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产后乳胀的产妇1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采用散结通乳方口服加发酵面外敷加传统的方法(热敷、按摩、挤奶)处理;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乳房胀痛、乳胀消退及24小时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实验组乳房疼痛的程度、乳房硬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小时乳汁排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散结通乳方口服加发酵面外敷配合传统的方法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生乳灵,治疗组给予自拟通乳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2.86±1.31)d,对照组(4.75±1.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起效快、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产后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若乳腺管不通畅,使乳房形成硬结,加之多为初产妇,产后无哺乳经验,分泌乳汁未得到及时排除或一些产妇乳头凹陷,婴儿不能吸吮使乳汁瘀滞于乳房中,以致乳腺管扩张,感到乳房胀痛。产后乳房胀痛是产后常见并发症,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乳胀使乳房变硬,乳头相应变短,从而使新生儿吸乳困难,产妇则因疼痛产生畏惧哺乳心理;同时,因乳胀严重,产妇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而致泌乳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对产后乳胀的疗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产后乳胀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治疗乳胀,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24h内双侧乳胀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胀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乳胀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42%,对照组有效率为20.9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产妇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7.
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减少产后乳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效减少产后乳胀的方法。方法:两组初产妇R平均年龄20—30岁,无新生儿严重窒息与畸形,在母乳宣教,技术指导等方面一致的前提下,观察组采取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乳胀少。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够疏通乳腺管,减少产后乳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乳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产后乳胀是因为没有做到按需哺乳所致。大多数产妇对产后何时开始哺乳是依赖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的。对怎样哺乳(正确的哺乳姿势)及喂奶间隔的时间,是否有奶等问题都不是很清楚。而这些问题对产妇是否会出现产后乳胀至关重要。因此,对产妇进行整体的身心护理及有目的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乳汤合生化汤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通乳汤合生化汤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54例,并以单用通乳汤治疗54例对照,观察2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在疗效、改善缺乳及气血虚弱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通乳汤合生化汤是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有效方剂。说明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仍需注意产后“多虚多瘀”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1.
产后乳房按摩治疗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锋 《吉林医学》2010,31(15):2180-2181
目的:探讨乳房按摩应用于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93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房按摩。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显效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显效率为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按摩应用于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能缩短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俏苗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19-1620,1623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87.50%)、胎盘胎膜残留(7.50%)、组织裂伤(5.00%),且多发生在24h内。结论:重点在产时、产后24h内加强监测,及时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是减少出血的根本。产前进行有关分娩知识的教育,产生过程中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治疗上积极促进宫缩为主,同时抗休克治疗,清宫及缝合伤口止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对健康教育加穴位按摩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2d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d开始,采用自愿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结果产后第3d后经护理干预的产妇泌乳率高、泌乳量增加、无乳胀乳痛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通过健康教育加穴位按摩护理干预产妇可增加乳汁分泌,满足婴儿的需要和防止产妇乳胀乳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7~2006年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06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2.43%。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45.28%,胎盘因素与产后出血亦有一定关系。结论: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60例(66.67%);产程延长26例(28.29%);胎盘因素17例(18.89%)。出血量500~1000mL者67例(74.44%);1000~2000mL者16例(17.78%),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7例(7.78%)。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黄裕民  王世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27-3928
中风又名“卒中”,系现代医学中脑血管意外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本病经过救治之后,常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偏瘫、语言不利或口眼歪斜为主的病症。  相似文献   

17.
曹静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39-141,14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住院并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132例、米索+缩宫素组142例及缩宫素组126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组给药时间均为胎儿娩出后,米索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米索+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临床观察3组分娩后2h内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3组患者产后2h内阴道平均出血量,米索组为(280±46)mL;米索+缩宫素组为(216±45)mL;缩宫素组为(360±49)m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以米索+缩宫素组最优,米索组次之,缩宫素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中药内服及外敷配合乳房按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73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总结,探讨防治方法。结果主要危险因素为妊娠期合并症及病理妊娠,巨大儿,主要影响因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重在预防,正确估计出血量提高助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晚期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和(或)蜕膜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出血等。结论:治疗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经皮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