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葛根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葛酚苷元A(1)、葛酚苷元B(2)、染料木素(3)、3′-甲氧基葛根素(4)、3′-羟基葛根素(5)、葛根素芹糖苷(6)、葛根素木糖苷(7)、大豆苷元(8)、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9)、大豆苷(10)、葛根素(11)、胡萝卜苷(12).结论 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孙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55-257
目的 比较葛根素磷脂复合物与葛根素原料药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家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灌胃给与葛根素和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用反相高效液相(RP-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葛根素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家兔分别灌胃给与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50 mg/kg,以葛根素计),葛根素的药-时过程符合开放型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葛根素内服的AUC、Cmax、tpeak分别为(93.331±0.973) μg/(min·ml)、(0.693±0.011) μg/ml、(29.808±1.220)min,而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AUC、Cmax、tpeak分别为(160.128±5.917) μg/(min·ml)、(0.816±0.017) μg/ml、(52.956±0.148)min,统计结果表明:AUC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磷脂可显著提高葛根素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鼻腔灌流考察葛根素及其水溶性、脂溶性两种衍生物的透鼻黏膜吸收能力,探讨药物透鼻黏膜吸收效率与其分子量、溶解性等不同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SD雄性大鼠麻醉后安装鼻腔灌流循环系统,取7 mL鼻腔灌流液加入循环系统,按预定时间点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及其水溶性、脂溶性两种衍生物的各时间点样品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常数,判断各化合物透鼻黏膜效率。结果 葛根素、3′-(二甲基氨基)甲基葛根素盐酸盐浓度、7-O-(6-溴己基)-葛根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7.0~170.0μg·mL-1、5.0~200.0μg·mL-1、5.1~202.0μg·mL-1;三者透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7.10±1.15)×10-3、(6.83±0.55)×10-3、(6.76±1.66)×10-3,K(葛根素)>K[3′-(二甲基氨基)甲基葛根素盐酸盐]>K[7-O-(6-溴己基)-葛根素],葛根素透鼻黏膜效率最高。结论 透鼻黏膜吸收效率可能和分子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以提高葛根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出度法,确定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药动学参数经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结果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处方为葛根素:PEG6000:pluronicF-68=1:4:1(m/m/m);葛根素及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α分别为(2.040±0.327)、(0.870±0.191)·h~(-1),β分别为(0.21 2±0.021)、(0.351±0.022)·h~(-1),AUC_(0-∞)分别为(11.966±1.370)、(91.419±3.531)mg·L~(-1)·h,t_(max)分别为(0.491±0.026)、(1.423±0.035)h,ρ_(max)分别为(3.917±0.066)、(20.416±1.870)mg·L~(-1)。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对葛根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63.99%。结论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葛根素口服给药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谷氨酸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从膜脂流动性等观察葛根素对谷氨酸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代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模型,以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为探针,用荧光偏振法测定荧光偏振度(P)值和微粘度(η),研究细胞膜脂流动性的改变;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培养介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观察葛根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葛根素组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低于谷氨酸损伤组,与尼莫地平作用相当,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组原代神经细胞LDH的释放减少,吸光度增加,但葛根素对正常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葛根素对谷氨酸所致的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葛根素改善神经细胞膜脂流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野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凝胶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苷元(1),芒柄花苷(2),大豆苷(3), 3′-甲氧基葛根素(4),葛根素(5),葛苷B(6),大豆苷元-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苷(7), 3′-羟基葛根素(8),葛根素木糖苷(9),大豆苷元-7,4′-O-二葡萄糖苷(10),葛根素-4′-O-葡萄糖苷(11),美佛辛-4′-O-葡萄糖苷(12), sissotorin(13),葛苷C(14)。结论化合物11和13为首次从野葛的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陈兴华  黄珍谷  王棚  刘涛 《安徽医药》2017,21(2):230-234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葛根素组,每组10只,后三组构建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生理盐水组和葛根素组分别膝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葛根素0.5 mL,5周共10次.药物注射完成后,切开膝关节肉眼观察关节面,抽取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Ⅱ)表达水平.结果 葛根素作用后膝关节软骨面病损程度明显减轻.葛根素作用后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COX2、PGE2表达水平降低,IL-10表达水平增加,而关节软骨组织中MMP-2表达降低,Collagen Ⅱ表达增加.结论 葛根素可能参与了骨性关节炎中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的降解作用,从而有可能减缓骨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s osteoblast,ROBs)增殖和分化及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OBs,观察不同浓度(1×10-4~1 ×10-8 mol/L)葛根素对ROB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分析葛根素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Ⅰ型胶原(Col Ⅰ)、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和Oxteri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1×10-6 mol/L葛根素对BMP-2、Col-Ⅰ、Runx-2、Oxterix、PKA和磷酸化PKA(p-PKA)蛋白表达水平,测定细胞中cAMP的变化.结果 细胞增殖结果显示1×10-7 mol/L ROBs细胞浓度高于对照组,1×10-4 mol/L组ROBs细胞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1×10-5、1×10-6、1×10-7mol/L组ROBs 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1×10-6 mol/L葛根素处理ROBsRunx-2、Oxterix、BMP-2、Col Ⅰ mRNA和蛋白及p-PKA、cAM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1×10-6 mol/L葛根素为促进ROBs增殖和分化的最适浓度,其可促进体外培养ROBs分化过程中cAMP/PKA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取4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阿卡波糖对照组、葛根素(2.5、5.0、10)μM,每组8只,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动力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葛根素对小鼠血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0.42)μM],抑制常数Ki为(0.41±0.09)μM;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对比,葛根素能够明显的抑制大鼠血糖水平的增长。结论葛根素作为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诱导了酶活性的降低,对调节血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临床降血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波林 《今日药学》2007,17(3):51-53
目的 建立葛根素滴眼液中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葛根素滴眼液中葛根素含量,249.5 nm波长处测定振幅D值.结果 葛根素在5.10~25.5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D=1.255×10-4C+1.4×10-4(r=0.9981);平均回收率100.9%、RSD=2.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本院制剂葛根素滴眼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葛根素联合γ突触核蛋白-微小RNA(SNCG-siRNA)对肺癌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0、20、40、80、160和320μg/mL葛根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1299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出葛根素的IC50.在H1299细胞中转染SNCG干扰序列SNCG-siRNA及其阴性对照NC-siRNA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以150μg/mL葛根素处理转染SNCG-siRNA或NC-siRNA的H1299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肿瘤增殖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0μg/mL处理组相比,20、40、80、160和320μg/mL葛根素处理后H1299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IC50为150.40μg/mL.与NC-siRNA组相比,SNCG-siRNA组细胞中SNC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NC-siRNA组相比,SNCG-siR-NA、葛根素+NC-siRNA和葛根素+SNCG-siRNA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率和细胞中Ki67、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葛根素+SNCG-siRNA处理对H1299细胞的作用强度明显大于葛根素+NC-siRNA或者SNCG-siRNA组.结论 葛根素素和SNCG-siRNA联合可协同抑制H1299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共同下调Ki67、CyclinD1、Bcl-2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广东、广西产地不同的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差异.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3:67),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0nm,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广东产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为3.81%;广西产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为2.50%.结论:各产地的葛根药材中葛根素含量变异较大,其广东产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心泰片中葛根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测定正心泰片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Hypersil BDS色谱柱,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葛根素线性范围在20~100μg·ml-1(r=0.9999), 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9%(n=5).本法测定正心泰片中葛根素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葛根素是豆科植物葛根中重要的一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研究表明,葛根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本文就葛根素对1型糖尿病导致的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展开研究。方法 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6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1周后尾尖取血,选择空腹血糖高于16.5 mmol·L~(-1)的大鼠作为1型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n=10)。给药组每日灌胃给予100 mg·kg~(-1)的葛根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糖尿病基本指标:体质量、摄食量、血糖等;骨骼肌萎缩相关指标:前肢拉力、悬挂时间、斜板坚持时间、肌纤维面积及萎缩标志物等。结果葛根素(100 mg·kg~(-1))可减轻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P<0.05)并减少食物摄取量(P<0.05);但对葡萄糖耐量和空腹血糖无明显改善作用。在肌肉力量方面,葛根素能显著增强1型糖尿病大鼠的前肢拉力(P<0.01)、悬挂时间(P<0.05)以及斜板坚持时间(P<0.01)。此外,葛根素还明显地下调肌肉萎缩标志物Fbxo32(F-box protein 32)和Trim63(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63)的表达(P<0.01),并增加1型糖尿病大鼠肌纤维面积(P<0.01)。结论 100 mg·kg~(-1)的葛根素灌胃给药8周,可显著改善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萎缩,增强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汉庆  刘勇 《黑龙江医药》2013,26(4):560-564
葛根作为常用的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葛根素(Puerarin,Pue)又名普乐林,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素是中药葛根中提取出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4,7-二羟基-8-β-D-葡糖基异黄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以及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抗AS的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与模型组(45只),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腹腔注射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0,12.5,25,50)处理48 h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 检测葛根素对HeLa细胞Wnt,β-catenin ,Bax,Bcl-2,p53和p21表达水平影响.结果 葛根素对 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性;葛根素明显促进HeLa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经葛根素处理72 h后,Wnt,β-catenin ,Bcl-2,p53和p21表达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葛根素可诱导HeLa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彩萍  顾振纶  曹莉 《江苏医药》2005,31(3):223-22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葛根素治疗DN大鼠6周后,检测其体重、肾脏指数(肾重/体重)、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CoⅣ)蛋白表达.结果与DN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大鼠体重、肾脏指数、Ualb明显减少,血糖和AngⅡ含量下降,肾皮质胞膜PKC活性降低,肾组织中TGF-β1、CoⅣ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降低血糖、AngⅡ含量和肾皮质胞膜PKC活性,下调TGF-β1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对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的 1~ 2 (0 .8mg·ml-1)、1~ 4 (0 .4mg·ml1-)、 1~ 8(0 .2mg·ml-1)、 1~ 16(0 .1mg·ml-1)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其回收率分别为 :1~ 2(0 .8mg·ml-1) 5 2 %、1~ 4 (0 .4mg·ml-1) 76 %、1~ 8(0 .2mg·ml-1) 89%、1~ 16 (0 .1mg·ml-1) 10 9%。结论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经 1- 2 (0 .8mg·ml-1)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雪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LichrospherR100(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葛根素在66.08~330.40 n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45%,RSD为1.91%(n=6).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清雪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