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近期研究表明,阻断smad传导通路可能成为一个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新的靶点。 目的:验证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Ⅰ型胶原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8-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完成。 材料:肝星状细胞HSC-T6体外培养,siRNA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Lipofectamine试剂转染,以含巨细胞病毒-β-半乳糖苷酶质粒作为转染阳性对照。 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mad4 siRNA转染组;转化生长因子β处理组;Smad4 siRNA转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处理组,将Smad4 siRNA转染入肝星状细胞后行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各组分别于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Smad结合转写因子(4XSBE)的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Smad4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变化。 结果:Smad4 siRNA有意义的抑制Smad4蛋白表达;Smad4 siRN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4XSBE转录报告基因的活性;Smad4 siRNA从mRNA和蛋白水平有效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Ⅰ型胶原的表达。 结论:Smad4 siRNA能够有效地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Ⅰ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2.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明5-氟尿嘧啶应用于瘢痕疙瘩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作者所查针对5-氟尿嘧啶经由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作用于瘢痕疙瘩分子机制的报道较少。 目的:实验拟观察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实验,于2007-02/10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 材料:标本分别取自因瘢痕疙瘩入院的6例整形手术患者。 方法:①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4~6代传代细胞加入5个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10,20,40,80,160 μmol/L)干预24,48,72 h。②待细胞长至80%汇合时,加入5-氟尿嘧啶配成10,20,30 μmol/L 3个药物干预浓度组,每组再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继续培养。设空白对照和单纯加转化生长因子β1(5 μg/L)的阳性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的表达。 结果:①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 μmol/L 作用24 h 时未发现成纤维细胞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他浓度下作用各组均有显著的成纤维细胞死亡现象(P < 0.01)。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化生长因子β1组Smad7表达明显减弱,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则显著增强(P均 < 0.01)。③加入5-氟尿嘧啶干预后可显著增强Smad7的表达,且在5-氟尿嘧啶浓度为20 μmol/L 时的表达最强(P < 0.01)。④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对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 μmol/L 时无细胞毒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共同培养成纤维细胞,能够提高该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mad7表达,但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 < 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 2, P=0.000 4;r=0.471 0,P=0.002 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 4)。 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背景:皮肤成纤维细胞注射移植为颜面部皱纹及微小凹陷等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然而成纤维细胞的获取及体外快速扩增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以至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两者协同作用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种入96孔板,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用于细胞,分别作用3,6,9 d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法设4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最佳效应浓度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最佳效应浓度组、两者最佳效应浓度联用组,作用3,6,9 d采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作用6 d和9 d,10.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5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促细胞增殖效应(P < 0.05),此即为各生长因子最佳效应浓度。作用6 d和9 d,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各浓度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10.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与5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联合作用9 d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均可体外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最佳效应浓度联用促增殖效果优于各自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 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 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 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 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I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 < 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 < 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 < 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沙鼠脑缺血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明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 βⅠ型受体 (TβRⅠ )表达的关系。 方法 夹闭沙鼠双侧颈总动脉诱导短暂前脑缺血 ,检测缺血再灌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 βⅠ型受体 (TβRⅠ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随沙鼠脑缺血再灌时间的延长 ,病理损害的加重 ,随之脑组织中TβR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上调。 结论 缺血脑组织TβRⅠ的表达上调可能是脑组织细胞对缺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以提高对TGFβ的敏感性 ,也可能是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的又一标志  相似文献   

7.
背景: 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肌腱损伤愈合过程中增加了肌腱细胞胶原的合成和术后粘连的形成。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肌腱细胞胶原产生及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观察实验,于2005-09/2006-06在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 材料:选择2~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3.5~4.5 kg。转化生长因子由美国Santa Cruz B iotechnology公司提供。 方法:取兔屈指肌腱分离肌腱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将细胞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加入1 µg/L 转化生长因子β后,再加入0.1,0.5,1.0 mg/L转化生长因子β1中和抗体,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Ⅰ型胶原。取84只兔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将其中36只兔随机分成3组,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1.0,2.0 mg/L转化生长因子β1中和抗体,4,8周后取出肌腱行肌腱粘连检测、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余48只兔随机分成2组,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和1.0 mg/L转化生长因子β1中和抗体,1,2,4,8周后取出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肌腱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兔肌腱细胞胶原产生及术后粘连情况。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明显提高肌腱细胞Ⅰ型胶原的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能降低3种细胞Ⅰ型胶原的产生,随抗体质量浓度增加,Ⅰ型胶原水平逐渐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术后4,8周,与1.0,2.0 m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屈趾肌腱滑动距离较短,模拟主动屈曲度明显受限(P < 0.05),最大抗断裂载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4,8 周生理盐水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1.0,2.0 m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1.0 m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 < 0.05)。 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能有效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βRⅠ)蛋白在红藻氨酸(KA)致癫痫大鼠额叶及海马组织的表达,以探讨TβRⅠ与癫痫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再分为致痫后6h、12h、24h、72h、1w共5个亚组;采用红藻氨酸侧脑室注射建立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用Western Bloting技术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致痫大鼠额叶及海马组织中TβR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致痫后额叶及海马组织中TβRⅠ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于72h达高峰,1w后逐渐降低;海马组织中TβRⅠ蛋白表达比额叶更明显(P<0.05)。结论 TβRⅠ蛋白在致痫后的额叶和海马组织中大量表达,表明TβRⅠ参与了癫痫早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体外观察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对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蛇床子素能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MTT法检测的IC50为(15.2±2.0) μmol/L,可以明显下调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P < 0.05)。说明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肌腱愈合与粘连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表达可起到一定的防止肌腱术后粘连作用。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天然抑制剂6-磷酸果糖对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取兔屈趾肌腱分离培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3种细胞分别加入6-磷酸果糖(实验组)或不加6-磷酸果糖(对照组)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观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P < 0.05)。实验组3种细胞阳性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率及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强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免疫组化显示加入6-磷酸果糖培养后,3种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生长因子在肌腱愈合与粘连形成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与组织粘连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更倍受重视。 目的:观察兔屈趾肌腱Ⅱ区伤口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变化。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材料:选用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质量4.0~4.5 kg,雌雄不拘,由青岛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所有动物的左前肢作为实验侧,同一动物右前肢作为对照侧。按术后1,7,14,21,28和56 d 6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10只。其中6只进行原位杂交实验,4只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均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麻醉后将所有动物左前中趾Ⅱ区屈趾深肌腱切断并用使用标准Kessler缝合法修复,对照侧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1,7,14,21,28和56 d麻醉后处死动物,实验侧沿原切口切开皮肤,切取肌腱与腱鞘。对照侧采取相同措施。 主要观察指标:将肌腱与腱鞘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情况。 结果:纳入的6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原位杂交结果:实验侧肌腱损伤后1 d,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在肌腱损伤后的14~21 d,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持续升高达到最高峰,28 d开始下降,56d时仍保持较高水平。修复部位周围的腱鞘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水平更高,在相同时间点,腱鞘细胞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均高于肌腱组织。对照侧肌腱组织和腱鞘内均存在着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但是水平较低。实验侧各时间点腱鞘与肌腱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侧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信号的表达术后第1 天开始增加,14~21 d达到高峰,56 d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对照侧动物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信号的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 结论:正常无损伤的肌腱和腱鞘细胞能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当肌腱损伤后,细胞因子被激活,增加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肌腱细胞与腱鞘细胞产生,与肌腱的内、外源性愈合机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而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 方法:取自2004/2008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54例,增生性瘢痕42例。选取同期45例因非感染手术切除的正常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则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与之相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负相关。由此推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组织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共同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高岭土诱导大鼠脑积水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Kaolin组:枕大池中注射2%高岭土50μl,造成交通性脑积水模型;Saline组:枕大池中注射生理盐水50μl(阴性对照组).结果 注射后28 d,Kaolin组的脑室扩张程度,颅内软脑膜纤维化程度以及脑脊液中TGF-β1含量均比Saline组明显增高.结论 TGF-β1的高表达与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ⅠR)对髓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方法选择34例髓母细胞瘤手术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IGF-ⅠR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IGF-ⅠR和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髓母细胞瘤中IGF-ⅠR表达率(64.7%,22/34)较高。在髓母细胞瘤中Ki67的表达与IGF-ⅠR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髓母细胞瘤IGF-ⅠR的表达促进了肿瘤增殖,提示了IGF-ⅠR在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生长因子可调整椎间盘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质代谢,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既往的研究偏重于成骨性生长因子对髓核细胞的作用,对纤维环细胞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退变纤维环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11/2008-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完成。 材料: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纤维环组织。 方法: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纤维环原代细胞。传代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对传3代细胞分别采用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分为 1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 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以不加生长因子为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传3代细胞。干预3,6 d后,采用MTT法测定传3代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质量浓度。 结果:传3代细胞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人退变纤维环细胞增殖,轻度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促进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轻度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其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轻度促进合成Ⅱ型胶原,无促合成聚集蛋白聚糖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合成Ⅰ、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促聚集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多种因子联合作用较单种未见明显优势,未能呈现协同效应。 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明显改变人退变纤维环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可应用于对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机体受创后尤其是骨折发生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启动成骨分化,其表面多种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受体表达将发生变化。 目的:观察骨折损伤后不同时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转化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2-02/2003-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健康成年兔,建立成兔桡骨骨折模型。 方法:在造模当日及造模后1,5,10,15,20 d抽取实验兔骨髓液,取骨髓有核细胞,纯化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培养基诱导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β2受体在间充质干细胞上的表达。 结果:造模后1 d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表达与造模当日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造模后5 d,其表达显著高于造模当日(P < 0.05);造模后10 d与5 d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但显著高于造模当日(P < 0.05);造模后15,20 d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表达显著高于造模当日及造模后5,10 d(P < 0.01)。造模后1,5 d转化生长因子β2受体表达与造模当日无明显差异(P > 0.05);造模后10,15 d,其表达显著高于造模当日(P < 0.05);造模后20 d转化生长因子β2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造模当日及造模1,5,10,15 d(P < 0.01)。 结论:创伤后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β2受体的表达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关节松弛,很可能与细胞外基质成分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2调控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关键性细胞因子,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分裂,并能分泌胶原蛋白,是骨科学中纤维异常相关研究的方向之一。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和正常儿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圆韧带中分布规律与其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索髋关节松弛的原因。 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6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与正常儿进行配对比较,采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圆韧带中转化生长因子β2及其mRNA的分布规律与表达差异。 结果与结论: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的成纤维细胞贴近圆韧带关节侧的滑膜层,内部纤维层转化生长因子β2阳性表达细胞稀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纤维层中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的成纤维细胞数数量明显减少(P < 0.01),圆韧带中转化生长因子β2 mRNA表达也明显减少(P < 0.01)。由此推测,圆韧带中转化生长因子β2的分布减少和表达异常很可能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髋关节松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有分化为成骨的潜能,组织工程骨作为细胞移植的载体,与受体组织和种子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转化生长因子β是骨缺损修复的重要调节因子,有诱导外周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骨复合移植修复牙周骨缺损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设计: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实验。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材料:实验于2003/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完成。实验动物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均采用氯胺酮肌肉诱导后,肌内注射速眠新麻醉后进行手术或处死取材,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方法:抽取犬外周血干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备用。取健康仔猪髂骨制作脱钙脱蛋白生物组织工程骨,浸入犬外周血干细胞细胞悬液中备用。将10 只健康杂种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 只。自犬下颌左右侧尖牙之间沿唇侧牙龈沟处达牙槽嵴,再转向双侧前庭沟切开,形成一个梯形瓣,向下翻瓣暴露唇侧骨板,在下颌侧切牙之间用涡轮钻制备 2 cm×2 cm×1 cm 的骨缺损区,实验组植入外周血干细胞-组织工程骨,对照组不移植外周血干细胞,仅移植组织工程骨。术后2,3,4,8,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干细胞分化增殖成为成骨细胞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外周血干细胞转化成为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外周血干细胞在转化成为成骨细胞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结果:实验组在外周血干细胞-组织工程骨移植后2 周,即见骨缺损区边缘转化生长因子β呈弱阳性表达,4~8 周骨缺损区中心区域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呈现强阳性表达,12 周骨缺损区已完全修复。对照组组织工程骨移植后8~12 周,仅在骨缺损边缘区域呈转化生长因子β弱阳性表达。 结论:当用外周血干细胞和组织工程修复犬牙周骨缺损时,转化生长因子β能诱导外周血干细胞分化和增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增生性瘢痕是由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过度合成及水的过量形成的,但有关增生性瘢痕的透明质酸量、水含量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观察不同时期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以及含水量,并分析其相关性。 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06/2007-08入住本院要求手术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瘢痕形成时间6个月至2年以内者8例,男7例,女1例;瘢痕形成时间2年以上者10例,男8例,女2例(2~4年3例,4~10年5例,12年1例,19年1例)。纳入标准:患者无系统性疾病,瘢痕未进行过治疗,部位在四肢和背部。所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均为手术时取得,另取其腹股沟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试验方法及评估:对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分别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及李世荣等介绍的复合染色法染色并观察两者的形态。测量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的含水量。ELISA法检测透明质酸含量,求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纳入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胶原纤维染色显示,正常皮肤的真皮中,胶原纤维排列疏松,呈束状定向排列。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厚,排列不规则。复合染色法显示胶原纤维呈红色,酸性粘多糖呈蓝色,两种瘢痕均含大量酸性粘多糖。②正常皮肤含水量69.59%,2年以内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为69.88%,2年以上为71.40%,3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透明质酸在2年以上瘢痕组织中的含量为(3.36±0.08)mg/L,与正常皮肤中的含量(0.67±0.41)mg/L和2年内瘢痕组织含量(1.70±0.54)mg/L相比较,差异显著(P < 0.01,P < 0.05)。正常皮肤中的含量与2年内瘢痕组织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透明质酸含量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γ=0.2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随着瘢痕形成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含量增加,可能与瘢痕成熟有关;含水量在正常皮肤、2年以内及2年以上瘢痕组织间相似,透明质酸量的变化没有相应地导致含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西比灵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转化生长因子 βⅠ型、Ⅱ型受体 (TβRⅠ、Ⅱ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实验前给沙鼠喂食西比灵。在缺血再灌注 6小时、1天、3天、7天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内TβRⅠ、ⅡmRNAs的表达 ,并与其他各组比较。 结果 各组沙鼠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胞浆均有TβRⅠ、ⅡmRNAs阳性表达。西比灵治疗组中缺血再灌注 6小时、1天、3天TβRⅠ、ⅡmRNAs表达较脑缺血组稍高 ,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7天时同脑缺血组相比TβRⅠmRNAs的表达下降(P <0 0 1) ,而TβRⅡmRNAs表达增高 (P <0 0 1)。 结论 西比灵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后TβRⅠmRNAs的过度表达 ,避免TβRⅠ和ⅡmRNAs表达比例失调 ,可能有利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信号传递 ,有利于抵御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