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男,51岁,农民。1985年8月12日就诊。患痢四年,时作时止,月月必发,每逢秋季加重。今年七月初,痢疾复作,日下5~6次,便中带有少许粘液脓血。经中西药治疗后,痢止出院。近十日来上症复作,腹疼难忍,大便每日2~3次,滞塞不畅,有微量脓液,小便略黄。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诊见:面色青晦,形体消瘦,精神欠佳,舌质淡紫,苔略黄腻,脉沉细。证属正虚邪恋,湿热留滞之痢证。治宜攻下,以祛余邪。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芒硝、枳实、厚朴、木香各12克,白头翁24克。  相似文献   

2.
    
痢痢即肠僻,病在气分则为白痢,病在血分则为红痢,气血俱病则红白相兼。痢乃湿土主事,寒暑来侵,气血凝滞,津液不行,则使无形而成有形。或生冷粘腻,越遏停留,糟粕更异,则使有滓而成无滓。古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初见白冻,忌用血药;血色稀淡,勿...  相似文献   

3.
湿热痢     
<正> 处方:鲜水杨梅枝叶200克(或用花果50克),鲜铁苋50克,鲜地桃花根30克。用法:将各药切碎,水煎分2~3次服. 疗效:治疗11例,除虚寒型的1例无效外,其余10例均获痊愈。病例:陈某,女,19岁,1975年6月15日初诊.患者腹痛、里急后重、解脓血样便已2天,曾服过止痢片、黄连素、氯霉素等药来见好转,腹痛难忍、坐立不安,肛门灼胀,常欲登厕,大便赤白粘冻,日行10余次,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诊为痢疾.处以上方1剂,药后症  相似文献   

4.
热毒痢     
热毒痢,多发生于夏末秋初,皆由伏热蕴酿而成。其病重,其势急。老弱人当之,非常危殆。早年时,我曾治一老媪,近七十岁。秋间患热毒痢,腹中急痛,后重,日夜利下次数很多。脓血交杂,色黝浊,手足逆冷,渐至神识若明若昧。诊见脉细弱而数。与黄连阿胶汤合桃花汤,去粳米加附子,数剂后渐瘳。后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发现孙氏曾患过此病。原文说:“治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方:黄连一升,  相似文献   

5.
血痢     
血痢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或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与肠道,气血相阻,化为脓血所致。笔者治疗此症,在辨证基础上,重用鸦胆子,每每收到显著疗效,举例如下: 例1.傅××,男,38岁。1981年7月4日诊。患血痢,经当地医生治疗半年余未见效果,且病情更有加重,下痢常见脓血,时而腹痛,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舌苔黄厚。经粪便检查确诊为阿米巴痢疾。诊为血痢。证属湿热壅盛。治宜清热燥湿杀虫止血。处方:槐花、地榆、白头翁、侧柏叶、茜草、藕节各20克,白芍、当归、生地炭、艾叶炭,小蓟、山楂各10克,黄连5克,苦参30克。水煎服。另用鸦胆子仁随药每次吞服15粒至20粒(一天服九次量)。连服4剂后,病情大有好转,泻血减少,已无腹痛。再服上方3剂后痊愈。半月后随访,未见复发。例2.扶××,男,69岁。1985年8月12日诊。5天前,患者一家三口均同时患病。  相似文献   

6.
产后痢     
夏××,女,30岁。因产时大汗畏热,曾进冷饮冷食,产后出血量多,剧发腹痛,发热38.8℃,下痢赤白夹杂,一昼夜达三十次左右,下时腹痛如刺,肛门有灼热感,小溲短黄,恶露甚多,有块状物。体力大衰,饮食不  相似文献   

7.
热毒痢     
杨某某,男,12岁。1978年6月14日初诊。因两天前突然高热、呕吐数次,腹痛拒按,日行脓血大便6~7次,伴里急后重而送来急诊。查:T39.6℃,R28次/分,P112次/分,BP11.6/6.6KPa,呈急性病容,躁动不安,神志恍惚,时有抽动,面色灰暗,四肢不温。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2次/分,律齐。腹部隆起,肝脾未扪及,肠鸣音减弱。舌质红,苔黄根腻,脉弦细数。大便常规示:脓球(++),白细胞1~5/HP,红细胞1~3/HP。西医诊为“中毒性菌痢”,即施对症处理,未见缓解,高热、抽搐有增无减,四肢厥冷,呕吐频作,行鲜血大便2次,遂邀余会诊,诊为“热毒痢”。证  相似文献   

8.
热毒痢     
张××,男,80岁,1964年8月9日初诊:三天前突然高热,呕吐、嗜睡。两天前又感脐下病,里急后重,  相似文献   

9.
久痢     
吕景山(山西中医学院筹备处)久痢是指痢下日久不愈而言。多见于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等病。多因脾肾亏虚,中气不足所致。症见大便常带粘液、血液,腹部隐痛,神疲乏力,食欲减遇等。吾习以温肾健脾、涩肠止泻、分利清浊诸法为治。自拟方如下:破故纸、肉豆蔻各10~15克,血余炭、炒韭菜子各10克,马齿苋,地榆炭各30克,滑石10克,生甘草6克,川黄连10克,吴茱萸6克,水煎服。加减法:腹部冷痛者,加制附片6~10克,干姜炭10克;少腹胀满者,加香附12克,乌药10克;胀甚者加沉香6~10克(后下);舌苔厚腻、湿气重者,加杏仁、白蔻仁各10克,薏苡仁30克,或加炒苍术、神曲各15克;胃气受损,毫无食欲者,加生鸡内金10克,生谷芽(或生稻芽)、生  相似文献   

10.
虚痢     
<正> 李某,男,41岁。初诊1981年8月17日。患者于半月前因使酒后腹疼不适,恶心纳差,两天后腹疼加重,泻下脓血,伴发烧,里急后重,频频入厕,日达20余次。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肌汪庆大霉素,口服氯霉素,痢特灵,普普本辛等药,连用4天,仍腹疼,腹泻脓血,每日10余次,里急后重仍在。服中药6付,又增头晕气短,乏力自汗,大便仍呈拈冻样,日泻5~6次。  相似文献   

11.
袁枚病痢     
清代随园主人袁枚病痢,医用参芪补药,病遂大剧。后有友人赠以所制大黄,三剂而愈。子才深有感悟,因赋诗二首,今录于下:余病痢医者误投参芪遂致大剧胸横一老字,动手便参苓。弯弓志审的,闭眼乱穿针。譬治萑苻盗,先存姑息心。始悟中医好,俞跗何处寻。病痢剧甚蒙张止原老友馈以所制大黄闻者惊怖摇手余毅然服之三剂而愈赋诗致谢。  相似文献   

12.
寒痢     
<正> 冯某,男,39岁,1977年10月12日就诊。患痢疾已2月余。初起之时,发热身痛,腹感灼热,坚实拒按,作痛阵阵,大便脓血,日二十多行,里急后重。曾请西医诊治,作过大便培养,诊为急性“菌痢”。经用药数天、药名不详,未获效果,又转诊中医,服药不少,为时已近2月,所病依然未减。证见面色萎黄,双目无神,体倦乏力,恶寒手冷,腹胀厌食,腹感冰凉、作痛绵绵、柔软喜按,粪状稀淡,矢气随出,已无红白。舌胖白,脉沉迟。选用附桂理中汤合养荣汤化裁治之。处方:附子10克,干姜6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炒),赤石脂10克、肉豆蔻10克(土炒),诃子10克(煨),罂粟壳10克,肉桂3克,补骨脂10克,甘草3克,升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滑石30克,苦参18克,莱菔子15克,黄连、黄芩、木香、当归、白芍、槟榔、甘草各10克。热毒炽盛加大黄、银花;脓血多加地榆、槐角;小便涩痛加泽泻、木通;心烦热加栀子、麦冬;恶心欲吐加半夏、竹茹;湿重加白术、茯苓。每日1剂,待痢止后根据病情停服或更变它方调理。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及常规化验  相似文献   

14.
陈宏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90-590
1 脑出血 李某,男性, 59岁, 2001年 11月 2日诊.患者罹患高血压病 8年, 3h前突然头痛,继而右侧肢体偏瘫,语言不清,时有躁动,随即来诊,收入观察室.查 Bp160/100mmHg,意识清楚,不完全性运动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右侧唇沟变浅,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不高,右侧巴氏征 ( ),颈强 (- );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头颅 CT示左基底节区出血约 20ml.西医诊为脑出血;中医诊为中风,辨证属痰热阻络.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3d后躁动不安加重,一直未大便,并有体温升高 (38~ 38.5℃ ).予生大黄粉 50g加入蜂蜜 300ml搅匀,每次服 7.5ml.服药 2d后,大便通下,患者躁动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此后改为每日服 1次,直至出院.  相似文献   

15.
久病血痢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9岁,住院号:260897。1982年1月因长期腹泻,伴腹痛、便血、里急后重1年余,久治不愈,而被收住内科病房诊治。患者于1972年开始腹泻,反复发作,每日腹泻次数3~10次不等,大便带有粘冻,伴有里急后重,左下腹时有隐痛,经治疗未能缓解。1981年4月18日突然便血约500毫升,呈鲜红色。以后大便经常带血,或粪便与血混杂,里急后重明显,有轻度腹痛。同年7月18日再次便血,约100毫升以上。1981年在当地医院曾3次大便培养,均未见致病菌生长及阿米巴滋养体。3次乙状结肠镜检查示:于5~15厘米处发现多个绿豆大小溃疡,15~18厘米处粘膜有轻度糜烂。直肠组织活检病理报告:慢性炎症、血吸虫卵钙化。血吸虫环卵试验:(一).X线钡剂灌肠摄片:除结肠袋消失外,无其它异常。诊断为溃疡  相似文献   

16.
治痢单方     
张璐本经逢源来菔子條下载有:“丹方:取叶苗陰乾治痢,隨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然惟初痢为宜,若久痢胃虚畏食者,不可用也。”又九一道人万有丹方治病指南痢疾科中,有治痢方一则云:“蘿蔔纓水煎汤,質共食之,立愈。(按蘿蔔纓之制法,於冬至日,将蘿蔔连根叶於屋上,任其風霜雨雪,晒至清明节边收下,  相似文献   

17.
治痢妙方     
今年夏天,笔者从民间得一治痢验方:红、白棉花花各5~6个,用水冲洗干净(防止治有残留农药),加水适量,烧开后约6~7分钟,将棉花花捞出,打入一个红皮鸡蛋,再烧开后,放入少许红糖即可,待温后1次服下。据献方人说,一年其家3人相继染上了传染性痢疾,腹痛、...  相似文献   

18.
回忆七七年春,江城镇人民二路有小孩黄小云,女,三岁,麻后患痢。病将两旬,缠绵不愈。初用芩、连、槟、枳,苦寒攻伐不应。后用和血调气之剂,病亦未却。继用温补脾  相似文献   

19.
泻痢琐言     
《医学正传·痢》说:“夫古方以泻痢滚同论治,朱紫混淆。”辨证以粪便清稀,排便次数增多者为泄泻;便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者为痢疾,如《医碥·泄泻》所说:“泄泻之症,水谷或化或不化,腹痛或不痛,并无努责,亦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惟觉困倦耳,故与痢疾异。”以是观之,则《慢性泄泻辨证施治中的若干问题》(《上海中医药杂志》(7):2,1981)—  相似文献   

20.
治痢心得     
一、证治概述痢疾古称肠澼、滞下、热利。顾名思义,其主要表现当为便下澼澼不畅,腹痛,里急后重等証,且所下大便系粘液便,甚至赤白脓血,所謂白如胶冻、赤如瓜瓤、或赤白相杂如魚脑。本病多发于夏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