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行介入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不同分期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后续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率为100%;随着分期增加,患者介入治疗近期总有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分期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91例患者中22例行1次介入治疗,31例行2次介入治疗,26例行3次介入治疗,12例行4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73例患者成功实施根治术,18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存在淋巴结阳性、脉管癌栓及宫旁浸润的患者与未能实施根治术的患者行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减少以及消化道反应等常见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于1周内消失,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根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增强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乳腺癌被发现的越来越多,但仍有部分患者就诊较晚,原发肿物较大,失去了保乳机会,尤其是医疗、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对于这部分局部晚期的乳腺癌应首选新辅助化疗,通过缩瘤降期,争取获得保乳机会,术后再根据病理分期决定综合治疗方式。下面我们结合病例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转移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国内转移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已成为部分城市妇女中占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2,3]。  相似文献   

4.
局部晚期乳腺癌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明  黄晓蓉  易瑛  辜艳 《四川医学》2003,24(7):686-686
1990~ 1998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人中 ,随访14 8例 5年存活率仅 4 1 9%。同期收治的早期病人 5年存活率 93 3% ,P <0 .0 1。如何提高乳腺癌病人存活时间的关键是“三早” ,中晚期病人 ,推迟复发转移的关键是无交叉耐药的化疗及其他综合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4 8例全部为住院病人 ,男 5例 ,女14 3例 ,多中心 9例 ,双侧 1例 ,年龄 2 3~ 90岁 ,中位年龄 5 6岁。Ⅲa期 5 3例 ,Ⅲb期 77例 ,Ⅳ期 18例 ,同侧腋淋巴结 1~ 4个转移的 5 6例 ,>4个转移 92例。 (其中腋静脉入口淋巴结转移 12例 ,锁骨下淋巴结阳性 2 4例 ,锁骨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伴有癌性溃疡的根治手术及皮肤伤口不用皮瓣移植的直接缝合方法。方法对18例癌块直径9~16 cm设计切口,做根治手术,术中术野进行预防消毒、皮肤切口直接缝合,术后应用3代头孢菌素进行抗炎治疗10~14 d。结果所有伤口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伤口裂开、感染扩散等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系统化疗6次,追踪观察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伴有溃疡的可在距离癌块较近目视正常的皮肤上切口。这种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及患者痛苦,对一些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伴癌性溃疡患者,化疗1~2次无效,选择手术或不用化疗首先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究吡柔比星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使用吡柔比星介入化疗,观察组使用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稳定率均在观察组之上,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切除的成功率,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英杰 《海南医学》2013,24(5):719-720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我国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局部晚期患者仍占到20%~30%,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由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在治疗上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接受的观点是2~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加术后补充放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深入,乳腺癌手术范围在逐年缩小,对于新辅助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例是否再手术,各家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任意皮瓣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蒂背阔肌皮瓣转移修补皮肤缺损治疗,实验组采用任意皮瓣转瓣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化疗组)34例和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组)3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他肿瘤复发转移相关血清因子进行分别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他肿瘤复发转移相关血清因子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更有助于控制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复发转移指标,因此疾病治疗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体的内膜层,以腺癌为主,有称子宫体癌。该病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0例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新辅助化疗394例,临床缓解率(CR+PR)68.0%;单独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6例,临床缓解率66.7%;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5例均有效。同期本组病例手术治疗316例,术后辅助放疗290例,全组5年生存率49%,10年生存率38%,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规范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改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提高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5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彬玉  李卉  陶苹  谢旭林  程娜 《四川医学》2008,29(7):836-83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0例(A组)Ⅲa、Ⅲb期患者采用EC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5年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及无病生存期.ECF方案具体为E-ADM70mg/m2第1天,CTX500mg/m2第1、8天,5-FU500mg/m2第1、8天,每21d为1周期,术前化疗2周期,并与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的30例Ⅲa期患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5年OS、DFS及无病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53.33%,80.0%的患者分期降低,16.67%的患者达到保乳手术要求.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显著地提高了对肿瘤局部的治疗效果;通过新辅助化疗可观察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通过新辅助化疗后还可降低或延缓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C方案和AP方案治疗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21天为1个周期,两组均化疗2个周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AC和AP两组原发灶总有效率分别为50%(17/34)和73.5%(25/34),差异有显著意义(X2=4.25,P=0.039,<0.05);两组腋窝淋巴结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0/34)和88.2%(30/34),差异有显著性(X2=5.37,P=0.025,<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分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远处播散及耐药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优点,成为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P方案的疗效明显超过AC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杨锦玲 《河北医学》2001,7(3):260-261
1 临床资料及方法自 1994年至 1999年共收治肝癌患者 50例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最大者 68岁 ,最小 31岁 ,均经B超CT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常用化疗药物 :表阿霉素、丝裂霉素 ,顺铂、5—氟脲嘧啶等 ,常用栓塞剂 :碘油 ,明胶海绵。方法 :在X线引导下 ,自股动脉插管至肝脏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 ,经造影证实后 ,将化疗药物、栓塞剂注入肿瘤部位 ,或栓塞供应肿瘤组织的血管。2 术前护理2 .1 心理疏导 ,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 ,主动关心和帮助患者克服消极心理 ,向其解释介入治疗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 ,消除对介入治疗的紧张、…  相似文献   

15.
妇科晚期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l9例患者中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癌l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经骸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选择性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2例,灌注化疗加栓塞7例,16例治疗后Ⅱ期手术。结果 l9例患者行20次介入治疗。其中16例治疗后行Ⅱ期手术,术中见肿瘤缩小,中心坏死,肿块易剥离,术中出血明显减少。l例2次介入治疗,2例为手术后复发再行介入治疗。3例单纯介入治疗而未手术者,治疗后复查CT或B超显示肿瘤缩小,中心密度减低。随访期2~26个月,全部病例均存活,其中8例存活1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可为晚期妇科恶性肿瘤Ⅱ期手术创造条件,能提高生存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 2 2例进行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的护理 ,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易患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还在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国外开展保乳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已有30多年的临床实践,而我国这方面工作开展相对较少。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进行2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TA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A(泰素加阿霉素)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T3N1M0除外)综合治疗中临床价值。方法用TA方案对28例局部晚期病人进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结果28例中,完全缓解(CR)4例(14.3%),部分缓解(PR)22例(78.5%),无效(NC)1例(3.6%),进展(PD)1例(3.6%),总有效率92.8%。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28例,脱发28例,心脏毒性2例,过敏反应11例,骨髓抑制4例,发热6例,头晕3例,肝功能异常1例。结论TA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发病总人数占全球发病的55%[1]。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2]。晚期肝癌多采用Seldingers法介入治疗[3]。2008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38例未经治疗的IIb—IIIc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予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入组患者化疗前均接受肿瘤原发灶空芯针穿刺活检并取得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 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总有效率84.2%,其中临床完全缓解15.8%(6/38),临床部分缓解63.2%(24/38),病理完全缓解5.3%(2/38)。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脱发和恶心、呕吐,无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