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胸内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一科自2010-08—2016-10间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286例,术后明确吻合口瘘98例,其中单纯颈部吻合口瘘77例、吻合口纵隔瘘14例、吻合口右胸内瘘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吻合口瘘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愈合。纵隔瘘经持续胃肠减压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也痊愈出院。7例胸内瘘患者,有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在44~189 d,平均76 d。通过对286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分析,特别是7例胸内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观察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寻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单纯吻合口瘘经拆除颈部切口缝线,定期更换辅料后,平均13.6 d愈合。吻合口纵隔瘘经敞开颈部切口引流,延长胸胃减压时间和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后,平均35 d愈合。7例胸内瘘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方式后,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6 d。结论食管癌三切口术后吻合口右侧胸内瘘虽发生率低,但病情多较危重。在病情尚允许情况下,行吻合口造影,能早期明确诊断。给予颈部切口敞开引流,胸腔积液定位后闭式引流,充分胃肠减压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迅速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我院于1995年2月至2006年1月间,共施行食管癌手术462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2.5%),其中9例在第2次手术时.采取瘘口内放置T型管引流同时结合应川胸腔闭式引流及空肠造瘘肠道内营养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管法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我院自1980年1月~1995年12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771例,共发生胸内吻合口瘘25例,发生率3.2%,后期我们采用四管疗法保守治疗16例,效果良好。现就四管疗法的方法、指征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男20例,...  相似文献   

4.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 10 %~ 90 %。近年来我们在传统的三管一禁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高位胸腔冲洗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疗效较好 ,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 6 1岁。手术方式 :经左剖胸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 10例 ,弓上食管胃吻合 3例 ,胸顶食管胃吻合 1例 ,右剖胸上腹联合切口食管胃弓上吻合 2例。二、治疗方法 :均行保守治疗 ,确诊后立即给予下列治疗 :①禁食 ;②低位胸腔引流 ,已经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者重新放置 ;…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5%~10%,死亡率可高达28.5%~71%。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高低与手术方式、方法、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颈部吻合比胸内吻合瘘的发生率高数倍。1999年9月~2003年8月,应用国产吻合器(WGW-2—26型)连续施行食管癌及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提高吻合口瘘的防治水平。方法对2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24例愈合,1例严重左侧胸腔感染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突发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防止吻合口瘘发生的关键,营养支持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2月间1369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重建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6.24%。胸内吻合口及胃瘘发生率为2.0%,死亡率28.0%;前6年和近7年相比,胸内瘘的发生率为3.33%对1.46%(P=0.031)。胸内机械吻合瘘的发生率为0.51%。结论吻合口瘘及胸胃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用机械吻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管理是预防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附58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应用深浅间隔进针吻合法或附加大网膜覆盖术,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584例,无吻合口瘘。说明此法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胸胃穿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食管胃浆肌层“∧”“∨”型缝合包埋,可避免外压因素所致的狭窄。针对瘘易发生的多环节“综合治理”,相对固定术式,熟练掌握吻合技术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保守治疗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40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现主张对早期发现、又尚无明显胸腔内感染的吻合口瘘患者应再次进胸行瘘口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 136 9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重建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16 .2 4 %。胸内吻合口及胃瘘发生率为 2 .0 % ,死亡率2 8.0 % ;前 6年和近 7年相比 ,胸内瘘的发生率为 3.33%对 1.4 6 % (P =0 .0 31)。胸内机械吻合瘘的发生率为 0 .5 1%。结论 吻合口瘘及胸胃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应用机械吻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管理是预防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胸腔镜技术对38例食管癌病人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38例病人全部采用VATS方法完成手术,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简单对症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者,分别为10、8、4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3例,其它原因死亡2例,失访7例,余4例为术后不足1年的病人,尚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论 只要掌握好胸腔镜的操作技巧及食管癌切除的手术指征,VATS治疗食管癌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胸腔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6~75岁,平均(56±6.7)岁]放疗术后食管胸腔瘘患者,采用5F猪尾巴多侧孔导管经鼻、食管及瘘口行胸腔引流,并利用食管覆膜内支架封堵食管瘘口。术后经引流导管定时冲洗、闭室引流脓腔,定期复查食管及脓腔造影。结果所有患者引流导管及堵瘘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持续引流第2天,患者精神状况明显好转,体温开始下降,其后引流液逐渐减少。引流、冲洗脓腔持续12~22 d,平均15 d;术后多次复查食管造影未发现瘘口复发,拔管前引流管造影提示脓腔明显变小或闭塞、液气胸得到明显控制,拔管后食管造影示瘘口封堵满意、支架完全复张,未见明显移位、狭窄等征象。结论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放疗术后胸腔瘘是可行的、安全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肿瘤,行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60例,其中胸腔内吻合48例,颈部吻合12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胸腔内吻合口瘘48例,死亡4例.颈部吻合口瘘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注意手术操作及改进吻合方法是减少吻合口瘘的关键因素,确切的感染控制和充分的营养支持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导致低白细胞血症的肠瘘病人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98例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8例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由25例发生细菌感染的低白细胞血症肠瘘病人组成,对照组由73例细菌感染阴性的低白细胞血症肠瘘病人组成。结果 导致低白细胞血症肠瘘病人发生细菌感染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是中心静脉置管,在研究组的置管率为40%,在对照组的置管率仅为5.48%。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肝功能不全、机械通气和导尿管留置。导致细菌感染阳性的低白细胞血症肠瘘病人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和导尿管留置。 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是导致低白细胞血症肠瘘病人发生细菌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这一结论有助于临床医师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肠瘘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手术后显性肠瘘与隐性肠瘘的相关临床特征,探讨隐性肠瘘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腹腔引流物的性状分为显性肠瘘组(n=50)、隐性肠瘘组(n=30),对比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原发病的手术部位、病人的合并疾病、病人的肠瘘相关临床症状、肠瘘后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方式、病情转归、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探讨、分析隐性肠瘘独特的临床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结果 隐性肠瘘组与显性肠瘘组在性别、年龄和原发病的手术部位、合并疾病以及肠瘘相关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淀粉酶、血胆红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心静脉压、尿比重、红细胞压积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性肠瘘与隐性肠瘘两组病人影像学检查及引流物中淀粉酶[(3 988.0±1 912.0) U/L与(105.2±49.3) U/L]、胆红素[(220.4±122.0)μmol/L与(69.1±40.3)μmol/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肠瘘组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2例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隐性肠瘘组病人初期均保守治疗,其中4例在治疗过程中转化为显性肠瘘,二期行手术治疗,2例后期分别出现DIC、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隐性肠瘘病人的住院时间[(13±8)d]明显短于显性肠瘘病人[(27±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性肠瘘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分型与显性肠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可转化为显性肠瘘,具有独特的临床特性与转归,在临床上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7.
胃癌浸润食管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食管病例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外科治疗693例胃癌患者发生食管侵犯6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范围及各站淋巴结转移率;比较经上腹部正中切口和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各种因素。结果全组根治性切除率85.7%,联合脏器切除25例(39.7%)。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3.0%,其中腹腔内转移率为73.0%;胸腔内转移率为12.7%。经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者35例,左侧胸腹联合切口手术者28例;前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18%,后者为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脏器切除组5年累计生存率16%。Logistic分析:年龄、组织学分类,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胸腔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胃癌侵犯食管应在腹腔淋巴结彻底清扫基础上清扫胸腔和膈肌上、下淋巴结;选择左侧胸腹联合切口可以提高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及腹腔镜膀胱肌瓣管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宫颈癌手术及放疗所致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15例在外院或我院试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15例患者均行CT尿路成像、膀胱镜等检查确诊,其中13例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另2例因输尿管下段粘连较重无法分离而改行腹腔镜膀胱肌瓣管输尿管成形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成功,无一例改开放或失败,平均手术时间146(95~208)min,出血量110(60~180)ml,术后3个月拔出双J管,随访3~12个月,均未出现漏尿、进展性肾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成功率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但需要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及丰富的解剖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27例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1-2000年间3786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2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8例,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胆漏1例,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残端漏7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10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1例,本组保守治疗21例(78%),再手术治疗6例(22%);除1例胆管癌晚期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为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与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Intestinal failure is broadly understood as the failure of the gut to achieve adequate absorption of macronutrients and/or fluids and electrolytes. Enterocutaneous fistula, an abnorm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skin, is one aetiology for intestinal failure.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critical knowledge within a clear framework for managing this challenging condition. We expand on the role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nd specialized tertiary centres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practice. Throughout this article we highlight specific tips and pitfall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