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健康及有营养的获取能量的方式,对母亲和婴儿都有益处。患有某些疾病的哺乳母亲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进入乳汁而对婴儿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对母亲产生影响。由于许多药物的哺乳期用药安全性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测定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可以明确合理的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对临床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乳汁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脂质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使乳药浓度测定有一定困难。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药浓度测定方法,以期为哺乳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哺乳期母体用药机会很多,药物进入乳汁必然对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1 通过乳汁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的药物 1.1 必须禁止哺乳的药物:产妇患有必须长期用药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用抗肿瘤药物和硫脲嘧啶、放射性碘时,药物进入母乳可能对婴儿产  相似文献   

3.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因此应大力提倡喂养,但许多药物可经乳汁排出,虽然排出量极少,多数无害,但必须认识到由于婴儿每日吸乳量大,乳汁中药物浓度较高,哺乳期母体使的某些药物有可能使吸乳婴儿产生治疗效应或毒性效应。从乳汁排泄多寡可将影响吸乳儿的药物分为哺乳期禁用和慎用两类。  相似文献   

4.
孕妇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红  邓清 《中国药业》1999,8(9):43-43
不少抗菌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船儿体内,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有些比较严重,所以孕妇用药应十分慎重。本文就孕妇选用抗菌药物问题做一介绍。1.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对胎儿影响不大,本类药物在妊娠期可以安全使用。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虽毒性不大,但在一般情况下,红霉素及其各种酯化物均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的药物。3.氨基减类:本类药物均具有较大肾毒性及耳毒性,且易透过胎盘屏障,对胎儿造成严重损害,均忌用于妊娠期妇女。4.四环素类:这类抗生素与数种离子给合,特别与Ca““有较强络…  相似文献   

5.
徐萍 《中南药学》2004,2(2):120
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考虑到药物对婴儿的影响,那么哪些药物能通过乳汁分泌呢?  相似文献   

6.
汪娟 《中国药业》2014,(11):56-58
目的为哺乳期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药品说明书,对哺乳期患者的用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哺乳期妇女作为特殊人群,医务工作者对其用药应权衡利弊,因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影响哺乳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哺乳期妇女使用SSRI类药物对婴儿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 16例哺乳期妇女依病情口服帕罗西汀一日10~ 5 0mg ,10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母乳及母亲、婴儿血清中帕罗西汀的浓度。结果 10 8个母乳样品中本品的浓度在 2~ 10 1ng/ml之间 ,且后乳的药物浓度高于前乳 ,可以看到显著的梯度效果。尽管 2 4小时母乳有谷 峰浓度 ,但本品分泌进入母乳的过程尚不清楚。而在 16例母婴血样中 ,婴儿的血样中未检测到本品。此研究证实本品应用于哺乳期妇女 ,其婴儿血液中本品的浓度很低 ,尚未观察到婴儿有何不良反应。与其它SSRI类药…  相似文献   

8.
<正> 乳母因病用药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现有的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通过血液转运到乳腺,出现在乳汁中,所不同的是排到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不同而已。而婴儿的肝、肾脏的发育尚欠完善,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对机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哺乳期如何选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可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是通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研究表明哺乳期妇女用药后都有一部分药物从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乳儿的影响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即药物分泌至乳汁中的量以及乳儿可自乳汁中摄入的量[1].本文探讨哺乳期怎样应用抗菌药物对乳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1 药物的理化性质凡分子量低 ,蛋白结合率低 ,脂溶性高的药物 ,易进入乳汁。分子量 <2 0 0的药物 ,摄入后均可在母乳中出现[1 ] 。因此 ,哺乳期妇女不可随便用药。2 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药物吸收至乳母血液循环 ,再分泌入乳汁 ,血浆与乳汁间药物浓度梯度是决定药物向乳汁转运的主要因素。浓度梯度越大 ,则转运越多。绝大部分药物在血浆中的含量高于乳汁中的量 ,药物分泌至乳汁的量仅占乳母用药量的 0 .5 %~ 1.5 % [2 ] 。为了尽量减少乳儿自母乳中的药物摄入量 ,建议母亲在喂奶后立即服药 ,间隔 >4h继续下次哺乳。3 药物的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1.
正咳嗽来袭时,不少人都喜欢饮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来止咳化痰。但最近我听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并非人人皆宜,请问是这样吗?甘肃临夏兆兴波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确实有止咳化痰的疗效,但并非老少皆宜,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更是禁忌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中含有阿片类物质,而阿片类物质其中就有无水吗啡,具成瘾性和对呼吸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透过胎盘屏障和分泌到乳汁中,而胎儿和新生儿肝脏代谢能力低,可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蓄,造成胎儿药物依赖,新生儿出生后出现  相似文献   

12.
李慧 《安徽医药》2001,5(4):306-306
目的 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理选择、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深入临床及参阅有关献资料。结果与结论 孕妇可安全使用的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其他各类抗菌药均可通过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引起胎儿畸形,骨髓抑制、肝、肾、脑神经损害等,要禁用和慎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可通过乳汁影响到乳儿,使乳儿产生药物不良反应。10余大类药物是哺乳期妇女要慎用和禁用的。  相似文献   

13.
方忠宏  张渊 《上海医药》2004,25(5):217-219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用药的安全性资料,以减少药物在妊娠、哺乳期造成的不良后果,为临床医师、药师、护师等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相关研究及信息资料。结果:抗癫痫药、类维生素A类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甲状腺药、苯二氮Zhuo类药、B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红霉素酯化物、呋喃类、细胞毒剂、抗病毒药、华法令、脂溶性高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以及有毒、大寒大热、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中药制剂,对于妊娠、哺乳期妇女来说,都应禁用或慎用。结论:育龄妇女用药时,应考虑潜在的妊娠可能,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要有明确指征,并保证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4.
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英 《河北医药》2009,31(16):2180-2180
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一是产后产妇抵抗力下降;二是因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或因乳汁过多婴儿吸乳过少,乳房不能完全排空、或乳管不通畅影响乳汁排出[1],造成乳汁淤积;三是细菌侵入,比如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入侵,或婴儿患口腔炎细菌直接入侵乳管,而造成感染。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是妊娠及哺乳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妊娠及哺乳期抗生素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疗效.此外,抗生素对发育中的胎儿或新生儿可能存在致畸或毒性作用.对妊娠及哺乳期常用的11种广谱抗生素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11种抗生素均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均能分泌至乳汁.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妊娠期较未妊娠妇女偏低,表明若需达到未妊娠妇女的血药浓度,必须缩短用药间隔和(或)加大给药剂量.妊娠期克林霉素药动学无改变.妊娠期应用氯霉素、庆大霉素或万古霉素时,建议检测血药峰-谷浓度.根据"致畸因子信息服务分类系统",上述11种抗生素可被分为:无致畸危险(如青霉素G及青霉素V钾)、不大可能致畸(如阿莫西林、氯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不确定是否致畸(如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及万古霉素)3类.根据美国FDA制定的"妊娠期药物危险分级"标准,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钾及万古霉素均属于B级;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皆为C级,多西环素为D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母乳喂养婴儿的好处已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采用母乳喂养孩子,这对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无凝是件好事。但哺乳期间乳母有时难免会生病,生病就要用药。乳母用药,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乳儿体内,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点容易被大多数乳母所忽略。本文着重介绍乳母使用后能对乳儿产生明显影响的药物,供乳母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甲硝唑在孕妇和乳妇中的临床药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甲硝唑在各期妊娠妇女中的组织穿透性在哺乳期妇女乳汁中的分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硝唑易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各组织体液中。孕妇及乳妇接受单次静滴甲硝唑500mg后,绒膜、蜕膜、胎儿、胎盘、脐带和羊水等组织、体液中的平均药物浓度可为同期母血浓度的29~53%,脐血为89%。乳汁中药物浓度可与同期母血相当,给药后1h为7.85mg/L12h时尚可测得1.67mg/L,乳汁药物平均半衰期为6.17±2.19h.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在孕妇、乳妇中合理应用甲硝唑的建议。本文建立的甲硝唑组织、体液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简单、灵敏、可靠。不但适用于甲硝唑临床药理研究,还适用于甲硝吐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8.
吗啡的体内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州 《黑龙江医药》2010,23(2):252-253
药物代谢反应,即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有机化学反应,生物转化的产物称为代谢物。与一般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相比,药物代谢的反应途径和反应产物有其特殊性。镇痛药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的减轻剧烈锐痛或钝痛的阿片样镇痛剂,吗啡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镇痛作用)及胃肠道平滑肌(起镇咳作用)。它是强镇痛药的代表,其镇痛作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吗啡为镇痛药物,吗啡进入机体后,经循环系统分布于人体多数组织中,包括实质性器官、空腔器官及体液、皮肤、毛发,吗啡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组织。吗啡在机体内转化的部位为,肝、肾、脑、肺、肠和皮组织,经尿、胆汁、汗液、唾液、粪便及乳汁排泄。  相似文献   

19.
乳母用药时,不仅要考虑到药物对母体的作用,还应注意到药物对乳婴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毒性、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婴儿吸入乳汁的量和药物被吸收而到达血中的浓度。药物通过乳汁排泄可能是被动转运过程,因此受药物的脂溶性、酸碱度<由于乳汁呈酸性,碱性药物易进入乳  相似文献   

20.
《医药保健杂志》2002,(12B):58-58
乳母每天通过乳汁分泌至少要丢失约300毫克的钙。在哺乳期间,如果钙缺乏,不仅可以使乳汁中钙含量下降。而且还必然要动用自己体内骨骼中贮存的钙质来保证此阶段钙代谢的需要,造成骨骼中钙的大量丢失,形成负钙平衡。久而久之。乳母就逐渐出现乳汁钙含量不足,并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因此,哺乳期妇女不仅需要重视补钙,而且每天至少要比一般成年人多摄入500毫克以上的钙才能保持乳汁中钙的含量,以及预防和纠正体内的负钙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