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唐群新  田国刚  朱少飞 《海南医学》2006,17(8):120-120,12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对颅脑显微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择期颅内占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FP组以芬太尼0.03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维持,RP组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视病人血压,脉搏及术中反应调整异丙酚用量,维持麻醉平稳,记录异丙酚用量,停药至拨管时间.结果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0.03μg/(kg·min)都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RP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FP组、停止输注后其作用消退快于FP组.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颅脑显微手术清醒快,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3.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观察其维持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支架植入术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相同。气管插管成功后PR组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3~8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PF组则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3~8mg/(kg·h、,并每间隔1h分次给予芬太尼2μg/kg。术中根据临床征象随时调整麻醉药剂量和间断给予肌松药。记录术毕至清醒的时间以及术毕至拔管的时间,术后观察有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术中知晓。结果清醒时间PR组为(7.3±2.2)min,PF组为(22.7±5.2)min(P〈0.05);拔管时间PR组为(10.4±3.4)min,PF组为(26.4±7.3)min(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显著缩短了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特别适合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无需术后镇痛的介入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每组24例,监测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结果R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变化均小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组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颅内深部病变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常因病变位置深在,周围均为重要血管、神经结构,即使术中扩大开颅范围,增加脑牵拉,其深部视野也不理想,故手术时难以充分显露及处理病变,术后可遗留各种手术并发症,并有一定的致残率及死亡率。1.本项目着重探讨了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的相关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6.
7.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门诊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振  陈传义 《广东医学》2004,25(9):1072-1074
目的 采用瑞芬太尼 (remifentanil,REM)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手术 ,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短小手术 30例术前不用镇静催眠类药 ,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 2 5mg/kg,REM 1μg/kg(输注时间 >1min) ,诱导完成 3min后置入喉罩 ,保留自主呼吸 ,麻醉维持给予异丙酚 9 0mg/ (kg·h) ,REM 0 1μg/ (kg·min)持续输注。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及循环呼吸的变化 ,调整药物的输注速率 ,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变化 ,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结果  30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 ,手术时间 (6 4 2 7± 2 4 4 8)min ,术毕停用REM后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 (9 6 7± 4 96 )min。整个麻醉期间HR ,BP ,SpO2 及RR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麻醉期间有 4例 (13 3% )低血压 ,2例 (6 7% )心动过缓 ,9例 (30 0 % )呼吸抑制 (SpO2 <90 %或RR <8次 /min) ,2例 (6 7% )苏醒后出现恶心症状 ,无呕吐。结论 REM镇痛作用强 ,作用时间短 ,重复或持续输注无蓄积 ,可根据麻醉深度和手术的需要快速而精确地调整给药剂量和速度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能较好地抑制手术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 ,但应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REM为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性镇痛药 ,与速效、短效的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俊  罗林丽  林雪梅  阮履强 《四川医学》2009,30(7):1021-102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门诊宫腔镜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0.75μ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术中间断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于术毕前2min停药,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异丙酚用药量;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术中VAS评分和停药后改良OAA/S镇静评分。结果R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较F组明显缩短,R组与F组相比异丙酚用药减少约30%(P〈0.05);F组与R组比较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明显降低,R和F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4%和24%(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3,4,5min改良OAA/S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5);但术中VAS评分和苏醒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宫腔镜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快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更适于门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食道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比较.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食道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R组(瑞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各20例.结果 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复苏均安静,术后恶心呕吐无差异.结论 在食道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相似文献   

10.
邢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67-16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3月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120例样本的临床资料,并与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相同样本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毕SBP(138.7±16.2)mmHg明显高于诱导前的(120.2±10.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SBP值(141.5±13.3)mmHg与诱导前的(122.6±16.I)mmHg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的HR值与诱导前(84.8±12.2)次/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的HR值与诱导前HR值(86.3±15.4)次/min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术后清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过程中的躁动情况3.33%比较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其复合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舒适、安全的优点,是全凭静脉麻醉较理想的配伍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儿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30例,单次静脉给予异丙酚1.0mg.kg-1,使其入睡。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2.5mg.kg-1,REM1μg.kg-1,诱导完成3min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给予异丙酚9.0mg.kg-1.h-1,REM0.1μg.kg-1.min-1持续输注。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HR及BP)及呼吸功能(SpO2及RR)的变化,记录麻醉期间并发症和用药情况,以及术毕停药后患儿清醒的时间。结果:全组30例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手术时间(64±24)min,术毕停用REM后患儿清醒时间(10±5)min。整个麻醉期间HR、BP、SpO2及RR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满足儿科手术的麻醉要求,但应密切注意呼吸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孝文 《中原医刊》2011,(20):11-12
目的观察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在术后苏醒、自主呼吸、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术后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平稳且苏醒快,对机体影响小,无并发症,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例择期手术患者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30 )、异丙酚芬太尼 (PF组 ,n =5 2 )靶控输注或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 (PR组 ,n=2 8)持续输注全静脉麻醉。芬太尼靶浓度 2 μg/L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为 0 2 5~ 0 5及 0 12 5~ 0 2 5μg/ (kg·min) ,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 1mg/L ,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芬太尼靶浓度值或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维持麻醉深度。观察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改变以及麻醉药用量、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诱导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降低 (P <0 0 5 ) ,PR组心率明显减慢 (P <0 0 5 ) ,PF ,PR组气管插管、切皮后SBP及DBP无明显改变 ,P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5 )。PR ,PF组异丙酚麻醉维持用量分别较P组降低 32 8%和 2 4 0 % (P <0 0 5 )。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反应 ,以瑞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进行烧伤手术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照组(2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李建桥  刘成军 《西部医学》2007,19(5):864-86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芬太尼 丙泊酚和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 丙泊酚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组,而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为无痛胃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胃部手术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丙泊酚加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加芬太尼组(F组),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1·min~^-1,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即刻(T3)、胃部手术约50%(T4)、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5)、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6)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7)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恢复阶段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 min记录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F组在T2、T3、T5时MAP及HR均高于S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部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支撑喉镜声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和瑞芬太尼组(R),每组20例。观察记录两组入手术室基础值(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置入支撑喉镜前(T4)、置入支撑喉镜后(T5)、拨管时(T6)、拨管后5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次/份)、SBP(mmHg)、DBP(mmHg)、苏醒时间及质量,记录患者拨管即刻、拨管后5min、15min、30min、1h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伤口疼痛程度等。结果: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争眼时间、拨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F组置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术中循环波动较大,意识状态(OAAS)评分及疼痛评分(VAS)低于R组。结论: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手术中更平稳,清醒快且质量更高。由于瑞芬太尼半衰期短,患者术后很快就会感到疼痛,术后镇痛应及时。  相似文献   

18.
张曙  宋甲  廖永强  谢淑芬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91-492,495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术的麻醉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并与芬太尼丙泊酚比较。方法 46例60岁以上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3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术中的血压心率的变化、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时R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者多于F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术中R组心率和血压低于F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上R组明显短于F组。术毕呼吸抑制R组1例,F组7例,需给予纳络酮拮抗。所有患者于术毕前30min行硬膜外镇痛,拔除气管导管后术诉切口疼痛。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患者大手术,具有麻醉诱导高血压发生率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早、拔管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中脑电双频指数在不同年龄患儿中的影响.方法 ASA Ⅰ或Ⅱ级伞麻插管手术的患儿40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3月;B组3个月~≤2岁;C组2岁~≤6岁;D组6岁~≤12岁.观察丙泊酚3 mg/kg,瑞芬太尼1μg/kg诱导,丙泊酚6 mg·kg-1·h-1、瑞芬太尼0.25 μg·kg-1·h-1持续静脉输入期间,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切皮时(T4)、停药时(T5)、自主呼吸恢复(T6)和拔管时(T7)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镇静评分;记录自主呼吸恢复和气管拔管的时间.结果 (1)4组在T2、T3、T4、T5和T6时BIS值下降明显(P<0.01),T1时BIS恢复到诱导前水平.(2)4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C、D组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明显延长,B、C、D组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3)T1时,所有忠儿的儿童镇静评分(UMSS评分)为0~1分,T1时的UMSS评分为4分,T7时UMSS评分为0~1分.结论 在不同年龄儿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巾使用脑电双频指数可以更加有效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0.
向勇  陶裕川  邱俊 《西部医学》2012,24(1):96-97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摘除垂体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07月~2010年10月,对27例垂体瘤采取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大部分切除3例,除2例并发暂时性尿崩症外,其余均无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能充分显露鞍区的结构,有利于暴露及切除向鞍上生长及浸润的肿瘤;且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失为治疗垂体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