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北京护国寺中医院(100035)金宇安,屠莲茹【关键词】乌梅丸,胃脘痛,临床应用著名老中医屠金城教授根据乌梅丸的药物组成,采取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法,使之补偏救弊,以济人体阴阳之偏差,以柔人体气血之不足,从而达到祛病邪,扶其本,调气机...  相似文献   

2.
樊遂明 《光明中医》2009,24(8):1579-1579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经寒热错杂蛔厥症方剂,具有温脏补虚驱蛔之功.但并非杀虫而设,清柯琴云:"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之法……岂只吐蛔一症耶.  相似文献   

3.
陈岁 《中医杂志》2000,41(6):340-341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一首方剂,由乌梅、黄连、干姜、细辛、附子、桂枝、黄柏、人参、当归、花椒组成。后世多改丸为汤剂。笔者根据乌梅丸“酸甘辛苦复法”的组方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1 谨守病机,善用原方乌梅丸为治疗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本方与其它寒热并用方剂的最大区别是“重用酸以平肝”、“寒热刚柔同用”。吴鞠通曾对乌梅丸进行探讨:“酸甘化阴,辛苦通降,辛甘为阳,酸苦为阴”,“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调整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系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并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肝居于胁,其经脉络胆,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心包为心之外围,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可达于下焦,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这样则上焦清和,下焦温暖,以促进肝脏机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病邪侵及厥阴,则肝失条达,心包亦受影响,病情较为复杂。邪从寒化,可见巅顶痛,干…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梅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1例刘和强主题词心绞痛/中医药疗法,乌梅丸/治疗应用何××,女,40岁,因反复夜间心胸闷痛半年,于1991年8月28日来诊。患者于半年前,间歇性夜间心胸憋闷,气促,继而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坐位后稍缓解,服心痛定、消心痛等能缓解。前...  相似文献   

6.
曹亚莉 《新中医》2000,32(12):43-43
乌梅丸是《伤寒论》治疗蛔厥及久痢之经方.吾师张子俊,临证40余载,对仲景经方甚为推崇,擅长用治各种疑难杂症,颇多效验.笔者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吾师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厥阴头痛、胃院病、慢性泄泻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异病同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发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14-51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方由乌梅、干姜、细辛、川连、桂枝、川椒、人参、附片、当归、黄柏组成,主治蛔厥、久利之证。从乌梅丸的用药、立法来看,乌梅丸不仅可治蛔厥、久痢之证,还可治寒热错杂、正虚邪实之证。兹浅谈临床体会如下。1 胃脘痛李某,女,42岁。1991年5月11日初诊。主诉:近10个月来胃脘部疼痛隐隐,时轻时重,痛时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嗳气吞酸,脘腹胀满,食后加剧。形冷畏寒,日轻夜重,口渴喜热饮。经某医院胃镜诊为慢性胃炎。用西药后效果不显,改求中医治疗。刻诊:神疲乏力,舌苔黄白相间,微腻,脉沉弦。证属寒热互结,肝气不和,胃失和…  相似文献   

8.
<正>1方剂溯源乌梅丸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厥阴篇的主方。历代伤寒注家也都把它作为治疗厥阴病的总方。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是阴阳的转折点,乃阴尽阳生之经。病至厥阴,正气衰弱,邪正斗争剧烈,临床中常有寒热错杂的表现。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1]说:"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乌梅、桂枝、细辛、人参、蜀椒、干姜、附子、黄连、黄  相似文献   

9.
在厥阴主风理论指导乌梅丸的推广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锋 《中医杂志》1998,39(1):15-16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新用2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某女,32岁,干部.胆囊炎、胆石症病史3年余,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伴有右肩背酸重。每因进食油腻或劳累加重.B型超声波提示: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内有1枚4mmXsmm强光团,囊壁粗糙。几年来反复应用中西药物,仍不能根治。在服用胆石通或复方胆通时,常出现腹部冷痛,得温则减,腹泻3次~4次/日,腹胀纳差,查体里菲氏征阳性,舌苔白腻.脉德.综合以上诸症,证属筹热错杂,苦寒伤正。治以寒热井用,攻补兼施.方选乌梅丸加减:净乌梅ZOg,黄连6g,黄柏129.附子(先前)6g,枝枝109,党参129,当归109,细辛…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丸加减治疗偏头痛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是一种原因不甚明确的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病情缠绵顽固,难以痊愈,发作时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8例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36岁,平均24.2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0年,平均4.9年。对照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35岁,平均23.8岁;病程最短者1.5年,最长者9年,平均4.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诸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  相似文献   

1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云:“蛔蟩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本方以温清并用、补伐兼施见长。若能权衡药量,加减得宜,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寒热错杂证,现举例如下。1蛔蟩案例1:何某,女,40岁,1996年9月4日就诊。腹痛时作,痛在脐周,可扪及团块状物,痛处喜温喜按,痛时呕吐,曾吐  相似文献   

13.
乌梅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文武 《新中医》1999,31(12):45-45
乌梅丸原系《伤寒杂病论》方,由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椒目组成,具有温脏、补虚、安蛔之功效,原多用治蛔厥。笔者以该方加减用治内科杂症,疗效颇好,兹举例如下。1 泄泻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干姜、黄柏各10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g,党参、神曲各…  相似文献   

14.
刘菊荣 《新中医》1990,22(8):22-23
本文抓住乌梅丸的功效,根据异病同治之理,随证灵活加减,用治肠蛔虫、蛔虫肠梗阻、胆道蛔虫、慢性肠炎、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等证,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天旭 《河南中医》1996,16(2):10-11
乌梅丸刍议高天旭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乌梅丸/分析,肠炎/中医药疗法,肾炎/中医药疗法,糖尿病/中医药疗法,关节炎,类风湿性/中医药疗法《伤寒论》第338条提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厥也。厥者,其...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治愈顽固性月真胀余国俊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614000)主题词肠胃胀气/中药疗法乌梅丸/治疗应用乌梅丸是《伤寒论》中治疗蛔厥的主方,用来治疗月真胀,似不可思议。但笔者近年来屡用之治愈月真胀,兹举速愈脐两侧顽固性月真胀之验案一则以证之。牟某,女...  相似文献   

17.
以厥阴主风理论指导乌梅丸的推广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肝风内动是厥阴病证的重要病机厥阴从阴阳论,为两阴交尽,一阳初生之经;而从六气论,则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即其在机体虽统属于手足厥阴两条经脉而分别内属于两种脏器,但心包附属于心,仅得离火之余气,肝则得震卦之全而独主风木,故前者气质偏弱,后者气质较强;强者司令,弱者从化,自然形成两经一气而火从风化,足经司令而主脏在肝的基本生态。因此,厥阴为病,不仅有阴阳错杂之机,而且有肝风内动之势,并且两者可以互为因  相似文献   

18.
乌梅丸是治疗蛔厥主方。本方寒热并用。土木两调。为邪正兼顺之剂。临床应用于腹痛、泄泻、头痛收到了明显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1 腹痛王某,女,28岁,工人。1982年10月5日来诊。痛经10余年。从月经干净第6天开始腹痛,阴道牵引小腹抽痛,一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大便溏泻,痛时恶心呕吐,心烦,失眠,严重时晕厥,月经下血块,苔薄白,脉沉细弱。经中西医妇科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但患者甚感痛苦,到处求治,多以活血化淤、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理脾清肝、或补或泻治之,未收显效。此阴道牵引小腹部疼痛和厥阴有关,方用乌梅丸加元  相似文献   

19.
乌梅汤治疗崩漏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汤治疗崩漏15例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医务室(410012)李苏苏主题词崩漏/中医药疗法,乌梅丸/治疗应用乌梅丸(汤)出自《伤寒论》,以腹痛、烦躁、四肢厥冷和寒热错杂作为本方的投药指征。笔者10余年来,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崩漏,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临床新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芝 《河南中医》1994,14(5):307-307
乌梅丸临床新用陈爱芝河南省内乡县人氏医院(474350)主题词乌梅丸/治疗应用,痉病/中医药疗法,呃逆/中医药疗法,厥症/中医药疗法乌梅丸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脉症并治》篇,由乌梅、细辛、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等十味组成,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