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作者用大量的、详实的材料,引经据典,旁证博引,从源到流,阐述了新感与伏邪应导源于《内经》,底定于王叔和、巢元方,命名于汪石山、吴又可,发展完善于秦之桢、沈宗淦、叶霖、刘吉人诸家的观点,以与温病学(五版教材)商榷。 相似文献
2.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可侵入直接发病,也可先潜伏体内,过时发病。这种学说对区别温病初起的不同证侯类型,提示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趋向,确定不同治疗大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温病肠道病变的三焦定位——兼同《温病学》新版规划教材的一点商榷董锡玑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韦大文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温病学说下焦大肠病辨证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在其所著《温病条辨》中... 相似文献
4.
秋燥的概念,《温病学·秋燥》(宋乃光主编,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版)谓:“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在该章之“概说”部分首先申明“由于凉操不属温病范畴,故本章主要论温燥。”然而在“病因病机”项下却又明确指出:“秋燥初起首犯肺卫。温燥与风温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凉燥与风寒轻症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唯因燥邪有伤津的性质,所以不论温燥凉燥都同时伴有律液干燥见证。”显然,其所论并非单指温燥,凉燥也包含其中了。另外,在论及温操与风温初起之鉴别时则又回:“秋燥初起有明显的津液干燥证如口。鼻、咽、皮肤… 相似文献
5.
在外感温热病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温热病是从卫分或上焦阶段开始的 ,然后才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前演进。另一部分温病 ,则一开始就表现出一派里实热证 ,救治不及时往往立转危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又应如何对待呢 ?为此 ,出于对温病发病原因和病情转归的解释 ,便产生了新感归伏邪之说。1 新感和伏邪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新感与伏邪的第一个原因是 :“非其时而有其病”。一般情况下 ,春季多风病 ,夏季多暑病 ,长夏多湿病 ,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风寒。但在温病 ,如吴鞠通“九种温病”中的伏暑、冬温 ,就不是出现在暑期或夏季。冬季本来应该出现以…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五版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续4)肖德发(江西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330006)关键词《温病学》;内闭外脱证;理论探讨;湿温病;辨证分型(上接1993年第5期56页)12关于温病“内闭外脱”证的问题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曾明确指出:“温病死状百端... 相似文献
7.
应用类比法,探讨从《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论述的温热病的发病季节、病因、传变规律、证治内容,结合历代温病名家对新感春温病的肯定,推论温热病即新感春温病,阐明吴氏对春温病贬废伏气学说、褒扬新感觉说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编写第一版《温病学讲义》以来,经过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不断进行修订补充,形成了目前通用的《温病学》五版教材。毫无疑问,这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祖国医学宝库中的温病学说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中医药防治急性外感热病的作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温病学的内容,多是综合诸家之说,这就难免在教材中出现挂漏和偏颇之处。现就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各院校的老师一起商榷,并祈指教。1 温病学科的性质问题二版和四版《温病学》教材,曾指出温病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但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却在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五版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续完)萧德发,陈宝国(江西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330006)关键词《温病学》,理论探讨14关于增液承气汤与增液汤临证鉴别运用问题增液承气汤方出吴瑭《温病条辨》,由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加大黄、芒硝组成。《教材》用以...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以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就成为概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温病学》教材(第五版,下同)第二章“温病的概念,中有一些内容并不是温病共同的本质特点,使温病概念欠准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进行商榷。一、关于温病的定义何为温病?历代医家并无确切定义,《温病学》教材云:“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相似文献
11.
对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学说若干理论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3-15,19
对虚实病机进行了考察,认为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虚实病机可以统一起来,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为实,"正气虚损"为虚,"邪实"与"正虚"同时存在,根据邪气与正气的对比关系确定为"实中挟虚"或"虚中挟实";对"阴阳俱盛"是否存在进行了推理,根据中医"从化"理论,初步认为可以有"阴偏盛"和"阳偏盛",但不会有"阴阳俱盛"病机之存在;对"阳胜则阴病"与"阴胜则阳病"进行了思考,认为这对病机其实是"实中挟虚"病机,而非单纯实证;并提出"阳胜"到何时会出现"阴病","阴胜"到何时会出现"阳病"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恶寒与畏寒——兼与六版《中医诊断学》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医学文献和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教材等,对“恶寒”与“畏寒”的混淆与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认为“恶寒”与“畏寒”不但临床表现不同,而且两者产生机理亦截然不同,前者是由于外感病邪郁遏阳分,卫阳之气不能外达致恶寒;后者是因阳气虚损,温煦肌表无力而畏寒。 相似文献
13.
14.
15.
妇科从脾阴论治内容,《中医妇科学》(五版)未作适当介绍,因而使中医妇科脾阴证治理论与方法在教材中缺略,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脾胃证治知识。本根据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及其临床验证,对妇科病证的脾阴虚脉困证治作了初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学科分化之进展,治则渐成一独立之学科,其标志为多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下简称"中基教材")均专列治则一节,1986年曾召开全国首届治则会议。而其学科分化尚未完善,其中仍有重要问题尚待解决,如多版中基教材之中,仍不能明确区别治则与治法,治则之下少论治则而多述治法。本文试就从构成角度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肾脏衰,……。”对文中天癸,历来解释不一。有指“男女 相似文献
18.
19.
以《内经》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分析五藏所藏之神——神、魂、魄、意、志的实质、区别与联系,论述"心藏神"之"神"仅属于狭义之神。 相似文献
20.
郭选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66-68
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略称“心包腑实”)和单纯阳明腑实(略称“单纯腑实”)均可引起神昏。前者既有痰热阻窍,又见腑实熏扰,故以神昏、便秘为其特征。后者除燥结于肠外,因胃热乘心,亦可出现神昏。古人曾有“自古神昏,皆属胃家”之论。至于两者的鉴别,六版教材及有关《温病学》教材均认定是“舌蹇而言语不利”。对此,笔者持有异议。虽似嫌失谨,然神昏乃危重之证,及时准确地判定其所致原因.对于救治病人至关重要。故就此问题与有关教材商榷,略述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