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ARS感染医务人员出院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出院2个月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散射免疫比浊仪检测31例SARS出院2个月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组CD3^-、CD8^ 细胞百分数升高,CD4^-细胞百分数无明显改变,CD4^-/CD8^ 比值和NK细胞百分数下降;IgA水平明显降低,IgG、IgM、C3、C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ARS患者出院2个月后仍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时T淋巴细胞 rDNA的转录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了25例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及感染治愈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s) 含量,并以15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 结果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组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Ag-NORs明显减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减低,它可能参与了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33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变化;并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122例,感染率为36.97%;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占55.74%(68/122)。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感染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分别为(16.46±2.87)mg/L和(1.03±0.25)ng/ml高于未感染患者。两组治疗后CD_3~+、CD_4~+和CD_4~+/CD_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感染患者CD_3~+、CD_4~+和CD_4~+/CD_8~+分别为(45.16±2.18)、(24.52±2.16)和(0.81±0.12)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122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占59.72%,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4株占37.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2.78%。结论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存在炎症反应且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病理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HIV感染者(HIV组)、50例AIDS患者(AIDS组)、31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的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单平台技术检测外周血T4及T8淋巴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HIV组、AIDS组外周血T4细胞计数分别为(673±362,337±278)、(129±124)(个/μl),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1);T8细胞计数分别为(478±243)、(940±844)、(707±636)(个/μl),HIV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4细胞与T8细胞比值(TH/S)分别为(1.49±0.90)、(0.39±0.38)、(0.18±0.17),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改变,能反映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方法 对 6 0岁以上的正常老年人及青年对照组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BC -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2、CD4、CD8。结果 老年人RBC -C3bR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 ) ,RBC -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P<0 .0 5 ) ,T细胞亚群CD2、CD4、CD8、CD4 /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6)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1月在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合并感染)和对照组(术后未合并感染)。分析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术前、术后1d、4d和9d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有15例术后并发感染,感染率为18.7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范围和肿瘤分期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4d时,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_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范围和肿瘤分期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4d,CD_3、CD_4和CD_4/CD_8表达下降,而术后大多数并发症也是在术后4~5d,这说明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手术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白细胞计数(WBC)、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比较感染与非感染组患者外周血WBC和CD_3+、CD_4+、CD_4+、CD_8+、CD_8+ 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6.75%。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黏膜感染占比较高,分别占44.12%、17.65%、14.71%。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88%,革兰阳性菌占31.25%,真菌占21.8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TNM分期、化疗周期及联合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WBC、CD_3+ 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6.75%。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黏膜感染占比较高,分别占44.12%、17.65%、14.71%。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88%,革兰阳性菌占31.25%,真菌占21.8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TNM分期、化疗周期及联合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WBC、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CD_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CD_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率较高,检出病原菌种类多样,临床应对化疗周期较长、联合放疗治疗的患者加强重视,合理监测WBC、T淋巴细胞水平,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
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等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成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感染组患者的CRP、IL-8、IL-6、TNF-α分别为(18.73±4.32)mg/L、(33.87±3.28)ng/ml、(30.28±4.32)ng/ml、(5.87±1.38)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8.92±2.18)mg/L、(20.86±3.19)ng/ml、(15.97±2.39)ng/ml、(1.83±0.63)ng/ml;感染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7.83±5.34)%、(39.28±5.43)%、(20.35±6.54)%,低于非感染组的(57.42±7.34)%、(48.34±7.53)%、(38.27±8.01)%;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0.83±1.81)d和(8.81±1.21)d,高于非感染组的(7.18±1.61)d和(5.19±1.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和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56例矽肺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发现CD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CD4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矽肺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而不同矽肺期别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未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6)
目的探索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妇女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宫颈病变妇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宫颈癌组和对照组(CINⅠ期患者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统计患者CD_3总T细胞计数(CD_3~+)、CD_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CD_4~+)、CD_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_8~+)、比值(CD_4~+/CD_8~+)。结果宫颈癌组HPV阳性率为91.43%,显著高于CINⅡ~Ⅲ组和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CD_3~+、CD_4~+、CD_8~+指标水平显著低于CINⅡ~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CD_3~+、CD_4~+、CD_8~+指标水平最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阳性组患者CD_4~+指标及CD_4~+/CD_8~+指标水平显著低于HPV阴性组患者,CD_8~+指标水平明显高于HPV阴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和CINⅡ~Ⅲ患者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Ⅰ患者,高级别宫颈病变患者CD_3~+、CD_4~+、CD_8~+等指标水平下降明显,HPV阳性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医院进行宫颈癌手术并发生术后感染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7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13例,感染率为6.73%,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占49.35%,其次为泌尿道和盆腔,分别占23.38%和20.12%;113例宫颈癌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 5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6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9.87%和6.49%;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为97.67%及93.0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85.00%和75.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高为70.59%,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33.00%.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细菌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2月于医院行宫颈癌手术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调查患者的年龄、BMI值、血糖、宫颈癌分期、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基本信息,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中有46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4.29%;46例感染患者的切口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26.83%、革兰阴性菌27株占65.85%、真菌3株占7.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时间≥3h、引流管放置时间≥7d、接受化疗、血清白蛋白浓度30g/L、血糖≥10mmol/L为宫颈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手术治疗宫颈癌时,术前应有效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尽量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加强手术操作熟练度,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及时评估引流与拨管,缩短不必要的引流时间,制定合理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223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98例,女125例,年龄25~78岁,平均(44.5±5.2)岁,回顾性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 223例患者手术后病原学检测有45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2%;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8.2%,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3%、9.9%,革兰阴性菌51株,占71.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9%、16.9%、15.5%、8.5%、7.0%;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喏酮类较敏感,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为1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敏感率为100.0%。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切口感染较轻时,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若切口感染呈中重度,则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严重感染时可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4)
目的分析术前营养不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2d对患者行营养风险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64例和营养状况正常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T淋巴细胞(CD3+、CD_4~+、CD_8~+、CD_4~+/CD_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和术后1个月内感染率。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前T淋巴细胞(CD3+、CD_4~+、CD_4~+/CD_8~+)比例低于营养正常组,其中CD_8~+比例高于营养正常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PC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T淋巴细胞(CD3+、CD_4~+、CD_4~+/CD_8~+)比例均较术前下降,CD_8~+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PCT均高于术前,且营养不良组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术后1个月内营养不良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例(14.06%),营养正常组发生3例(5.45%),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结论术前营养不良可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临床应重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问题,尽可能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实施手术,以期降低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患者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1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46例,感染率为30.67%,以泌尿系统、阴道残端和盆腔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宫颈癌分期、基础疾病≥3种、化疗药物、术后导尿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宫颈癌分期、进行化疗治疗、术后导尿次数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汉阳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术中肿瘤组织标本,检测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分析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0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00)。与FIGO分期为Ⅰ期的患者相比,Ⅱ期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00)。与肿瘤细胞为高分化的患者相比,中低分化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17)。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和转移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