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1例2型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实施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患者术后1周内脱离胰岛素及透析治疗,随访4个月,胰腺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提示胰液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是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效果、术式、用药量及并发症。方法 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治疗。监测胰腺、肾功能恢复。结果 2例患者术后第3—5天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5—10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胰腺分泌功能正常。例1术后第7天出现FK506中毒,尿量减少,经调整FK506用量及血液透析过度,术后第2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例2术后第20天并发消化道出血,使用生长抑素及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等治疗痊愈。随访3—24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较好术式,优质供体及良好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胰液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探讨联合移植用药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胰液肠腔引流式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监测胰腺、肾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3d,受者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4d出现FK506中毒,致尿量减少,经调整FK506用量及进行血液透析过度无尿期,术后第10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5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第20d并发消化道出血,使用善得定及施他宁治疗痊愈。无其它外科并发症。结论 (1)胰液肠腔引流术式优于胰液膀胱引流术式;(2)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93)优质的供者及良好的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一期联合移植(附2例报道)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报告2例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平的效果。方法 2000年6-9月,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型吻合,结果 移植后,立即停用胰岛素,肾功能1-5d恢复正常,无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5个月和2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技术简单、安全,是治疗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5.
胰肾联合移植(SKPT)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尿毒症的理想方法。我院2004年7月6日成功地采用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行胰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胰肾联合移植已经成为治疗I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首选方法。胰液外分泌的处理一直是胰腺移植的难点所在,我院于2006年1月采用改良胰液空肠引流术式为1例患者成功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目前患者/移植物存活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40例胰、肾同期移植(SPK)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结果 及经验.方法 共40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病人接受SPK,平均年龄为(45.8±8.2)岁.供肾先植入左侧髂窝.供胰植入右下腹腔,移植胰动脉与右侧髂外动脉端侧吻合,移植胰静脉与右侧髂外静脉端侧吻合.其中胰液膀胱引流术式2例,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38例.移植肾平均冷血时间为(7.13士2.02)h,移植胰平均冷缺血时间为(9.95±2.01)h.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36例)/环孢素A(2例)+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CD25抗体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 受者、移植肾和移植胰6个月存活率均为97.5%,1年存活率均为94.8%,受者、移植胰和移植肾3年存活率分别为94.8%、84.3%和84.3%.39例停用胰岛素,平均停用胰岛素时间为(6.87士6.80)d,空腹血糖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13.68士9.05)d.术后3周口服糖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显示移植胰功能完全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0.24±7.72)d.肾功能延迟恢复(IX;F)8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2.75±20.01)d,其余30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8.03±7.39)d.术后主要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伤口感染、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出血和移植肾周出血,3例(7.9%)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未发生与胰液引流术式相关的并发症如胰漏、肠漏、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结论 (1)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 ;(2)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更简化、安全,更符合生理.  相似文献   

8.
改良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改良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其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有38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胰肾联合移植,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吻合。移植胰腺及肾脏的平均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0±2.0)h和(7±2.0)h。除1例外,术后早期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同时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结果受者、移植肾脏和胰腺的6个月存活率均为97.4%,平均停用胰岛素时间为(7±6.9)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4±9.1)d。术后3周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显示移植胰腺功能完全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0±7.7)d。肾功能延迟恢复8例,其血肌酐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3±20.0)d;其余30例血肌酐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8±7.4)d。术后主要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腺伤口感染、胰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出血和移植肾脏周围出血,3例(7.9%)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未发生与胰液引流术式相关的并发症如胰漏、肠漏、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不作Roux-en-Y吻合)有助于降低胰液空肠引流术式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肾联合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移植效果。方法为1例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行改良式胰肾联合移植,其中移植胰腺的外分泌采用胰液空肠内引流术式,将供胰十二指肠节段与受体上段空肠直接行侧侧吻合。结果术后围手术期移植肾稳定泌尿,3800~4500ml/24h,3d后血清肌酐降至正常水平。术后胰腺功能恢复顺利,血、尿淀粉酶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空腹血糖也于术后10d恢复至正常值范围以内。切口一期愈合,于术后两周出院。随访27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胰腺功能正常,未发生血栓、胰瘘、胰腺炎、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式胰肾联合移植技术简单、安全,胰液经空肠引流更接近消化生理,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开展的10例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死亡的原因。结果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死亡,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缺血坏死性胰腺炎。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风险较大,肺部感染、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二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素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MMF)、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8-10d后改为FK506、MMFT和泼尼松维持。结果 移植后,2例均立即停用胰岛素,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仅例2术后并发轻微切口感染,经引流、局部处理后愈合,无基它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6个月和2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治疗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并发毒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例接受胰1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定期随访2年。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移植胰1肾有功能存活2年。结论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胰腺内分泌门静脉引流、外分泌肠腔引流式(PE)一期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PE一期胰、肾联合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技术和非手术性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恢复良好,2例围手术期死亡,分别死于胰漏感染和FK506药物中毒。存活者术后3d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7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结论:PE引流式胰腺移植在生理、代谢和免疫学等方面更具优势和合理性;PE式将是胰腺移植优先选择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胰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2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龙(Pred)三联用药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阿昔洛韦、可耐抗病毒。结果 移植后,2例患者均立即停用胰岛素,血糖正常,肾功能正常。例1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出血,术后2个月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例2术后45d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例均治愈,目前已分别存活12个月、9个月,移植胰、肾功能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5例术后分别存活5年1个月、4年、22d、70d和5个月,前2例目前仍健在,生活质量佳。5例均发生了近期或远期的非技术性并发症,其中包括胰瘘、胰周感染及脓肿、十二指肠残端瘘、膀胱炎、血尿、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尿潴留与尿道狭窄等。结论 胰、肾一期联合移  相似文献   

16.
胰液空肠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0例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的外科技术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合并尿毒症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7月间完成改进的ED术式SPK10例,不做Roux-en-Y吻合。免疫抑制治疗术后早期采用四联诱导治疗(FK506/CsA MMF 皮质激素 ALG或抗CD25单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1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肾功能即刻恢复,除1例移植胰功能延迟恢复外.余9例术后1周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1例术后6月带正常移植物功能死于心肌梗塞,4例存活已超过1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次。除1例难治性排斥未能逆转行再次肾移植外.余3例经激素冲击或()KT3治疗均获好转。并发症情况:出现腹腔感染与切口感染各2例,肾周血肿1例,分别经手术探查或引流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改进的ED术式胰肾联合移植安全、简单,无严重外科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治疗IDDM合并尿毒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Since 1995, many centers have switched from bladder to enteric drainage of the exocrine secretions in simultaneous kidney-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SKPT). Enteric exocrine drainage may be performed with either systemic (systemic-enteric [S-E]) or portal (portal-enteric [P-E]) venous delivery of insulin. Controversy exis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surgical technique. From March 1999 to May 2001, a total of 297 SKPT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to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comparative trial of two daclizumab dosing strategies versus no-antibody ind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acrolimus,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steroids in SKPT recipients. Surgical techniques were center specific. A total of 171 patients (58%) underwent SKPT with S-E drainage, 96 (32%) with P-E drainage, and 30 (10%) with systemic-bladder (S-B) drainage. The two groups randomized to daclizumab induction were similar with regard to surgical technique (64% S-E, 25% P-E, 11% S-B drainage). Demographic and transplant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suppression were simila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except that more patients with P-E drainage did not receive antibody induction. At 6 months, no differences were seen in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rates,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pancreas thrombosis, rates of rejection or infection, readmissions, and kidney and pancreas allograft function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techniques. The 6-month results of this multicenter study sugg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utcomes in SKPT recipients according to surgical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12例Ⅰ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SPK,最初2例应用胰液膀胱引流(BD)术式,另10例为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CsA)加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CD25单抗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抗凝治疗使用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移植胰、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了外源性胰岛素。外科近期并发症;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分别经引流、换药后二期愈合;肾周血肿2例,经手术探查、清理后好转,多与抗凝剂短期应用过量有关。远期并发症:2例BD术式患者长期存在化学性膀胱炎,其中1例发生2次反流性移植物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和移植物血管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外科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是SPK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