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血透)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本院自1998年起对常规动静脉内瘘难以建立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长期中心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共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章云英 《临床医学》2006,26(6):91-92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病人的存活期得到延长,而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长期透析的基本保证。部分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无法长期维持,留置带有涤纶环的深静脉双腔导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成为最佳方法之一,而且价格比人造血管便宜,动静脉内口距离较远,透析效果好。但如何预防和减少导管并发症,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问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对使用永久性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出现的导管并发症,进行了积极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分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以便用最合适的方法维护导管,尽可能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和动静脉内瘘(内瘘组)血管通路在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能化集团鹤煤总医院126例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导管组57例,内瘘组6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效能、微炎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蛋白分解值、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尿酸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肿瘤坏死因子-1、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血栓和感染率等均显著高于内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组透析效果与内瘘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该组患者易发生血栓、感染等,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应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手术,经精心保养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3例,女11例,28~81岁,平均59±0.5岁。平均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4~5h,使用后1年内闭塞2例,2年内闭塞3例,3年内闭塞5例,寿命最长的内瘘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近年报道采用具有涤纶套的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逐渐增多,认为可以作为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2002年以来,作在动静脉内瘘失功或自身不具备动静脉内瘘血管条件而无法建立长期稳定有效内瘘的患中,采取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涤伦套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透析(HD)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血管通路是保障HD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对急诊患者及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或直接动脉穿刺困难者,采用双腔导管进行深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是国内外常用方法,已广泛用于急慢性透析患者,但导管留置时间,一般多主张留置2-3个月,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留置时间平均仅能84天,而慢性肾衰竭患者需长期HD维持生命,故如何长期留置导管是近年研究课题。自1995年以来我科在急诊透析插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与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肾脏病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建立导管组透析患者39例,新建立内瘘组透析患者40例,血管通路均使用3个月以上,随访36~48个月,观察2组透析患者入组年龄、最大血流量及观察终点前一月内每周红细胞生成素总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透析前实验室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以及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导管使用时间(21.5±7.7)月,内瘘使用时间(29.8±10.3)月,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比较,实验室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瘘组透析患者最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URR、EF均显著高于导管组(均P<0.05),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内瘘组(均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当,均可达到充分透析,尽管导管组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仍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9.
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9):1067-1068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374例血透患者416例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3种不同插管的血流速度、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的感染。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流速度、透析效能、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股静脉插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结论: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血透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娟 《护理学报》2004,11(4):20-21
本文通过对2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引起内瘘栓塞的主要原因:患者血液粘度增加;内瘘局部血肿压迫;透析中低血压;内瘘使用过早及内瘘穿刺不当与包扎过紧。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个患者内瘘使用情况;注意血透中的超滤过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尽早发现内瘘不畅并予以活血、溶栓等处理,尽可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有效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白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经典部位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途径。2004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非经典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11例。经加强护理,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透析患者永久导管失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期越来越长,其血管通路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由于部分患者的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具有涤纶套的永久导管可以使用数周到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在临床中的使用逐渐广泛。使用永久性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通路血栓形成或血流量不足导致的导管失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的规范化操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延长和老年患者的增多,这些患者血管通路问题日显突出。由于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老年人心功能也不耐受内瘘手术或患者存活期短,因此,具有涤纶环的深静脉留置导管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不适于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依赖静脉导管[1],75岁以上新入透析患者85%应用静脉导管,65岁以上,已透析3个月以上患者中仍有三分之二在使用静脉导管。其患者死亡风险、入院风险及并发症处理费用均高于自体内瘘及人造血管。最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的方法就是避免使用导管[2]。  相似文献   

15.
血液净化是慢性肾衰竭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有效的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保证充分透析的重要前提。虽然大部分透析患者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随着透析人群的老龄化,对于那些自身血管条件差,不能成功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深静脉置管成为了主要的透析通路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2007年11月,我们对12例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单cuff(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置入深静脉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而长期留置双腔导管也可作为维持长期HD的血管通路。两者在形成原因、优缺点、并发症及护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现将两种方法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运用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病抢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抢救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患者的抢救、输血输液、血液监测、营养支持,目前已扩展到快速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治疗气胸等方面,其并发症与操作及护理有关。由于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置管的选择,置管的长度及方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封管的方法和封管液的选择等都发生不断的改进。现就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运用推广,以及静脉穿刺的解剖特点,置管运用的改进,并发症的预防以及与留置导管有关的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平 《浙江临床医学》2002,4(12):918-9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 ,维持透析生存率明显提高 ,老年、肥胖、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透析病人不断增多 ,以体表外周血管建立的血管通路问题成为制约这些病人进行血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应用留置长期双腔导管解决了永久性血管通路的难题 ,进一步使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1临床资料1.1对象我院1999年11月以来 ,应用留置长期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0例 ,其中男5例 ,女5例 ,年龄17~70(44±16)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 (伴肝硬化1例 ) ,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 ,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生命线.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造血管或生物材料移植内瘘(AVG)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其中,CVC作为急性肾衰竭患者、AVF/AVG尚未建立或尚未成熟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较好的血管替代通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