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期间脑出血的早期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4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出现脑出血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术后脑出血的早期预防和护理.[结果]740例病人中,脑出血11例,发生率为1.49%(11/740),其中7例死亡,治愈3例,1例自动出院,5例病人术后出现高血压,11例凝血障碍,6例并发感染.[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脑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对凝血功能、术中大量出血、术后高血压、感染的监控,并依此实施围术期随访等早期预防措施及护理,对提高肝移植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作为脑出血组,按1:4比例选择48例同期施行肝移植术但术后无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入住ICU、Child分级、血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APTT和血小板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脑出血之间存在关联;术前Child分级(P值:0.022)和术中出血量(P值=0.025)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hild分级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这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及实施护理措施。我们对50例肝移植患者通过监测并改善监护病房的空气环境。加强各种有创穿刺管道护理,改善患者术前肝脏的储备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定期进行真菌培养及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抗真菌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肝移植术后的霉菌感染,降低肺部曲霉菌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移植免疫基础研究以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进展,原位肝移植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移植例数的逐渐增多,许多术后较少见但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不断出现,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如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就是其中一种。我院  相似文献   

5.
1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监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1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毕即转入苏醒室监护,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症状体征进行监测。结果:术后并发症有:呼吸功能不全5例。胸腔积液10例,高血压9例,心律失常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肺部感染8例。一过性高血糖8例。9例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易并发全身各重要脏器及系统的并发症,加强术后监护、及早防治并发症,可提高肝移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作为脑出血组,按1∶4比例选择48例同期施行肝移植术但术后无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入住ICU、Child分级、血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APTT和血小板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脑出血之间存在关联;术前Child分级(P值=0.022)和术中出血量(P值=0.025)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hild分级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这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4月687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和护理经验。结果颅内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为0.3%(2/687),治疗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及颅内脓肿清除术等。本组2例患者均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虽然很少见,但死亡率极高,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跨血型肝移植急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评估术后患者的肝、肾、心肺功能;加强营养支持,调整凝血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严格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结果2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15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并发多种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经及时对急性排斥反应、脑桥髓鞘溶解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针对性护理,可极大提高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术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保障肝移植后的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1年5月-2005年12月36例实施原位异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重点观察早期排斥反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管道护理,预防感染。结果:36例实施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33例康复出院,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并发感染,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观察是早期发现护理问题的关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早期反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是保障肝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该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多,且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护理难度很大.由于术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更新,以及临床对肝移植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肝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越来越高,肝移植术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家属所接受.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1月共成功施行3例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和1例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由于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特别护理,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13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 a来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肺部感染7例,肝脏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多器官感染3例。因曲霉菌感染死亡7例,病死率为53.8%(7/13)。结论: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细致护理及严格消毒隔离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燕英 《天津护理》2004,12(4):208-208
肝移植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极易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对肝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及监测,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对20例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服用免疫抑制剂,使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周燕秋 《现代护理》2006,12(5):437-438
肝移植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该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多,且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护理难度很大。由于术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更新,以及临床对肝移植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肝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越来越高,肝移植术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家属所接受。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1月共成功施行3例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和1例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由于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特别护理,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7~65…  相似文献   

14.
总结1例多囊肝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及移植肝功能不全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经鼻高流量氧疗结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治疗方案,促进肺康复;实施精准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期间做好凝血功能观察,落实出血防范措施;免疫抑制剂的精准化管理,加速肝功能恢复;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状态;药物联合负性情绪管理策略,改善焦虑及失眠。经过21 d的诊疗与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OLT)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对ARD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肝移植术后早期合并ARDS患者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对ARDS氧合状态及病死率的影响、ARDS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死亡原因。结果 ARDS患者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偏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和肺顺应性,延长生存时间,但不降低病死率。死亡患者严重感染和NK细胞降低。结论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减轻肺损伤,但未减低病死率。过度免疫抑制及其诱发感染是肝移植患者ARDS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7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病人的护理,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大量输血、术后高血压、感染是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易发因素;护士应严密监测术后病人的凝血功能及病情变化,保持循环系统稳定,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何丽仪  高明榕  王越秀 《全科护理》2014,(12):1115-1117
[目的]加强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病人的监测与护理,及时发现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58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后并发腹腔大出血病人的抢救护理措施:首先了解病人术中出血量及凝血功能,术后24h~48h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腹腔引流液以及尿量的改变、液体的复苏等。[结果]术后本组病人28例并发腹腔大出血,经积极抢救护理,其中6例需行止血手术,能好转并转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加强对病人术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引流液的监护与观察,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肝移植术后腹腔大出血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肝功能低下,加之术中使用化疗药及术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和多种抗生素的应用,术后抗感染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于2005年1月25日为1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出现白细胞过低,经过对症处理,患者未出现感染。于术后第12天康复出院,现将该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40名肝移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患者护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出院3个月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免疫抑制剂治疗依从性高者占95%,而对照组免疫抑制剂治疗依从性高者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淑玲  李莉  赵志荣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13-1115
原位肝移植是现阶段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 ,肝移植术后一年存活率达 90 % ,5年生存率达70 %。急性排斥反应是威胁移植肝功能的重要因素[1] ,免疫抑制剂是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必要手段 ,随着各类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 ,护理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副作用 ,早期发现其毒副作用有利于器官移植患者的顺利恢复。我院 2 0 0 2年 1~ 1 2月共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 1 4例。现将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相关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4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2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6 .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