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血室“的含义   对于血室,历代医家见解不一,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以成无己、方有执为代表,认为血室为冲脉.如成无己曰:“血室者,营卫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也.“[1]其理由是因为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以冲脉起于气街,并足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  相似文献   

2.
许慧红 《江苏中医药》2003,24(11):56-57
鉴于冲任二脉对妇科临床的重要作用 ,历代医家一直有重冲轻带的思想。而《素问·痿论》云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可见带脉与宗筋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诸经脉络督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妇科临床亦有重大的意义。兹简要论述如下。1 带脉与冲脉、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1 1 冲带二脉关系 冲脉 ,《内经》称之为“血海”、“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原出于肾 ,禀先后天之精气 ,与任督同起于胞中。冲脉总领十二经脉 ,为气血要冲 ;上能渗…  相似文献   

3.
《素问·奇病论》:“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王冰注:“以冲脉病,故病曰伏梁。然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循■骨内廉,并足少阴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上行者,出脐下同身寸之三寸关元之分,侠脐直上,循腹各行会于咽喉。故身体髀皆肿,绕脐而庸,名曰伏梁”。高士宗指出:“其风根之气,溢于大肠之外,而内着于肓”。张介宾说:“肓之原在脐下,即下气海也。”综上所言,伏梁  相似文献   

4.
<正>1古代认识《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和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相似文献   

5.
气街理论创立于《内经》,为经络学说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和探讨。为此,笔者撰写本文,就此求正于同道。气街的基本概念一、气街的提出:考现存医籍,气街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府论》载:“气街动脉各一”,《灵枢·卫气》载:“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均明确提及气街。作进一步考证,借“街”以喻人体某一部位,则见诸更早期医籍。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即有“腹街”的记载,其书曰:“足少阴温(脉)……,其病:病足热,  相似文献   

6.
“治痿独取阳明”见于《素问·痿论》。对治痿原理,经文解释道:“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脉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于原文穿插论述,文体较为零乱,  相似文献   

7.
侯俊峰 《西部中医药》2007,20(12):35-35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与任脉皆起于胞中,出于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经脐旁沿腹部两侧,散于胸中,上达咽喉,环绕唇口。其脉上以“渗诸阳,灌诸经”,下以“渗三阴”,为“经脉之海”,通调十二经之气血,故又称“血海”,与妇女月经及生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秦淑芳主任运用奇经药物治疗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收效显著。笔者现将秦老师运用奇经理论及奇经药物论治妇科病的经验简要概述如下。1奇经八脉学说中的冲任理论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不仅应用于针灸学,也一直被古今医家视为诊治妇科疾病的理论基础。其中,冲任学说被作为诊断妇科疾病的纲领之一。冲脉,《灵枢·逆顺肥瘦》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  相似文献   

9.
<正> 一、喘满《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王冰注:“冲脉不通,足少阴气因之上满。冲脉与少阴并行,故喘动应手也。”盖冲脉并足少阴(肾脉上连于肺)、夹脐上行,会于咽喉,寒气客之,则脉不通而气上逆,故病喘满。其症为气上冲胸,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冲脉的循行,《难经·二十八难》提出了“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与《内经》论述冲脉在腹部“与少阴经夹脐上行”有异,学者对此历来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难经》观点有误。考察《内经》及《难经》关于冲脉的论述,结合后世医家的相关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难经》中关于冲脉和足阳明经在腹部并行的论述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灵枢·邪客篇》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甲乙经》“陷”作“满”。按:“陷”是“满”字之误)。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  相似文献   

12.
冲脉的起源部位辨析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王彩虹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总领诸经气血,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经络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但是,关于冲脉的起源部位,历来说法不一。在《内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有"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之称,冲脉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临床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冲脉的相关文献发现,历代文献对冲脉的起始部位说法不一,具体起始部位包括气街、肾下、关元、胞中等。该文通过综合历代相关论述,对冲脉不同起始部位进行分析,认为冲脉的起始部位当以"肾下胞中"为妥,既丰富发展了冲脉生理、病理理论,赋予冲脉更为广泛的内容,同时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经脉命名意义深远,是中国古人对经脉特点的高度概括。冲脉名称有"太冲""伏冲"等,不同节段亦有与之对应的专有名称。古人赋予冲脉的不同名称反映对于冲脉认识的侧重方面。这些认识共同构成了冲脉完整的循行和生理功能特点。冲脉循行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必要基础。其上行前支有"挟少阴经"和"挟阳明经"两说,下行支在《灵枢·逆顺肥瘦》与《灵枢·动输》两篇记载中略有不同。本文分析后认为,冲脉当挟少阴经上行,下行支自腘中已并行于少阴经深处,至内踝之后汇聚。  相似文献   

15.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循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王冰注:“寒气客于冲脉,冲脉不通,足少阴气因之上满。冲脉与少阴并行,故喘动应手矣。”张景岳说冲脉“并足少阴肾经,夹脐上行,会于咽喉,而肾脉上连于肺,若寒气客之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亦逆,故喘动应手也。  相似文献   

16.
"太冲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冲脉"一词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文中"太冲脉"究指为何?颇值探思.唐·王冰注为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清·高士宗认为指任脉合少阴脉.而近代医家多释为冲脉.按<素问·阴阳离合论>文:"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显然太冲脉含足少阴经之义已为不争之论.但为何又不直称"少阴脉盛"?.略陈个人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伏冲脉的名称,源于《内经》。《灵枢·岁露论》云:“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指出伏冲脉位于脊内,“伏冲之脉,即冲脉之在脊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张景岳)。《灵枢·百病始生》云:“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那末,揣按在何部位方能出现“应手而动”呢?《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相似文献   

18.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其循行“上自头 ,下自足 ,后自背 ,无所不涉”,“受纳诸经之灌注 ,经血与此而蓄藏。”(《类经 .卷九》)可“渗诸阳 ,灌诸精。”(《灵枢 .逆顺肥瘦篇》)故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 ,主持血气濡养全身 ,称之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冲任督三脉同起“胞中”,共主孕育胎产 ,又称“血海”。冲脉对维持机体气血平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所生病亦为临床常见 ,但由于冲脉没有自身的腧穴 ,故其证治常常被忽视。现就冲脉证治举隅如下。1 逆气里急男 ,1 7岁 ,学生 ,1 997年 8月 1 0日初诊。主诉 :气从四肢上冲胸、舌、…  相似文献   

19.
月经健康女子,一般14岁左右月经来潮,名为“初潮”。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女子月经的产生,其先决条件必须是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而后月事才时下。由此可见,“天癸”是促使性机能发育成熟的一种重要物质。而冲任二脉并起于胞中。冲脉与足阳明经合于宗筋,会于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行。它既受先天肾精之资生,又受后天胃气之充养,十二经气血皆汇于冲,故有“经脉之海”、“血海”之称;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  相似文献   

20.
王玉香 《天津中医药》2009,26(3):253-255
对月经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月经是肾气化作用的结果观点.论述了肾气,天癸及太冲脉在月经产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天癸是命门元气的一部分,通过肾脉达于胞宫,从胞宫进入太冲脉.太冲脉是冲脉的下行支--足少阴肾与冲脉相合之脉.由于天癸元气(冲脉之气)从胞宫下行于足少阴肾经,而足少阴经气由足上行,两气相激,可使太冲脉气血渗诸络温肌肉.又由于足少阴肾经表里内外与肝脾心肺的联系,使冲脉气血内养五脏六腑,外濡肌肉关节.肾对月经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在气机升降出入有序,经脉循环,气血贯通的生理活动中完成的.肾的藏泻有节而致月经有周期性排血.通过对月经产生机制的探讨,提出了妇科病的治疗要注意运用调气法,对临床常表现的冲脉虚损的病理机制,要补肾益冲气.而冲气逆乱的实证病机要注重调肝畅冲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