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多起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实际病例,根据其在实际诊断中的CT表现,总结诊断方法。分析CT诊断的可行性。提高对该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的认识,希望对日后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在腹部CT的急诊诊断中有所借鉴意义。结果在25例病例中,有22例的病变部位是小肠的管壁增厚,其中17例的肠系膜静脉栓塞的平扫可以看见肠系膜的血管增粗,向里可以看到密度稍高的影像,CT的值大约是47Hu,病变的部位的血管边缘处于欠清析,增强扫描中,有14例可以看到肠系膜的血管内是完全或不完全缺损的。结论急诊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腹部CT的45例AMVO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CT表现,判断急诊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作用。结果:45例AMVO患者中,38例患者通过急诊腹部CT确诊,确诊率为84.4%,3例患者通过剖腹探查确诊,4例患者行肠系膜血管造影确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4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9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1例。AMVO的CT直接征像为血管内充盈缺损(3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11例)、肠壁增厚(2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13例)及腹腔积液(18例)。结论: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诊部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开腹检查,研究组行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腹部CT检查认识.结果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急诊腹部CT诊断,对照组患者行剖腹探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急诊腹部CT方法,诊断准确率、敏感度较高,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cute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AMOV)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70例行急性腹部CT检查。结果确诊率95.71%,1例患者最后经过肠系膜血管造影术确诊,2例患者经过剖腹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占28.57%,肠系膜下动脉栓塞占21.43%,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8.57%,肠系膜血管栓塞占31.43%。结论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很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比较MSCTA与CT平扫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均行全腹64排螺旋平扫及CTA检查,并对平扫及CTA进行独立阅片分析,计算两种方法血栓的显示率,结合MPR图测量血栓最大层面直径及血栓的累及长度。结果 17例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7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MVE)10例。SMAE平扫2例见血栓,敏感度28.6%,CTA均见充盈缺损,敏感度100%,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7.22 P0.05)。SMVE平扫5例见血栓,敏感度50%;CTA均见充盈缺损,敏感度100%;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4.76 P0.05)。7例CT平扫及CTA均显示的肠系膜血管血栓病例中,CT平扫显示血栓平均直径为6.8±2.3mm,CTA为9.1±3.8mm,两者均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3.51,P0.05);CT平扫显示血栓的平均累及长度为24.6±8.9mm,CTA为41.7±15.5mm,两者均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4.84,P0.05)。结论 MSCTA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较CT平扫更高的敏感性,CTA能更准确地评价血栓的部位、形态及范围,CTA可作为肠系膜血管栓塞的首选急诊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 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首诊时确诊5例,余20例在诊断为其他疾病并对症处理病情不缓解后被确诊.首诊确诊的5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手术取出栓子、坏死肠管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0例及单纯坏死肠切除并吻合术8例;2例因全身情况恶化未行手术死亡.共死亡9例.结论 急诊早期应提高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外科手术证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多层螺旋Crr血管成像资料。结果:ll例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MPR、MIP的后处理图像亦可显示充盈缺损,表面遮盖显示可见血管截断,远端血管不显影,部分病例可见薄纸样肠壁改变、腹腔内游离液体、肠腔淤积扩张等间接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进行快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肠系膜动脉栓塞11例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局部增粗7例,正常4例;增强扫描充盈缺损7例,无充盈4例。肠腔广泛的扩张、积气积液6例;节段性肠管壁均匀增厚、不强化或强化减弱、延迟10例。肠管壁变薄、周围渗出1例。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厚,血管影显示增多3例,腹水5例。结论 CT能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进行快速、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CT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CT诊断,并经外科手术或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18例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证实7例,DSA证实11例。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局部增粗12例,正常6例;增强扫描充盈缺损12例,无充盈6例。部分病例伴有肠腔扩张、积气积液、周围渗出及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厚等征象。结论CT能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进行快速、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PE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居第三位。而P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据文献报道,漏诊率达67%~79%,病死率达20%~30%,其中44%死于症状发生后15min内,22%死于2h内。如能快速诊治,病死率可降至8%。本文报道6例经电子束CT(EBCT)诊断为急性PE的患者,探讨EBCT对急性PE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肠系膜栓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AMI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CTA)表现,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10例,肠系膜上静脉(SMV)栓塞13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栓塞2例。结果 25例直接征象均为管腔内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肠腔扩张积液8例,肠壁增厚11例,薄壁样肠壁改变8例,"缆绳征"6例,肠系膜积液3例,腹腔积液5例和肠壁密度改变9例。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术是诊断AMI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