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月经不调从冲脉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冲脉与月经的生理关系及病理联系,分析冲脉失利与月经不调的内在联系。分别从冲脉与月经的关系、固冲以固经、理冲以通经等3个方面探讨了月经不调与冲脉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解析冲脉的特殊生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77-478
通过对《内经》、《难经》关于冲脉论述的深入解析,提出冲脉之中,气血俱盛的新观点,提出冲脉“盛虚有时”的生理特性,并探讨了冲脉在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内科疾病及五官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而隶属阳明,因此妇科病从阳明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欲从“冲脉隶属阳明”入手,通过文献整理联系病例分析的方法,探究调治阳明对于月经病治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德生  胡华  杨洋  陈瑶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184-2186
文章认为冲脉不是奇经八脉之衝脉,乃形神承制之太冲脉。冲脉血海元气以冲和为用,内化为脑髓神机,外显为各种生理现象。基于形而下和形而上的辩证统一观,认为脑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其冲气上逆病机以肝气上逆风火内动兼挟内生邪气为特征,以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脑髓神机受损为临床表现,直接镇冲、降冲、平冲以肝脏象之亢阳、内风、逆气为治疗目标;间接镇冲、降冲、平冲均以脏腑的内生之邪为治疗目标。所以,冲脉理论指导下的冲气上逆病机是脑出血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冲脉上行于头,下行至足,与人体全身皆有联系.全身气血的盈亏、脏腑功能的强弱,直接通过冲脉的盛衰反馈干胞宫,影响女性经、孕、胎、产、乳的生理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冲脉上行于头,下行至足,与人体全身皆有联系.全身气血的盈亏、脏腑功能的强弱,直接通过冲脉的盛衰反馈干胞宫,影响女性经、孕、胎、产、乳的生理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春华  吕丽 《吉林中医药》2012,32(8):757-759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气上逆者,乃冲气之上冲”.胃失和降、肾虚失固、肝气恣横、大气下陷是引起冲气上冲的主要因素.善用镇冲、降逆、补虚、收敛之品.张锡纯丰富和完善了冲脉生理、病理的理论,突破了前人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探讨,而实施于临床诸多内科常见病、妇科病症的治疗,且临床辨证治疗常获奇效.  相似文献   

8.
气上冲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组症状群,其内在病机证治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气上冲”,通过训诂释义,考证气上冲源流,辨析原文语境含义,总结症状要点,说明气上冲本质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升降层面的气机紊乱,并从脏腑、经络、六经气化三个层面阐述病机:病根于肾,以冲脉为路径运行,因少阴枢机不利而发;分析上冲之气在不同病机下寒热两种中见属性的从化方向及与卫气、相火相关的病理本质;梳理张仲景针对气上冲的治疗大法,挖掘咳嗽、水气、痰阻等兼症的诊疗要点,扩大“气上冲”的概念及临床诊疗范围,为经方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冲脉“气本血用”观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衣华强  谷世喆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33-1834
中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从气血角度对冲脉的生理、病理、临床治疗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对古人关于冲脉的认识进行了点评。首先,以古代哲学关于气的认识为着眼点,从气的角度认识冲脉,并探讨了冲脉与宗气、元气的关系。其次.从冲脉为“血海”方面探讨了冲脉与胃的关系。最后,从临床角度探讨分析了“气本血用”观对治疗冲脉病证的指导意义.并对叶天士、张锡纯关于冲脉证治特点做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0.
杜元灏 《中医药学刊》2006,24(2):206-207
中医理论从《内经》时代到现在,冲脉的功能定位几乎主要贯穿在妇科的病机中。冲脉的作用主要与妇女的月事、第二性征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西医学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与冲脉相比照,不难看出冲脉的作用实质与该内分泌性腺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秦淑芳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37-2039
韩冰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全国第二批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的临床运用,验之临床,收效显著。将韩冰教授从冲脉论治妇科病的临床经验及部分验案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仁和寺卷子抄本《太素》卷二《寿限》有:“二七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其中的“伏冲脉盛”、“伏冲衰少”,王冰次注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作“太冲脉盛”、“太冲脉衰”。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经》俱作‘伏冲’。”林亿校语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正合。“伏冲脉”与“太冲脉”是否为一脉,《太素》为何作“伏冲脉”?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试予以探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从《内经》时代到现在,冲脉的功能定位几乎主要贯穿在妇科的病机中。冲脉的作用主要与妇女的月事、第二性征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冲脉相比照,不难看出冲脉的作用实质与该内分泌性腺轴密切相关。1《内经》对冲脉功能的论述据笔者考证,在  相似文献   

14.
马忠军  耿晓云 《河北中医》2010,32(10):1564-1565
<正>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主要包括斑块破裂、侵蚀性斑块和部分钙化结节性病变。易损斑块与炎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质代谢异常、血栓形成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约70%~80%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由于轻、中度狭窄的动脉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1]。  相似文献   

15.
16.
<正>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特征,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该病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女性比男性多见,通常发生于成年早期和中期。一般在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在类似情况下反复发作,常常在呕吐后进食,甚至边吐边吃,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神经性呕吐呈慢性、反复发作性病程,易被容易引起紧张、不快情绪和内心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诱发。中医认为,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  相似文献   

17.
“冲气”一词源于道家哲学,后为中医学所吸纳,其内涵逐渐延伸为对冲脉之气的阐释。《素问·骨空论篇》中载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意即冲脉之气上逆是“冲气为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作为奇经八脉之一,经络相系、功能相关、升降相因,使得冲脉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资生,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虽为脏腑疾患,然无不与冲气上逆密切相关。其病变主要涉及少阴、厥阴与阳明,疾病表现以奔豚气、中风、呃逆及胸痹心痛等为主。平冲降逆或镇冲降逆是治疗“冲气为病”的基本方法。历代医家对此着墨颇多,辨治甚详,其中以张仲景、叶天士、张锡纯为代表。笔者上承《内经》,下启诸家,对“冲气为病”的理论源流、病机演变、辨证用药及治则治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对冲脉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有通道、冲要或朝向之意,又通“充”,是人体经络系统奇经八脉之一,为经络之海,又称血海,在人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五脏六腑皆禀焉”,且与机体的生理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其循行分布所涉生理病理亦极为复杂,古医学文献论之颇详。今就祖国医学的有关阐述做一扼要的说明,以俾针灸临床参考。1 冲脉的循行及主要生理功能《内经》对于十二经脉的循行记载,是比较系统完整的,而关于冲脉则散见于《灵枢》、《素问》、《难经》中的不同篇章中,就其对循行部位的记载来看,冲脉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上至于头,下至于足,不仅行于胸腹,而且行于…  相似文献   

19.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医家,代表性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详细的记载了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其毕生研究中医学的结晶。张锡纯对冲脉病证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上颇多独到之处,但散见于该书的各个章节之中。笔者在学习张氏著作的基础上,对张氏有关“冲脉病证”的论述作一粗浅的梳理,以展示张氏治疗冲脉病证的特色,也便于同道在学习与临床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锡纯治疗冲脉病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医家,代表性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详细地记载了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其毕生研究中医学的结晶.张锡纯对冲脉病证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上颇多独到之处,但散见于该书的各个章节之中.笔者在学习张氏著作的基础上,对张氏有关"冲脉病证"的论述作一粗浅的梳理,以展示张氏治疗冲脉病证的特色,也便于同道在学习与临床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