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柔红霉素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及眼前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对兔晶状本上皮细胞和眼前组织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EC-CE+IOL植入术。实验组截囊前于前囊下汪和8μg/ml柔红霉素0.2ml,对照组用同量乳酸林格氏液,作用5min。要后观察眼前变化有眼压。手术后第7、第14天、第28天共处死18只家兔。行后囊膜、角膜、虹膜、睫状体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各有1只家兔于术后第28天处死,行后囊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对照组术后各组后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数量较多。实验的术后7天时其与对照组相同。第14天,实验组后囊可见细胞增生,细胞核退变,细胞密度明显降低。28天时细胞退变,密度进一步降低。②电镜下,对照组细胞结构完整。实验组细胞变形,内部结构不清,核质溶解。③两组眼前段组织显示一般手术反应,其产重程度、持续时间相同。裂隙灯下术后第28天后囊膜混浊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8μg/ml柔红霉素于截囊前注和晶状体前囊下,作用5min,可破坏残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微结构,短期内抑制家兔晶状体后囊上皮细胞增殖,减轻后囊混浊。同期内末观察到对正常眼组织的毒副作用。该药作为抑制状体上 皮细胞增殖临床用药,具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或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3例 (4 7只眼 )高度近视眼 ,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 8只眼 ,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 9只眼。平均年龄 (4 8.3± 1 2 .6 )岁。术前矫正视力 0 .1 5~ 1 .0 ,平均近视度数 (-1 4 .2 2± 3.6 5 ) D,平均散光度数 (0 .97± 0 .82 ) D。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术中 1只眼后囊膜破裂。术后半年 ,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 ,37只眼 (78.7% )裸眼视力≥ 0 .5 ,4 0只眼 (85 .1 % )矫正视力≥ 0 .5 ,平均近视度数 (- 1 .34± 0 .6 2 ) D,平均散光度数 (0 .84± 0 .87) D。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6只眼 (1 2 .8% ) ,视网膜脱离 1只眼。囊外摘除术者并发症多。结论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低度、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治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适应于不宜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相似文献   

3.
彭莹  杜岱雪 《眼科新进展》2001,21(2):100-102
目的 观察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2只患白内障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白内障囊外摘出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眼,术中前房灌注液加入柔红霉素(7.5mg  相似文献   

4.
不同边缘形状的人工晶状体与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Z  Zheng D  Lin Y  Yang H  Lei S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606-609,I001
目的 观察直角边缘和弧形边缘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探讨手术因素 ,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和边缘形状等因素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方法 观察 14 0例 (14 0只眼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晶状体囊袋和人工晶状体情况。直角边缘组 90只眼 ,术中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 ,随访时间 (14± 8)个月 ;弧形边缘组 5 0只眼 ,术中植入非疏水性丙烯酸酯弧形边缘人工晶状体 ,随访时间 (18± 8)个月。结果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直角边缘组 8只眼 (8 9% ) ,弧形边缘组 19只眼 (38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环形撕囊口大小适中直角边缘组 76只眼 ,无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 ;弧形边缘组 4 1只眼 ,其中 10只眼 (2 4 4 % )出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环形撕囊口过大或偏位直角边缘组 14只眼 ,其中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8只眼 (5 7 1% ) ;弧形边缘组 9只眼 ,全部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10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直角边缘组 1只眼 (1 1% ) ,弧形边缘组 5只眼 (1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手术操作、人工晶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晶状体摘出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的形态、分布改变及其转分化的动态过程.方法 对50只SD大鼠左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分别于术后0 h、3 d、7 d、14 d及28 d对术眼进行裂隙灯检查并处死动物各10只,摘除眼球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后囊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结果 术后0 h于前囊下和赤道部的内表面观察到LECs,后囊膜无细胞分布.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在术后3 d出现,囊膜皱缩,整个晶状体囊袋内出现纺锤形细胞.7 d时后囊膜明显混浊,囊袋内见较多纺锤形细胞分布.术后14 d时出现明显后囊膜皱缩,见新生晶状体纤维,纺锤形细胞明显减少,后囊膜仍可见细胞.28 d可见明显后囊膜增厚,新生晶状体纤维填充囊袋,后囊膜未见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见术后3 d α-SMA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于术后0 h几乎检测不到,3 d表达明显增强,7 d达高峰,14 d下降,28 d明显下降.结论 大鼠ECLE术后囊袋内LECs形态及分布呈动态变化,后囊膜α-SMA表达提示ECLE术后3~7 d是LECs转分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减少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人工晶状体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或避免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人工晶状体 (IOL )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 2 5 2例(2 6 1只眼 ) IOL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posterior capsule opacity,PCO)患者行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采用环行切开后推膜瓣法或十字形切开法。平均单脉冲能量 (2 .35± 0 .38) m J,平均脉冲次数 (2 9± 10 .2 1)次 ,平均总能量(6 8.15± 11.0 2 ) m J。平均随访 (13± 5 )个月。结果 截囊成功率 10 0 %。发生 IOL损伤 12只眼 (4 .6 % ) ,均为轻度损伤。 1、2级 PCO和较薄的 PCO未发生 IOL损伤。结论 掌握激光手术时机及操作技巧是减少或避免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IOL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FGF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去晶状体核和皮质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作用。方法用磷酸缓冲液(PBS)将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配成0.2%质量浓度,并与40 mg/L的lipofectin等体积混合,配成0.1%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和0.1%正义寡核苷酸脂质体。用PBS与等体积的lipofectin混合,制备无药脂质体:24 只SD大鼠的晶状体核与皮质取出,将囊膜保留,分为三组,前房分别注射0.1%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0.1%正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和无药脂质体,分别在第7和14 d每组取8只眼球,做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镜下可见晶状体囊膜下有细胞增殖,细胞直径8~12μm。前囊膜厚度为17~21μm,后囊膜厚度为5~8μm,第7 d反义寡核苷酸酯质体。正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和无药脂质体组的每平方毫米晶状体切片的细胞数分别为2 320±375、2 850±352和3057±406:第14 d,三组的细胞数分别为2 560±651、3 151±381和3 292±551。前者显著少于其他二组。 结论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对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新一代眼前节OCT(AS-OCT)定量检测和分析高度近视长眼轴患者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9-10/12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晶状体囊外摘除,经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根据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分为两组:高度近视长眼轴组(AL>26.00mm)和正常眼轴组(AL:22.00~24.5mm)各30例30眼。分别于术后1、7、30d用AS-OCT测量两组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之间围成的空间平面面积(AREAP)和未贴附残留后囊膜的边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率,Log-Rank检验法比较贴附率。

结果:正常眼轴组术后1、7、30d的AREAP分别为0.81±0.37、0.33±0.19、0.14±0.06mm2,未贴附后囊膜边长分别为7.93±3.03、3.95±2.44、1.26±0.08mm,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分别为33%、67%、83%; 高度近视长眼轴组术后1、7、30d的AREAP分别为3.29±0.43、1.54±0.66、0.62±0.28mm2,未贴附后囊膜的边长分别为13.56±4.02、8.13±3.90、3.78±2.51mm,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分别为0、7%、2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AREAP、未贴附后囊膜边长、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均有差异(P<0.05)。

结论:高度近视长眼轴患者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之间残留更大的空间,贴附需要更长时间。新一代AS-OCT可以清晰地显示晶状体后囊膜的影像,有望成为研究晶状体相关疾病的有效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9.
戴南平  姚克 《眼科研究》2004,22(3):251-255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s)在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和TIMPs对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取 2 5只健康成年家兔 ,均一只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另一眼作为对照组。每 5只兔眼为一组 ,分别于术后 1、3、7、14、3 0d取出虹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 ,用RT PCR和反向酶谱分析法检测各标本中的TIMPs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并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晶状体囊膜羟脯氨酸量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组织均有TIMP 1、 2、 3和 4mRNA的表达 ,而无相对蛋白质活性的表达 ;术后第 1d ,TIMP 1、 2、 3和 4mRNA即出现明显升高 ,其中术后第 7d ,TIMP 1和 2mRNA的表达量为最大 ,此后逐渐下降 ,术后第 3 0d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TIMP 3mRNA轻度升高 ,TIMP 4mRNA则轻度下降 ;羟脯氨酸的含量于术后 1、3、7d和 14d明显低于术后 3 0d(P <0 0 5 )。结论 TIMPs可能是抑制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 ,还可能是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和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兔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囊袋内灌注药物,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眼内组织的副作用.方法 将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8眼).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中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A组,对照组)、MMC(B组,实验组,0.1 g·L^-1)各0.2 mL,保留3 min,然后环形撕囊,囊外摘出晶状体.术后每日观察并记录早期炎性反应情况,PCO出现的时间及程度;3月后处死动物,抽取房水,测房水细胞及蛋白含量;取下眼球,行HE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眼内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A、B组结膜充血及前房渗出均较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结膜充血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9.25±0.89)d、(9.88±1.13)d,前房渗出时间分别为(6.38±0.92)d、(6.88±1.36)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出现时间、混浊程度,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2组房水蛋白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但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2组眼内组织均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晶状体摘除手术可以造成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术后3个月仍未完全恢复.MMC在0.1 g·L^-1能够有效抑制PCO发生,但并不增加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近视眼中心凹劈裂、黄斑裂孔及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为代表的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是影响高度近视患者视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有助于提升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解除玻璃体后皮质和内界膜对视网膜的牵拉,有利于恢复视网膜的弹性,使近视眼中心凹劈裂消失.促进黄斑裂孔的闭合和视网膜复位;而抗新生血管药物与光动力疗法和(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则是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和掌握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诊疗方法 和时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其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是进一步减少高度近视患者视功能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去炎松对玻璃体切除兔眼视网膜电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组12只兔双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分别于一眼玻璃体内注入0.5、1.0,2.0mg去炎松悬液,另一眼注入眼用平衡盐液.观察术后28天内眼底及ERGb波和28天时视网膜结构的变化.注入各剂量的去炎松在28天时均未完全吸收,0.5、1 .0mg组用药眼ERGb波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眼及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0mg组用药眼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眼有轻度升高(t=3.3589,P>0.05).光镜及电镜下视网膜结构无损害.表明玻璃体切除后使用有效剂量的去炎松对视网膜仍是安全的.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05-107)  相似文献   

13.
Coats病19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Coats病的临床及病理改变。 方法:复习本院眼科病理室1959—1994年经病理学证实的19例Coa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 结果:男14例,女5例,年龄为1~18岁,10岁前发病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减少。病理改变主要是视网膜外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厚薄不均及结缔组织增生。晚期病例眼底多见视网膜脱离隆起,表面有血管改变和出血,视网膜下液中有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有的病例视网膜外层有钙化及骨化。 结论:Coats病是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的视网膜多种病理变化,视网膜下液细胞学检查可作为本病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57-159)  相似文献   

14.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的后巩膜加固术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 方法:1993年3月至1995年11月对住院的20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20只眼,采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眼轴可对比的14只眼,术前与出院时的均值为28.22mm与26.87mm,17只眼视网膜复位,获得0.02一0.2的矫正视力,3只眼失败,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加重。 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有效治疗无严重PVR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不必采用视网膜粘连法以尽量保存残留的中心视力。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14-216)  相似文献   

15.
兔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兔视网膜中有α、β和γ三种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抗PKC同功酶I(α)、Ⅱ(β)、Ⅲ(γ)单克隆抗体对兔视网膜进行PKC同功酶定位研究。 结果:兔视网膜中有PKC-α、PKC-β和PKC-γ的阳性免疫反应。PKC-α免疫反应主要呈现在内核层的双极细胞;PKC-β免疫反应主要呈现在神经节细胞层的神经节细胞;PKC-γ则在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以及光感受器的外节呈弥漫性弱阳性染色。 结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可以同时存在PKC-α、PKC-β和PKC-γ三种亚型。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42-244)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类组织学分型可以分为单纯外层劈裂、外层和中层劈裂、外层和内层劈裂、多层劈裂4种情况.以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及后部血管弓内的内界膜为重点的玻璃体视网手术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主要选择.其中,单纯外层劈裂合并中心凹脱离者,手术后视功能改善较明显;而多层劈裂者视功能改善有限或不改善.合理剥除后皮质与内界膜起始点,应在未发生内层劈裂处.正确认识和了解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OCT分型.对于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和判断治疗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64例病理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资料。按照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的测量方法和WHO的分类标准,测量和观察大体标本中的肿瘤大小和光学显微镜下的肿瘤细胞学类型;以肿瘤前缘累及部位对肿瘤所处位置进行分类;以肿瘤细胞向外浸润程度对肿瘤蔓延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 64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大肿瘤25例,占39.1%;中等大小肿瘤31例,占48.4%;小肿瘤8例,占12.5%。梭形细胞型42例,占65.6%,其中,梭形细胞A型15例,占23.4%,梭形细胞B型27例,占42.3%;上皮样细胞型7例,占10.9%;混合型10例,占15.6%;其它型5例,占7.8%。肿瘤细胞未累及巩膜者25例,占39.1%;累及巩膜但限于巩膜层内者22例,占34.4%;穿透巩膜全层达眼球表面者12例,占18.7%;眶内浸润者5例,占7.8%。 结论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多样,临床上以梭形细胞型最常见,易伴巩膜浸润。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61-16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48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高度近视史,视网膜脱离以后极部为主.裂隙灯前置镜和(或)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发现黄斑裂孔.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抽吸联合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41例行内界膜(ILM)剥离,23例植入人工晶状体(10L).硅油取出的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为3.5~48.0个月.取硅油前均行OCT检查.取硅油后随访观察均1年以上.结果 除5例外,其他患者手术后1周,前置镜检查均不能看到黄斑孔边缘;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8例患者全部已取硅油.取硅油前OCT检查,黄斑孔愈合呈U型8例,V型为6例,W型为23例;未闭合11例.未闭合的11例经取硅油与膨胀气体充填后全部复位,其中,U型2例,W型9例.32例W型愈合者中2例患者在取油后13、38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最终黄斑裂孔U型和V型愈合者16例,占33.3%;W型愈合者32例,占66.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OCT检查是确定黄斑孔是否封闭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病理性近视内界膜表面结构的组织学变化与黄斑裂孔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同顾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34例3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屈光度均超过-6.00 D,眼轴26.00~33.12 mm,平均眼轴长度27.74 mm.5只眼为黄斑裂孔无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组),29只眼为黄斑裂孔合并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视网膜脱离组).对入选患眼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观察Weiss环以判断玻璃体后脱离程度,获取34只眼的视网膜前膜及19只眼的内界膜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及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采用光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5只眼出现Weiss环,24只眼的视网膜表面有多层玻璃体组织残留.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内界膜表面的视网膜前膜主要由玻璃体胶原纤维.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19只眼的内界膜标本中,5只眼可她内界膜一玻璃体胶原纤维-细胞的"三明治"样结构,1只眼可见内界膜损伤、表面组织牵引和星形胶质细胞移行.结论病理性近视玻璃体后界面劈裂、内界膜表面组织结构的变化是黄斑裂孔发生发展直至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5例2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2组,A组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13例13只眼;B组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加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12例12只眼.所有患者行惰性气体填充,手术后保持面朝下体位7~15 d.观察最佳矫正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检查眼底,光相干断层扫描(OCT)、B型超声检查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 结果 A组13只眼中,7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占53.8%;B组12只眼中,11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占91.7%.B组视网膜复位率明显优于A组(X2=4.427,P=0.046);25只眼中,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者17只眼,占68.0%.其中,A组13只眼中,6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A组患者的46.2%;B组12只眼中,11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B组患者的91.7%.两组患者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0,P=0.020).A组手术后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提高平均0.32,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41),B组手术后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提高平均0.5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1,P=0.012).两组间手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1.5,P=0.16).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可能通过完全解除玻璃体黄斑牵引、增加视网膜顺应性而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视网膜复位率及黄斑裂孔闭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