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早期癌是指癌组织侵及黏膜或黏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病变.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癌在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早期阶段即被发现.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7年胃镜、结肠镜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早期消化道癌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261例总结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消化道早期癌经有效治疗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发展,部分早期癌可行内镜下治疗,达到与外科手术切除相同的疗效。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仅侵及黏膜下浅层时淋巴结转移率很低,是内镜治疗的绝对适应证;而侵犯黏膜下深层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应行外科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越来受到重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也制定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为配合学会行动以及满足读者的要求,本刊特设立“发现早期癌”栏目,征集并刊登内镜诊治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优秀病例和经验,以推动我国消化内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的5 年生存率可达90%, 较进展期癌明显提升, 而中国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不足 20%。因此, 规范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筛查及治疗势在必行。对行胃镜、结肠镜者, 联合白光内镜、色素内镜、电子染 色内镜及放大内镜等技术对发现消化道早期肿瘤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化治疗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化病理学检查是判断内镜下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缺乏一套完整的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标准及流程,导致病理与临床内镜诊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消化道早癌规范化病理学检查及诊断需要内镜和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肿瘤伴发消化道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70例GIST中,8例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CD117、CD34、Vimentin等。结果伴发消化道癌的8例GIST(4例良性,3例交界性,1例恶性)中,胃腺癌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结肠腺癌1例。2种病变位于同一器官者4例,位于消化道不同部位4例;2种肿瘤均不相连,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且临床及组织学均未能同时诊断出2种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Vimentin、CD34均为阳性8例;CD117阳性7例,阴性1例;S-100灶性阳性2例;SMA、Desmin只有1例小灶阳性表达。结论GIST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同时发生者并不少见,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内镜活检结合术中探查、术后病检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其柃出率。  相似文献   

7.
镜端透明帽吸引法粘膜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明帽吸引法的适应证、操作技巧、诊治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粘膜下层注射肾上腺素盐水,使病灶明显隆起,镜端连接透明塑料帽,将病变组织吸入透明帽内,圈套器套取病变组织后高频电凝切除。切下组织全部收集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共切除33个病灶,除1例食管平滑肌瘤和1例残胃Ⅱa c型早期癌未完全切除外,另31例均切除完全。全部病例未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内镜随访1-12月,除前述的1例残胃早期癌复发外,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透明帽吸引法粘膜切除术对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应证广、安全有效的切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共聚焦内镜是一种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即可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获得消化道上皮高度放大的图像,不需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就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此文主要通过介绍该内镜技术及其所能诊断的疾病谱,来说明其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和监测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对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类癌中,1例为胃类癌,直径为1.0 cm,表面略有糜烂,边界清楚。1例为阑尾内口旁类癌。直径约1.2 cm,表面发黄。其余18例为直肠类癌。直径在0.3~1.0 cm之内;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性肿物,表面光滑,色泽微黄,质地较硬,边界清晰。活检钳触之活动度好;以上20例患者均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或经超声内镜证实为类癌。结论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结合超声内镜及病理检查是确诊消化道类癌的有效方法。而内镜黏膜切除微创治疗是早期治疗消化道类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下胃肠早期癌的现代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内镜的改善与发展,分辨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电子放大内镜的发展及诊断技术的成熟,使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治成为可能,早期癌的发现率明显提高。通过采用放大内镜和粘膜染色技术已经使胃肠道微小病变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成为现实,结合粘膜染色技术在放火内镜下不但可以判断是否有早期癌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判断早期癌的浸润深度即时作出治疗方法的选择,当癌浸润深度位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时,大多数可以在内镜下行EMR或EPMR切除,更深层的癌则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