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模型 ,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实验模型体系。方法 :采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标准株及人肝癌细胞株KN73 建立持续感染模型 ,应用标准胰蛋白酶消化技术进行细胞传代 ,经反复冻融方法收集细胞内病毒 ,采用BHK细胞空斑实验进行病毒滴定。选用Suramine进行病毒抑制实验。结果 :在早期 (感染后 2 4~ 36h)细胞培养液中病毒量为 10 6PFU/ml,在后期 (感染后 3年 )细胞培养液中病毒量为 10 3 ~10 4PFU/ml,细胞内病毒含量一直维持在 10 2 ~ 10 3 PFU/ml水平 ;在细胞传代后第 2d ,80 μg/ml的Suramine可使病毒量由 2 .3× 10 3 PFU/ml降至 2 .3× 10 2 PFU/ml。结论 :该模型系统可为抗病毒剂的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广西乙脑高发区媒介蚊虫乙脑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的蚊虫进行乙脑病毒分离鉴定。方法2006~2007年在广西乙脑高发区采集蚊虫标本,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乙脑病毒,用Clustal X(1.8)、Mega4.1等软件进行分离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06~2007年共采集蚊虫12102只,从北流市和桂平市的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4株基因I型乙脑病毒,4株病毒之间E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最大同源性为98|3%和99.8%。结论从广西蚊虫中分离到4株基因I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36例乙脑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初步总结出老年人乙脑的特点,并分析了老年乙脑病人病死率高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测定65例乙脑患儿于极期及恢复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乙脑患者SOD下降,重型此现象尤为明显,到恢复期SOD渐趋升高。如SOD活力升高则预后好,SOD持续不升则表迁延不愈,同时脑脊液中有此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6.
测定65例乙脑患儿于极期及恢复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乙脑患者SOD下降,重型此现象尤为明显,到恢复期SOD渐趋升高。如SOD活力升高则预后好,SOD持续不升则病情迁延不愈,同时脑脊液中亦有此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乙脑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运用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三关护理,并发症防治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收治的39例重型乙脑患儿,死亡3例,未愈9例,总治愈率69.2%。结论在重型乙脑患儿救治中,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4年 ̄1996年、共收治乙脑42例,发生呼吸衰竭者14例。其中气管切开4例,用人工呼吸机1例。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实验护理,采用翻、拍、点、吸、喷的综合法,有效地清除痰液。对气管切开和用人工呼吸机者,倾听套管呼吸声的变化和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佐以周密的病情观察,详细的病情记录。抢救乙脑呼吸衰竭成功率为65%。  相似文献   

9.
乙脑患者66例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28-102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惊厥、脑膜刺激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科于1981年-2000年收治乙脑患者66例,其中,工人22人,农民16人,干部3人,学生22人,儿童3人。本文就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乙脑疫苗 )有良好的抗体应答和保护作用 ,能够明显降低乙脑发病率[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死亡率高 ,后遗症重 ,儿童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最有效手段。因 2 17大队属于地质勘探性工作 ,近几年从甘肃迁入宁夏 ,位于新市区朔方办事处西北部 ,离市区较偏远 ,流动性大 ,管理混乱。同时近两年来 ,新市区地段厂矿较多 ,下岗职工多 ,收费较难。 1998年一年未给 7岁组进行乙脑疫苗加强免疫。1999年 5月 2 8日 ,我院保健科给该大队子弟学校一年级、四年级组 15 1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地塞米松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温、镇静止痉、脱水、给氧、扩容、纠酸、防治感染,加强护理等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愈69例(908%),好转3例(39%),死亡4例(53%)。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激素治疗乙型脑炎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与流行性乙型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华  余光开 《医学综述》2006,12(21):1291-1293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液中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细胞因子在乙脑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乙脑关系密切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趋化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丙二醛(MD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测定4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DA含量。结果:极期各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DA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恢复期降至正常。结论:血清及脑脊液中MDA水平测定对于判断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脑损伤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估计病情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南通市乙脑的流行趋势和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83年~2005年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广泛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每年几乎均有散发病例发生,且季节性明显。结论:为避免造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和流行,须完善预防接种、控制媒介传播、健康教育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儿童对乙脑病毒的免疫水平,保护易感人群,降低遵义市乙脑发病率。方法对遵义市8月龄-6岁的农村籍儿童开展乙脑强化免疫活动。结果本次活动报告接种率96.09%,快速评估接种率94.33%,对166224名"0"剂次免疫儿童进行了补种。结论短时间内高接种率填补了常规免疫的空白,且可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对降低我市乙脑发病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蚊虫传播 ,常在夏秋季流行 ,儿童发病率最高 [1 ] 。我院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 78例乙脑患儿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 ,提高了生命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患儿 ,其诊断均符合邝安 编写的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患儿男 38例 ,女 4 0例 ,最大 12岁 ,最小 1岁 ,1~ 2 .5岁 12例 ,3~ 6岁 4 6例 ,7~ 12岁 2 0例 ,有乙脑疫苗接种史者 19例 ,未接种者 5 9例 ,均来自偏远乡村。大部分患儿入院时持续高…  相似文献   

17.
高中度  袁维祥 《河北医学》2000,6(4):291-293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水中CA--50变化对消化系统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54例正常人,176例消化系统常见恶发表 160例良性疾病病人血清CA--50含量。结果:所测各种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及腹水CA--50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相就良性疾病病人;分别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良性疾病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即有明显增高,晚期增高更为显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心肌酶谱的检测,探讨血清心肌酶含量与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 0 0 1年1月~2 0 0 4年1月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95例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4 8例、中度30例、重度17例3组,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5 0例为对照组。使用酶动力法对以上4组进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检测。就其心肌酶谱均值以MATLAB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有5 8例(约6 .1% )心肌酶1项以上增高。对各组心肌酶谱中各酶均值进行总体方差分析,结果为各酶的活性变化在4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 0 0 1)。各组间心肌酶均值多重比较显示,CK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各酶与脑炎相关性较强,尤其是α-HBDH、LDH相关系数最大,接近1。结论:心肌酶谱中各酶与病毒性脑炎密切相关,其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加。说明心肌酶学不只是心肌损伤的指标,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慎勤芳  陈永田 《河北医学》2000,6(4):293-295
目的:研究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报2例儿童嗜铬细胞瘤,均男性,年龄7岁、7.5岁。主诉多钦、多尿、发热、头痛和视力障碍,体检发现高血压。24小时VMA和/或儿茶酚胺显著增高。腹部B超和C钎肿瘤切除。结果;2例术后均获随诊,血压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是儿童少见的肿瘤,24小时尿VMA和儿酚胺测定可定性。B超和CT可定位。手术切除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河北省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传统的ELISA方法检测乙脑IgM抗体。结果 2007-2012年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30例病例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乙脑IgM抗体检测阳性,男女性别比为2∶1,平均年龄16岁,70.0%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1 d。结论乙脑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需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