2008年粘连性肠梗阻用腹腔镜施行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均能治愈。住院时间短,均无复发。结论腹腔干扰少,手术创面小,腹腔内再次粘连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8粘因连性肠梗阻,作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术后再粘连少,是治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10月-2005年5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微型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30h,术后当天便可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进食,术后平均住院4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粘连机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5例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探讨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临床胃肠外科值得推广应用。方法:30例粘连性肠梗阻开腹术与35例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对比的临床资料。结果: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机体恢复快,并发症、后遗症少和不留瘢痕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明显好于粘连性肠梗阻开腹术。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在临床胃肠外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的30例患者资料。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满意疗效,平均手术时间为6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ml,术后平均住院4.1d,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恢复快、痛苦轻、瘢痕小等优点,而且较大限度减少术后再度粘连。它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超声刀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荣坤  毛仁东  张笃  黄建朋  汪启斌  车军 《西部医学》2007,19(6):1151-1152,1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刀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超声刀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电刀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3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135min,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8~26h,住院时间3~5d,无出血、肠漏、腹腔脓肿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结合超声刀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实用,而且手术发生再粘连梗阻性机会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15例,采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除3例肠管间的团状粘连或板块状粘连,1例术中分破肠壁.1例因肠管成角形成内疝而肠绞窄坏死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无症状复发.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疲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实施肠粘连梗阻手术患者51例,其中25例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另26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伤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发症少等优点,在严格掌握和遵循手术指证的前提下,为解决粘连性肠梗阻需反复手术的临床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5年来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经验,探讨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21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8例成功利用腹腔镜完成肠粘连松解术,2例改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肠粘连松解术,1例中转开腹。结论利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入腹腔途径创伤小,能全面的探查腹腔内脏,较快地发现粘连部位及范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减少了再粘连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为预防粘连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