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癌CT形态学特征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关系和2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52例良性病变患者行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检测.分析CT表现并记录影像学特征,将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肿瘤标志物检测值高于良性病变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与肿瘤的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CYFRA21-1、NSE与肿瘤的深分叶征、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与肿瘤的深分叶征、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及检出率;肺癌的深分叶征、大小与CEA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其释放到肿瘤患者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肿瘤对包括放射治疗在内的肿瘤治疗的反应。笔者将对一些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ET/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肺鳞癌患者和48例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及18F-FDG PET/CT的资料。测量肺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记录CEA、Cyfra21-1及NSE的血清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鳞癌和小细胞癌间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联合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ROC曲线进一步评估SUVmax,每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鳞癌的SUVmax显著高于小细胞癌(P=0.028);小细胞癌患者中NSE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01),鳞癌患者中Cyfra21-1显著高于小细胞癌患者(P=0.012),而CEA在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746)。单独使用SUVmax、CEA、Cyfra21-1和NSE鉴别鳞癌和小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554、0.712和0.777。当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时,CEA+Cyfra21-1+NSE的AUC增加至0.929,而当SUVmax进一步加入时,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AUC进一步提升,增加至0.937。结论PET/CT紧密结合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实现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更好地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形态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抗原(lung tumor antigen,LT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关系和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64例良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检测,MSCT扫描图像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全面观察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MS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与肿瘤大小、毛刺征、空泡征、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NSE、CEA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形态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两种方法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形态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抗原(lung tumor antigen,LT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关系和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64例良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检测,MSCT扫描图像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全面观察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MS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与肿瘤大小、毛刺征、空泡征、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NSE、CEA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形态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两种方法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素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糖苷内切酶,可特异性地降解硫酸肝素,破坏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基底膜的完整性,释放结合于硫酸肝素上的生长因子、酶类分子等生物活性分子,促进细胞增生和微血管的生长,使肿瘤易于生长转移.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已证明了肿瘤组织中肝素酶异常高表达,而抑制肝素酶的活性或表达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发生.  相似文献   

7.
99Tcm-HL91显像、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联合应用诊断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显像、CT、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联合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疑为肺癌患者在1周内进行^99Tc^m-HL91 SPECT显像、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计算每种方法及三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最终经病理检查或细胞学诊断证实肺癌26例,经病理检查或治疗后影像学随访确诊肺部良性病变20例。^99Tc^m-HL91 SPECT显像、CT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7%、80%、78%,96%、60%、80%及50%、60%、54%。三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90%、96%,其综合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检查方法。结论^99Tc^m-HL91显像、CT、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联合应用在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痛(NSCLC)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125I粒子植入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分析肿瘤治疗疗效分级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患者前后,血清中CEA、CA125、CYERA21-1的浓度。结果:与植入前比较,^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NSCLC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ERA21-1等肿瘤标志物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肿瘤疗效评价分类不同,其相应肿瘤标志物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能够有效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疗效分级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联合血清PTN、NSE、CYFR21-1和CEA在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早期肺癌患者分别作为甲乙两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丙组,分别采取三组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癌胚抗原、细胞角质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人多效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层距和螺距相同;低剂量组的电压、电流均低于常规剂量;常规剂量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均显著高于低剂量a组和低剂量b组。甲乙两组患者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丙组健康者;甲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低剂量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检出率以及肿瘤标志物检出率、单一肿瘤标志物检出率等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低剂量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出率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检出率。结论对肺结节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TN、NSE、CYFRA21-1和CEA等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变化及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手术前、后常规采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7例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变化,并随访2年。结果 57例NSCLC患者中,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者37例(64.9%),血清CEA、CA125、CYFRA21-1增高率分别为40.4%、33.3%及45.6%;Ⅰa期NSCLC分别为0%0、%和0%,Ⅰb期NSCLC分别为25%、12.5%和12.5%;Ⅱa期NSCLC分别为35.7%、28.6%和57.1%,Ⅱb期NSCLC分别为55.6%、44.4%和55.6%;Ⅲa期NSCLC分别为55.0%、50.0%和60.0%。手术后,NSCLC血清CEA、CA125、CYFRA21-1降低或降至正常值分别为78.3%、57.9%、76.9%。术后NSCLC血清肿瘤指标较术前增高的患者2年生存率为63.2%,术前增高术后降低或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76.3%。结论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与手术治疗效果有关;术后肿瘤标志物明显降低者,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病理类型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64例早期肺癌患者(肺癌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7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肺癌组男性94例、女性70例,年龄(52.4±3.6)岁;其中,腺癌90例、鳞癌62例、小细胞癌12例。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比较2组间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间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确诊肺癌的“金标准”,分别计算HRCT、5种肿瘤标志物、HRCT+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肺癌组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7~30.460,均P<0.001)。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均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2~4.326,均P<0.001)。鳞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小细胞癌患者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2、1.256,均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的NSE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小细胞癌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2~11.534,均P<0.001)。HRCT+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5.62%,特异度为96.43%,准确率为98.65%,均高于任意一种单独诊断(χ2=55.823、48.652、62.718,均P<0.001)。 结论 HRCT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MSCT表现,并联合肿瘤标志物,探讨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经本院病理证实7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MSCT表现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用SPSS 17.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x2检验、成组t检验.结果 (1)胸膜腔积液、淋巴结融合征象以及支气管截断征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在前二者的出现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截断征的出现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心包腔积液、胸膜转移、远处转移、血管受侵、肿瘤坏死,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YFRA21-1、NSE、ProGRP、SCC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细胞肺癌组的NSE、ProGRP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的CA125、CYFRA21-1、SCC阳性表达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3)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心包积液的CYFRA21-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膜转移、有无肿瘤坏死、有无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的CE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胸膜转移的CA125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腔积液的NSE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肿瘤坏死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有不同的MSCT表现,结合肿瘤标志物分析,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其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氧糖酵解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这一现象于1920年被Otto Warburg发现并命名为"Warburg效应",并已成功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中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异常与"Warburg效应"显著相关,并极具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能。因此,本文旨在总结恶性肿瘤细胞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进而深入理解其潜在的重要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CEA、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以筛选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名健康人、91例肺癌患者和1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IGF-1,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同...  相似文献   

15.
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和其他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时几乎不产生或产量甚微,它反映了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肿瘤相关基因的激活或失活程度,可在肿瘤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甲种胎儿蛋白(AFP)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A、CYFRA21—1、NSE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研究2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13l例确诊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与肺良性疾病比较,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显著升高(P〈0.001)。CYFRA21-1水平在非小细胞患者血清中显著高于小细胞患者(P〈0.05)。CEA水平在肺腺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肺癌患者(P〈O.01)。NSE水平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著高于非小细胞患者fP〈0.05)。CEA和CYFRA21-1水平在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54%和53.7%),CYFRA21—1在检测肺癌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4%),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比单一检测某种肿瘤标志物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是有助于诊断肺癌的标志物,联合检测标志物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复杂性和多态性,目前尚未发现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单一标志物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难满足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价的要求,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观点。本研究应用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血清中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旨在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PHC)辅助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as蛋白表达均为阳性,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Fas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负相关(P〈O.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主要用途为肿瘤的筛选、诊断、预后随访、监护治疗及检出复发。确定肿瘤标志物的最重要因素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和人群肿瘤调查研究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癌、睾丸癌、胃肠道癌肿、胰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临床价值,重点在于监督治疗反应、判断预后及检出复发。  相似文献   

20.
血清肿瘤标志物判断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主要用途为肿瘤的筛选、诊断、预后随访、监护治疗及检出复发。确定肿瘤标志物的最重要因素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和人群肿瘤调查研究的结果。本主要介绍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癌、睾丸癌、胃肠道癌肿、胰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临床价值,重点在于监督治疗反应、判断预后及检出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