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脾胃系统疾病病种多,证情杂,治法繁,然其要应注意“补泻升降”、“辛开苦降”。肝脾不和者,勿忽视“阴虚型肝胃不和”,文中论述了作者在这几方面的认识和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2.
3.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也是具有中医治疗优势的一类疾病,谢旭善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以经方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随谢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雪枝 《陕西中医》1995,16(7):304-305
脾胃系统疾病病种多,证情杂,治法繁,然其要应注意“补泻升降”、“辛开苦降”。肝脾不和者,勿忽视“阴虚型肝胃不和”,文中论述了作者在这几方面的认识和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5.
试论《伤寒论》中脾胃病的治疗学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映前 《河南中医》1999,19(2):13-14
脾胃同处中州,为后天之本,万物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生化有源,四肢百骸得以滋养。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以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构成了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下,脾胃受病,升降失职,健运失常,不能腐熟水谷,化生资源,则百病丛生。故有“有胃气则生,无...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脾胃病常规的治疗包括健脾助运、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和胃养阴等方法,但在临床中由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脾阴虚、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脾虚而胃实之证也多常见。因此治疗上除了常规的方法以外,也应根据脾胃病自身的特殊规律,关注补益脾阴、寒热并用、升降平调、脾胃分治,守常法而不拘泥,灵活而不离制。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以脾胃虚弱,清阳下陷,阴火上乘为主要病机,以益气,升阳,泻火为主要治法,在临床用药上重视升清除浊,顺乎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长于加减变通。  相似文献   

8.
9.
脾胃病治疗体会陕西省安康地区中医院(725000)周会鼎笔者曾就学于数位名老中医,承前辈之验,结合个人久事临床所悟,对脾胃病的治疗有如下认识。气血痰瘀同治儿气血不调所致病证都属郁,脾胃之病以郁为多。其初在气,及至迁延难免累及血分,继而生痰、致瘀,盖气...  相似文献   

10.
脾胃病常表现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且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故笔者治疗脾胃病,常采用多种治法,并结合辨证分型,灵活用药,获满意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林珠调脾胃经验特色北京积水潭医院(1000s5)马学清关键词脾胃病,中药治疗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来被历代医学家所重视。林珠大夫行医三十余年,精于医理,经验丰富。他认为:凡病之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有关,故诊病必先审察脾胃之强弱,治病...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六经病证的发生,是人体感受外邪后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理反映。“脏腑是根本,经络是枝叶”。脏腑功能失常,是六经病证的主要病理变化基础。在整个脏腑功能失常过程中,脾胃气机升降的失常,又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六经病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关系脾胃升降失常,往往影响阳明  相似文献   

13.
脾胃居于中央为后天之本,升发万物,在人体向有中州之称。脾胃一腔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表一里,因而形成制约、互用、协调、合和的密切平衡关系,共同完成后天的受纳运化培育濡养的功能。只有脾胃纳化健运功能正常,后天之气才能不断地充养先天,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由于脾胃健运才能有“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的正  相似文献   

14.
15.
韩先知 《新中医》1991,(9):24-2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治脾胃病,力求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顾及脏腑间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疾病的传变,随症变而拟抑补之方,现选两则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振华 《河南中医》1998,18(1):9-10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病机脾胃病/中药疗法李振华,1925年11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现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7.
王天敏 《中医药学刊》2006,24(4):727-728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在生理上一升一降,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因此有很多老年病均与脾胃有关。如: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癃闭;温脾汤化裁治疗冷秘;大刺量参术芪治疗泄泻;大建中汤加味治疗脘腹暴痛(胆道蛔虫证);连朴饮加味治疗痞证;五皮饮与五苓散加味治疗皮水(肾病综合证);连朴饮加味治疗痞证;五皮饮与五苓散加味治疗皮水(肾病综合证)等。虽然各种病证不相同,但是均表现出脾胃方面异常,用调理脾胃方法而收到满意疗效。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物质基础来源于自然界,首先必须是胃能受纳,脾能运化,也就是脾气散精,各脏腑才能源源不断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骆常义 《四川中医》1998,16(7):13-14
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表,或由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引发。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牌为本,实在胃为标,即仲景所谓“虚则大阴,实则阳明。”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见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扶婢、和胃降浊为法,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能是其关键。l益气活血扶牌助运本法多适用于脾胃气虚证。此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院腹隐痛,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音技,得食腹胀,暖气不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临床中治疗脾胃病多例,在治疗方法上有所见解,现将对脾胃病中医疗法的认识和经验介绍如下。1寒热杂投,温清双用脾胃疾患虽多,但用八纲辨之,不外表里虚实寒热,临证则又以辨别寒热虚实为要。脾胃疾患由于外邪侵袭,或湿热内盛,饮食所伤,或阴虚不足等多种原因,往往出现寒热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