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附子和硫磺及其配伍干姜对腺嘌呤所致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硫磺附子组(SF)、附子干姜组(FG)和硫磺附子干姜组(SFG)。后4组小鼠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持续4周,给药组从第2周起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硫磺、附子和附子干姜水煎剂。记录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组织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SF组、FG组和SFG组小鼠生化指标有一定改善,血清肌酐、尿素氮降低,肾组织GSH降低,MDA和γ-GT升高,其中SFG组小鼠各指标最接近于对照组。结论:附子和硫磺配伍干姜后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小鼠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功能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对照组(n=20)、中药组(n=20),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予以关木通煎剂[60g/(kg·d)]灌胃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以泼尼松[0.5mg/(kg·d)],中药组予以加味附子理中汤,共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均出现了脾阳虚症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血肌酐、尿素氮、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临床表现以脾阳虚为主;加味附子理中汤能改善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和临床表现,提示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治疗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泼尼松组、中药+泼尼松组,其中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均为20只.模型组、中药组、泼尼松组及中药+泼尼松组按100mg/kg·d剂量予马兜铃酸A纯品连续灌胃3d建立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从实验第6天开始,中药组予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10 ml/kg·d)灌胃,泼尼松组予泼尼松(0.5 mg,/kg·d)灌胃,中药+泼尼松组予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10ml/kg·d)+泼尼松(0.5 m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则予蒸馏水10 ml/kg·d灌胃;连续给药3周后处死各组大鼠.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法检测细胞色素C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SOD表达明显减少,而MDA水平增高,Bcl-2mRNA表达明显减少,而Bax mRNA表达增多,细胞色素C显著增多,可见大量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P<0.01).中药组、泼尼松组和中药+泼尼松组均能不同程度增加SOD的表达,降低MDA的水平,提高Bcl-2 mRNA的表达,降低Bax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与模型组比较(P <0.05或P<0.01).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药+泼尼松、泼尼松、中药(P <0.05或P<0.01).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参与了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可以从线粒体途径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作用,但联合泼尼松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AAN)动物模型,观察甘草酸、泼尼松对慢性AAN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8只,SPF级,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甘草酸组、泼尼松组每组26只;实验组按马兜铃酸(AA)20mg/(kg·d)关木通浸膏灌胃,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2h后按分组灌胃给药:甘草酸25nag/(kg·d),泼尼松3.15mg/(kg·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饮用水。各组每周测量体重,于第4、8、12周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取肾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随着喂饲时间延长,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稳定性增长,而马兜铃酸给药各组体重增长缓慢。马兜铃酸用药后各组血肌酐/体重水平明显增高,甘草酸组、泼尼松组血肌酐/体重水平显著降低。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甘草酸、泼尼松治疗组形态结构损害程度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约30%)轻微,纤维化程度约15%~20%。电镜结果:马兜铃酸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变性、坏死,线粒体等细胞器损伤明显,有细胞核变异。甘草酸、泼尼松组以小管损伤为主,线粒体等细胞器正常,细胞核变异少见,间质胶原纤维较少。结论 甘草酸、泼尼松对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马兜铃酸造成的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附子、依那普利、别嘌醇和氨基胍对关木通所致慢性肾病模型的影响,探究其肾脏保护作用及与相关氧化还原物质的关系。方法:将雄性小鼠用关木通造模两周后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关木通模型组,关木通加各治疗药物组。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蛋白、丙二醛、尿酸、谷胱甘肽、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含量,并记录肾、睾丸系数。结果:附子单用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肾尿酸,且显著升高肾脏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依那普利可以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升高肾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进一步升高肾尿酸。别嘌醇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尿素氮,显著升高肾蛋白含量并且进一步升高肾谷胱甘肽含量。氨基胍能够明显降低肾系数、并且进一步升高血肌酐、尿素氮。结论:该模型中肾脏氧化还原处于较低状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出现紊乱,氧自由基减少,还原性物质增多,尿酸代谢异常。实验结果表明附子在该模型上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抑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合用能够起到较好肾脏保护作用。但是在发病过程中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能够加重病情。依那普利改善肾脏血流量同样能够起到缓解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附子及关木通对他汀类药物及贝特类药物合用所致的横纹肌溶解模型的作用。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模型组,高剂量模型组,低剂量模型+关木通组,低剂量模型+附子组,高剂量模型+关木通组,高剂量模型+附子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低剂量模型组从实验第8天起给予辛伐他汀(40mg.kg-1,晚上1次)及吉非罗齐(600mg.kg-1,早晚2次);低剂量模型+关木通组和低剂量模型+附子组第1天起给予相对应的中药水煎剂,第8天加给造模药辛伐他汀(40mg.kg-1,晚上1次)及吉非罗齐(600mg.kg-1,早晚2次);高剂量模型组从实验第8天起给予辛伐他汀(80mg.kg-1,晚上1次)及吉非罗齐(600mg.kg-1,早晚2次);高剂量模型+关木通组和高剂量模型+附子组第1天起给予相对应的中药水煎剂,第8天加给造模药辛伐他汀(80mg.kg-1,晚上1次)及吉非罗齐(600mg.kg-1,早晚2次)。实验结束时,对小鼠血清肌酸激酶、肌酐、尿素氮、以及肝肾组织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低剂量模型+附子组和高剂量模型+附子组血清肌酸激酶的含量均低于相应模型组,M1+F(21天)组的血清肌酐比M1(21天)组低;而低剂量模型+关木通组和高剂量模型+关木通组的血清肌酸激酶、肌酐、尿素氮含量与相应模型组相比进一步升高。与相应模型组相比,高剂量模型+关木通组的肾组织蛋白含量降低、肝组织蛋白含量升高,低剂量模型+附子组和高剂量模型+附子组肝肾组织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附子对实验中的横纹肌溶解模型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给药持续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而在造模的基础上加给关木通,会加重小鼠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两周灌胃给予左旋N-硝基精氨酸(L-NNA)500mg/(kg·d)的方法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附子干姜组、二甲双胍组、附子干姜+二甲双胍组5组,研究附子干姜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对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采用小鼠颈动脉插管手术测量血压,得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检测小鼠血清、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各治疗组小鼠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H组)血压接近正常值。H组小鼠血清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明显减少(P0.01),心、肝、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起到降压和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附子干姜组和二甲双胍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附子干姜合用丙磺舒、兰索拉唑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左旋N-硝基精氨酸(L广NNA)模型组(M组)、L—NNA+附子干姜组(FG组)、L-NNA+丙磺舒组(B组)、L—NNA+兰索拉唑组(L组)、L—NNA+附子干姜+丙磺舒组(FG+B组)、L—NNA+兰索拉唑+丙磺舒组(L+B组)、L-NNA+附子干姜+兰索拉唑+丙磺舒组(FG+L+B组)。各组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L—NNA+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3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组30mg/kg+丙磺舒组36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兰索拉唑30mg/kg。持续灌胃给药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压,检测血清、心、肝、肾和胃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M组、B组、L组和L+B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P〈0.05,P〈0.05),M组和B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肝、肾、胃中的N0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FG组、FG+B组、FG+B+L组小鼠的血压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其中FG+B组死亡率最低,FG+B+L组其次。结论:FG组、FG+B组、FG+B+L组药物均能升高NOS抑制型高血压小鼠的NO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产生降压、降低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中FG+B+L组小鼠更趋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附子对腺嘌呤造成的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模型组(M),附子低剂量组(FL),附子高剂量组(FH)。对照组给予溶剂,模型组灌胃给予腺嘌呤,各给药组在给予腺嘌呤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3g/kg/d、10g/kg/d的附子水煎剂。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肾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自由基等的含量,并记录附睾精子数、全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附子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能降低尿素氮、肾系数,提高精子数、血红蛋白含量。而附子低剂量组则无明显疗效。结论:附子高剂量显示对腺嘌呤造成的慢性肾衰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在应用马兜铃酸A纯品灌胃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上,观察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MDA水平的变化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中药组可增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降低MDA的表达,中药和强的松联合处理后较其他组更能明显增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降低MDA的表达(P<0.01),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结论: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可以改善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1.
谢永祥  史伟 《四川中医》2009,(12):18-20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法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功能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关木通水煎剂灌胃复制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试验前后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均出现脾阳虚症状;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增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中药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临床表现以脾阳虚为主,温阳健脾法能改善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和临床表现,提示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病毒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糖,关木通复方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P<0.05),也出现蛋白尿,但未见尿糖,关木通及其复方组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间质血管瘀血,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基膜皱缩;关木通和马兜铃酸鼠血清均对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该抑制作用不随马兜酸I血药浓度的递减而减弱,而与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的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相关。结论:在动物模型上确证大量短期服用关木通及其复方均出现肾毒性,并呈现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而不伴肾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证实关木通真正的肾毒性成分还有其固有的和体内代谢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其作用位点并非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至少还有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该细胞生长受显著抑制的现象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顾健  仇焱  龙绍疆 《中药材》2005,28(8):695-697
目的:研究大黄、川芎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肾毒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关木通水煎剂总马兜铃酸的含量并复制关木通大鼠急性肾毒性模型,观察大黄、川芎对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毒性模型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尿钠、尿渗透压、尿NAG酶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关木通水煎剂(3 g生药/ml)总马兜铃酸含量平均值为13.4 mg/ml,大黄、川芎均能使大剂关木通所致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状况降低,对尿钠、尿蛋白也有降低作用,对尿量、尿NAG酶无明显影响,肾脏组织病变程度也较关木通组轻.结论:大黄、川芎对大剂量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兜铃酸结构多样性及其复方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勇  邓晓春 《中草药》2006,37(8):附3-附5
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药在比利时发生了100多例中末期肾病,原因是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具有致癌和致肾间质纤维化毒性。由此提出了所谓的“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问题。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对大、小鼠po给药的LD50分别为183.9和55.9mg/kg,静脉给药时分别为74.0和38.4mg/kg[1],张小宇等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研究了马兜铃酸的亚急性生化效应[2]。以马兜铃酸为主要成分的关木通单次po10g即可引起中毒。基因水平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及其肠内代谢产物马兜铃酸内酰胺都可以与DNA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别嘌醇(A)、丙磺舒(P)以及两者联用对马兜铃酸肝肾毒性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关木通模型组(M组)、别嘌醇组(A组)、丙磺舒组(P组)、剐嘌醇+丙磺舒组(A-FP组)。C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后4组灌胃给予7g·kg-1·d-1的关木通水煎剂。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给药组从第3周起在给予造模药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A(70rag·kg·d。)、P(360rag·kg-1·d-1)、A(70mg·kg-1·d-1)+P(360mg·kg-1·d-1)。实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记录左肾、左睾系数。结果:与M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Cr、BUN、ALT、AST水平,其中A+P组各指标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A和P对马兜铃酸所致肝肾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对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对大鼠利尿作用、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以及对体外肾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选取不同比例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通过HPLC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4%冰乙酸水溶液(42∶58),检测波长318 nm;通过大鼠水负荷动物模型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的利尿作用变化;通过大鼠急性肾损伤试验比较配伍前后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变化;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炮附子-干姜-关木通(3∶2∶1)配伍使用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显著降低,降低率达19.18%,而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没有影响,对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明显低于关木通生品,细胞活力优于关木通生品。结论: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可以达到一定的减毒存效作用,对解决含马兜铃酸A的中药饮片现有临床应用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莫特罗对马兜铃酸I(AAI)诱导的急性马兜铃酸肾病(AAN)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AAI腹腔注射诱导C57BL/6小鼠发生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福莫特罗干预剂量为0.3 mg/kg/d。采用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评价肾功能;肾脏组织PAS染色评价肾脏病理损伤;PCR法检测肾脏皮质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I)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福莫特罗治疗组可显著降低AAN小鼠BUN、Scr的水平(P0.05,P0.01);可显著改善肾脏病理损伤。福莫特罗治疗后可显著上调AAN小鼠肾脏mtDNA拷贝数(P0.05);显著上调PGC-1α及COX-I的表达(P0.01,P0.01)。结论:福莫特罗对AAI诱导的急性AAN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对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大鼠模型的肾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组)、模型组(M组)及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造模大鼠按马兜铃酸20mg·kg-·1d-1的剂量灌服关木通浸膏,1周后改为按马兜铃酸10mg·kg-·1d-1的剂量灌服,4h后丹参各组灌服不同剂量丹参溶液(分别为5、10、15g·kg-·1d-1),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12、16、20、24周留取大鼠血、尿标本,检测大鼠RBC、Hb、白细胞含量、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及尿NAG的排泌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RBC及H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比例出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Scr明显升高、24h尿蛋白及尿NAG酶的排泌增加,并随着实验进展而逐渐加重。丹参可改善上述指标的异常。结论丹参对关木通浸膏所致的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大鼠贫血状态、降低Scr,减少24h尿蛋白的排出及尿NAG酶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尿蛋白及肾小球增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糖尿病肾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真武汤低剂量组(2.45 g/kg·d)、真武汤高剂量组(9.8 g/kg·d)3组,每组各10只大鼠。给予真武汤灌胃治疗16周后,检测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同时观察大鼠肾组织染色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真武汤加味在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方面与模型组对比有明显改善。结论真武汤加味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