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物实验时犬、猪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用家养杂种犬8只,体重10.30土2.50kg,,猪4头,体重41.65土12.11kg。术前12h禁食,4h禁水。麻醉前10min肌注0.5mg的阿托品,10min后肌注10mg氯胺酮基础麻醉。麻醉诱导:犬采用静脉注射2mg/kg、安定5mg、琥珀胆硷1.5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猪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r-OH60-80mg和咽部粘膜以0.5%地卡因表麻以保持自主呼吸行慢气管插管。接麻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2-3%安氟醚,间断辅以潘可罗宁0.08mg/kg、芬太尼2ug/kg。根据实验要求控制麻醉深度。结果犬不论快速还是慢诱导气管明视导插均较易,而猪由于上颌宽厚不颌狭小开口显示声门气管内插管困难,所以应采取慢插管式气管切开插管较为适宜。结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犬较易而猪较困难,猪应采用慢插管方式。麻醉以持续吸入麻醉药,间断辅以肌松和麻醉镇痛药控制呼吸维持平稳,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红斌 《广东医学》1998,19(7):491-492
比较两种剂量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应。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成年患者24例,SAⅠ~Ⅱ级,无明显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芬太危3~4μg/kg、咪唑安定0.2mg/kg、卡肌宁0.5mg/kg麻醉诱导后,静注艾司洛尔0.75mg/kg。Ⅱ组:麻醉诱导方法同Ⅰ组,静注艾司洛尔1mg/kg。两组均在艾司洛尔给药3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观测比较麻醉前,麻醉诱导后,艾司洛尔给药后1分钟、3分钟、置喉镜、气管插管后1、3、5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结果:Ⅰ组插管后收缩压仍明显高于基础水平,持续至插管后3分钟,Ⅱ组插管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以1mg/kg剂量艾司洛尔在小剂量芬太危及咪唑安定诱导后给药能更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石凌  张抗抗 《中原医刊》2011,(21):12-14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麻醉诱导的安全、有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mg/kg行全麻诱导;Ⅱ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1mg/kg,罗库溴铵0.6mg/kg;m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2mg/kg,罗库溴铷.6mg/kg;三组均行微量泵输注异丙酚,BIS值降至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6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并记录各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应用异丙酚的总量。结果①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②与I组相比,Ⅱ组在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I组,Ⅲ组在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③异,丙酚在诱导气管插管时的总用量,I组为(88±11)mg,Ⅱ组为(124±17)mg,Ⅲ组为(91±13)mg,Ⅱ组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I组和Ⅲ组,I组和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0.2mg/蝇能维持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异丙酚麻醉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 (BIS)的变化 ,探讨既能避免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方法  6 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2mg/kg ,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 ,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于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2 0mg。所有患者均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后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双频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后双频指数下降最明显 ,达 5 3.4 9± 0 .74 (P <0 .0 1)。Ⅱ组气管插管后双频指数回升最明显 ,达 77.84± 3.2 5 (P <0 .0 5 )。Ⅰ组气管插管前收缩压下降最明显 ,为 (81.2 0± 11.13)mmHg(1mmHg =0 .133kPa ,P <0 .0 1) ,其中有 8例收缩压 <80mmHg。 结论 麻醉诱导首次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在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 2 0mg是一种既能避免发生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氧饱和度及气体交换功能变化。方法全组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0~54岁。麻醉诱导用药力月西2~4m卧芬太尼0.2~0.3mg、仙林6-8mg、依托咪酯乳剂20mg,口插气管插管5.5~6.5cm。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10~15mL/h。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0.1-0.2mg,此剂量一般术中不需再追加全麻用药,基本都可完成手术。结果小口径插管在正常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气体交换功能及维持氧饱和在正常范围内,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结论小口径气管插管在支撑喉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可减轻心血管的反应,损伤小,声门暴露好,口腔视野清楚,能满足术者的操作,快而准确地完成手术。维持麻醉的深度和充分的肌松及气管插管的选择,是暴露声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芬太尼1组(F1组)和芬太尼2组(F2组)三组,每组30倒。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2mg/kg,RF组缓慢注射雷米芬太尼2~3μg/kg(时间〉1min),F1组注射芬太尼2μg/kg,F2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三组均注射堆库溴胺0.1mg/kg,2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惠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F2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地升高,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较F1、F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能明显地抑制全麻谤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加舒芬太尼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65岁以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麻醉诱导用药:舒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乳剂0.2mg/kg~0.3mg/kg,维库溴胺0.1mg/kg,呼吸抑制后面罩辅助呼吸,肌松后插管。麻醉期间连续监测SPO2、BP、HR、ECG,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安静后(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5min、10min时的SBP、DBP、HR及ECG的变化,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作为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的指标。结果:本组患者麻醉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顺利,各项监测指标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加舒芬太尼对循环无明显抑制,可以安全用于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岁,体重17kg,术前诊断右侧脓胸,拟于全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体温37.4℃,心率80次/min,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阿托品0.3mg术前30min肌注,诱导:咪唑安定0.5mg,芬太尼0.03mg,氯胺酮20mg,司可林5mg,以ID5.0气管导管作气管内插管。患者自主呼吸仍存在,插管后呛咳严重遂加深麻醉。呛咳未见减轻,呼吸道阻力增大并出现三凹征,SpO2急剧下降至40%,患者青紫,心率140次/min,迅速进行气管内负压吸引,引出大量脓痰,呼吸逐渐平稳,皮肤末梢颜色逐渐红润,SpO2上升至95%,心率98次/min,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控辅助呼吸,呼吸道阻力较大,气管内吸痰两次,手术15min后结束。  相似文献   

9.
喉罩用于小儿骨科手术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85-86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捅管存小儿麻醉中的使用方法及利弊。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E组(气管插管Endotrachealintubation)25例和L组(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25例,全麻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μg/kg,丙泊酚1.0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在药物完全起效后行喉罩和气管插管置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喉罩(气管插管)置入前、置入后及术后拔除喉罩(气管插管)后的MAP、HR、SpO2,并对置入喉罩和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及喉罩(气管插管)置入前的MAP、HR、SpO2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置入后和术后拔除喉罩(气管插管)时L组的MAP、HR显著低于E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装置使用简单,无创伤,对大多数成人和小儿都适用,若掌握好喉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插管全麻的优势。方法:选择40例需经鼻插管全麻患者,先用地卡因喷壶反复喷口腔咽喉部,同时用地卡因喷鼻腔,并用麻黄碱滴鼻来收缩鼻粘膜,然后静注力月西1∽2mg,芬太尼0.05mg∽0.1mg,待患者镇静后,先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2∽3ml行气管表面麻醉,然后在每侧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之间注入2%利多卡因2∽3 ml行喉上神经阻滞,患者入睡后行经鼻插管气管导管均为弹簧管。结果:35例患者1次插管成功,5例多次插管成功。结论: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麻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全麻中,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血液动力学反应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操作方法,容易简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李坤  廖生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18-1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方法:40例ASAⅠ级行腹腔镜疝内环扎术婴幼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5~1mg、丙泊酚1~2mg/kg、雷米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mg/kg或阿曲库铵0.6mg/kg。麻醉维持:微量泵泵泣丙泊酚5mg/(kg·小时)、雷米芬太尼0.2μg/(kg·分钟)。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呼吸,气道压18~23cmH2O,PETCO2维持在35~50mmHg。观察麻醉前(To)、注药后5分钟(T1)、插管后5分钟(T2)、气腹10分钟后(T3)、气腹后20分钟(T4)、停气腹后(T5)、气管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变化情况。结果:本组麻醉过程平稳,除注药后5分钟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5)外,其余时间血压、心率均与麻醉前水平相当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有上升趋势,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压力后得到改善所有患儿均无术中知晓,术后5例发生恶心、呕吐.结论: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行气管插管全麻,采用压力控制呼吸,气道压18~23cmH2O,维持PETCO2在35~50mmHg可安全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  相似文献   

13.
气管内肿瘤急诊手术的麻醉和气道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胸手术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较大 ,气管内肿瘤患者的麻醉面临诸多高危因素。本文报道我院主气管内肿瘤合并重度呼吸困难急诊手术 6例麻醉的气道管理。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ASA ~ 级 ,年龄 2 2~ 6 7岁。6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术 ,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1 .2  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 min肌注东莨菪碱 0 .3mg或阿托品 0 .5 mg,4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插入 F2 4~ 2 6号气管导管 ,2例患者气管切开插管 ,插管后静注 2 .5 %硫贲妥钠 3~ 5mg/ kg、氯化琥珀胆碱 1.5 m g/ kg、氟芬合剂 1单位 ,静脉点滴 1%普鲁卡…  相似文献   

14.
胸腔镜下选择性胸内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中疼痛轻,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较快的特点,我院自1990年以来成功的进行10例胸腔镜选择性脑内手术。1临床资料1.1材料来源:男8例,女2例,年龄22岁-57岁,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用于肺部疾病诊断及治疗的6例,心包囊肿1例,自发性气胸3例,10例手术均选用快速诱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以异氟醚吸入麻醉维持。1.2麻醉诱导:以安定0.2mg/g,芬太危0.02μg/kg,2.5%硫贲妥钠5mg/kg,琥珀胆碱2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然后根据呼吸音判断双腔管的位置。1.3气管导管的选择:对腔气…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两者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E组、P组和F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依托咪酯0.4 mg/kg(E组),丙泊酚2mg/kg(P组),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1mg/kg(F组)。监测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分钟(T1)、诱导后3分钟(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③结果 P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 P <0.05);E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05);F组在整个诱导与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平稳。 E组在插管后BIS一过性上升( P <0.05);P组和F组均无明显变化( P >0.05),而是呈时间依赖性缓慢回升。④结论以依托咪酯0.2mg/kg复合丙泊酚1mg/kg诱导,可保持整个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艾司洛尔组(E)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组(T),每组20例。3组病人诱导药物均选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E组在喉镜置入前2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4mg/kg。T组在诱导前病人清醒时用1%丁卡因5ml进行口、咽喉部表面麻醉,2min后用喉镜将会厌挑起,通过喉麻管使用1%丁卡因2.5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于气管插管前10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插管后1min(T_2)记录病人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于气管插管前10min(T_0),气管插管后60min(T_3)后抽取病人肘静脉血5ml,测量病人APTT,PT,TT,AT-Ⅲ,FIB, PLT,E(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结果C组HR和MAP气管插管前后变化明显,E组和T组HR和MAP气管插管前后无明显变化。C组和E组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T_2较T_0明显升高,T组无明显变化。3组病人气管插管前A...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观察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或异丙酚麻醉对心血管反应的不同影响。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A组为单次单纯异丙酚组 ,B组为双次单纯异丙酚组 ,C组为异丙酚 利多卡因组。A组 :异丙酚 2mg/kg。B组 :异丙酚 1 5mg/kg,插管前 1min再给 0 5mg/kg。C组 :异丙酚 1 5mg/kg ,插管前 2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 5mg/kg。结果  3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均下降 ,但心率无明显改变 ,A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较B ,C组高 ;在气管插管后血压重新升高 ,与基础值相比A组明显增高 ,B ,C组差异无显著性 ;插管后A组心率明显加快 ,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亦较B ,C组高。结论 在插管前 2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 5mg/kg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其抑制心血管反应的作用可能和利多卡因增加了麻醉深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7岁,55kg,因“三又神经瘤”拟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手术室后监测ECG、HR、RR、ABP、SpO2。给氧去氮,静脉推注咪达唑仑2.5mg。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丙泊酚120mg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置入ID7.0“弹簧气管导管(美国生产,UNOMEDICAL牌,简称弹簧管),深22cm,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固定导管,机控呼吸,麻醉机(美国Datex Ohmeda 110型)参数设置为:潮气量550ml,通气量6.6L/min,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气道压为14cmH2O。以异氟醚吸入、间断静脉推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将患者置坐位,双下肢弹力绷带加压,消毒铺巾,弹簧管及螺蚊管固定稳妥后开始手术。  相似文献   

19.
刘冬冬  杨义 《中原医刊》2011,(18):121-122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I组)30例和对照组(Ⅱ组)30例。I组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5mg/k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0mg/kg,阿曲库铵0.7mg/kg,艾司洛尔1.5mg/k;Ⅱ组除不用艾司洛尔外,其余麻醉诱导用药与I组相同。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Ⅱ组插管后MAP、HR明显升高,I组MAP、HR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够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6年~1997年10月试用氯胺酮,东莨菪硷,复方氯丙嗪复合用于小儿麻醉,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中男57例,女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14岁。手术种类:普外科利例,外伤4例,眼科5例,手术最长时间2小时,最短为30分钟。2麻醉方法2.1麻醉前药阿托品0.01mg/kg体重肌注。2.2麻醉诱导复方氯丙嗪0.5~1mg/kg;体重,静脉注射后,再给予氯胺酮1-21mg/kg体重,东莨菪碱0.01~0.05mg/kg体重,以1分钟之速度滴入(需行气管插管者,在注射氯胺酮之前先给予r—羟基丁酸钠80mg/kg体重。然后在表面麻醉下行气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