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我们应用胃双重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1例,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患者女,54岁,以往无明显胃病史,近年中上腹部有间歇性隐痛就诊。在本院作GI显示:胃窦部小弯前壁见约10mm左右龛影,龛边不整齐,较僵硬,周围有少数颗粒状隆起以及指压迹征。诊断为早期胃窦部溃疡型癌。建议作胃镜检查。外院胃镜:胃窦部溃疡。活检报告: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活动期。经1个月口服洛赛克、雷尼替了等治疗后GI复查病灶无明显变化。再做胃镜检查仍诊断为四窦部溃疡。而病理提示:胃窦粘膜高度异常增生,有早期胃癌变可能,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小弯近幽门前壁可扪及2.5cm直径的肿块,质中偏硬,未及浆膜,周围淋巴结不肿大,肝(-),盆腔(-)。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邪前壁小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9岁。因上腹隐痛、出现黑便2个多月,于1994年8月29日入院。无恶心呕吐、腹胀,胃纳一般,小便正常,内镜检查提示胃体前壁有2cm赘生物伴出血,拟为胃肿瘤伴出血。患者10余年前行左大腿汗腺癌切除术,4年前行头皮汗腺癌切除术。入院时检查:老年贫血貌,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腹软,无肿块触及。头顶正中有2cm×2cm肿块。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粪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54g/L,白细胞3.1×l0~9/L。临床诊断;胃肿瘤伴出血,头皮汗腺癌复发。剖腹探查见胃体上部大弯侧前壁有3cm×2cm大小肿块突向胃腔,区域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肝脏、盆腔未及转移灶,行胃部分切除术,切缘距肿瘤边缘约4cm。切除标本剖开发现肿块呈柱状突向胃腔,表面有坏死出血灶。病理诊断:胃体前壁转移性低分化汗腺癌。1周后在局麻下行头顶部肿瘤切除术,颅骨外板完整。病理诊断:头皮低分化汗腺癌。术后恢复良好,15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5 8岁。左上腹反复隐痛不适 1个月余 ,呈阵发性发作 ,无明显加剧 ,能自行缓解。体检 :左上腹深压痛 ( + ) ,无反跳痛 ,肠鸣音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X线胃肠片 :胃体 胃窦交界处前壁见 3cm× 4cm的充盈缺损 ,可移动 ,缺损区内见一绿豆大小的龛影 ,胃壁柔软 ,蠕动能通过。X线诊断 :胃息肉并发溃疡。胃镜 :胃体 胃窦交界处前壁见有一巨大息肉样隆起 ,有蒂 (活检钳可提起 ) ,息肉上有1cm左右的深凹陷溃疡 ,溃疡表面糜烂、坏死 ,但无苔 ,质较脆 ,出血多。活检 :腺上皮中度异型增生。实验室检查 :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1岁,因胃脘部痛疼月余,呈进行性加重伴有低热来我院检查。经食道胃钡餐造影拟诊为胃内肿瘤,即往无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8.1℃,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6.9×109/L,血沉65mm/h,肝功能正常。X线检查:胸部透视双肺未见结核灶,胃钡餐造影:胃壁增厚,胃粘膜粗大,胃窦部小弯侧见一充盈缺损区,边界不整齐,近病变部位粘膜变平、消失,诊断为胃窦部占位性病变,建议到省级医院检查确诊,行胃镜等检查诊断符合,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胃窦部内后壁处见一肿块,大小约5cm…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50岁。2015年12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胀痛,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行胃镜及活检诊断为"幽门管低分化腺癌"。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6年2月29日入住湖南省肿瘤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3月11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毕Ⅱ式吻合D2)及胃底肿块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胃窦部,大小约4 cm×3 cm×3cm,未侵出浆膜,可扪及部分区域淋巴结肿大。胃底前壁可扪及一约1 cm×1 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可。术后病理检查回  相似文献   

6.
胃脂肪瘤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52岁。不明原因餐后上腹部不适,呃逆达月余。餐后约1h左右逐渐好转,即到我院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取活检)。门诊治疗无效且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复查胃镜:发现胃窦部隆起,似有新生物,考虑为胃息肉,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胃息肉,故收入院。查体:腹部平坦,上腹部轻度压痛。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手术发现肿物位于胃窦部前壁大弯侧,切开胃壁见肿块位于粘膜下,黄色质软。病理检查:部分胃切除标本有一约5.5cm×  相似文献   

7.
异位胰腺2例     
例1 男,27岁。因上腹部疼痛13年入院。近1年来病情加重,且出现频繁呕址,吐物为隔日餐。体检:上腹可见胃形及胃蠕动波,胃潴留征(+)。钡餐透视报告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外科诊断为胃窦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手术所见:胃窦后壁与胰腺有部分粘连,行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切开胃后见胃窦部后壁溃疡,近幽门处粘膜下有一1cm×1cm×0.7cm 肿块,十二指肠内未见异常。肿块病理检查:呈大量胰腺泡,未见胰岛。术后诊断为胃窦粘膜下异位胰腺合并胃溃疡。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两年,近两月又伴恶心呕吐而入院。入院钡餐检查示胃窦肿块。查体: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肿块。临床诊断:胃窦肿瘤。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部,约5×5×4cm大小,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胃及十二指肠明显水肿。 病理检查:胃大切标本,大弯16cm,小弯10cm,在胃窦部见一6cm×6cm范围大小弥漫增厚区域,最厚处约4cm,直达浆膜层,表面粘膜呈粗颗粒状隆起,切面质硬韧、灰白。镜下见胃粘膜腺体无异常,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梭形纤维细胞浸润,瘤细胞间较多胶原纤维,在纤维细胞间可见大量浆细胞  相似文献   

9.
胃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脂肪瘤是胃肠道的罕见良性肿瘤 ,本文报道笔者所遇到的 2例胃脂肪瘤 ,结合文献对其发病率、诊断与治疗进行复习 ,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病例报告【例l】 ,女性 ,67岁 ,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1 0年 ,加重2月而入院。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 ,以饱食后为明显 ,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烧及呕血与黑便症状 ,曾按胃炎而服中西药治疗症状减轻 ,但时有发作。 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 ,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粘膜下肿瘤。查体腹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钡餐检查提示胃窦部半球状充盈缺损。术中见胃窦部前壁粘膜下直径约l 5cm肿块 ,质软 ,色黄 ,包膜完整 ,行肿…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1个月余入院,上腹部饱胀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自服胃药无缓解,无恶心呕吐。体检: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血红蛋白14 g/L;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胃镜检查见胃窦后壁见一球形隆起,约3.0 cm×3.0 cm,表面黏膜光滑,诊断为胃平滑肌瘤(图1)。胃MSCT3D成像提示胃窦后壁3.0 cm×3.0 cm,隆起黏膜,界清,密度均匀,诊断为胃间质肿瘤(图2)。病理检查:大体见肿物位于胃窦后壁,向腔内呈球形状隆起,大小3cm×2.5 cm,高出黏膜面1.5cm,表面黏膜无缺损。切…  相似文献   

11.
贾山移  崔红渝 《四川医学》2001,22(9):884-884
患者 ,男 ,70岁。因上腹隐痛 1月 ,加重 6天就诊。X线钡餐摄片见胃窦大弯侧有一直径约 1.5 cm的突入腔内的充缺影。X线诊断 :胃窦部溃疡并充缺改变、多数征象均提示恶性病变。胃镜检查见 :幽门前区见有一环行隆起 ,直径约 2 .5 cm,形成一假幽门 ,几乎无蠕动 ,前壁可见一约 0 .5 cm× 0 .4 cm凹陷溃疡。活检示胃窦粘膜慢性炎症 ,刷检发现核异质细胞 ,胃镜诊断胃窦溃疡 ,恶性待排。手术见胃窦前壁有一不规则形溃疡 ,大小约 3.5 cm× 1.5 cm,周围粘膜略呈结节状。病检诊断为胃异位胰腺组织伴溃疡形成。异位胰腺是指发生于胰腺位置之外的胰腺组…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7岁,学生。因黑粪1周于1988年3月29日入院。1周来无诱因黑粪5次,约1000g,伴头昏,耳鸣,乏力,无腹痛。检查:面色苍白,余无异常。RBC2.12×10~(12)/L,Hb60g/L。胃镜检查:胃窦前壁可见2×2(cm~2)圆形肿块,表面光滑充血,活动性大。胃体大弯后壁见4×2(cm~2)肿块充血,表面有复以白苔的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1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6+月,疼痛加重半月于1992年2月10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阴性,肝脾未扪及,上腹部胃前区扪及约4cm×3cm大小包块一个,质硬、压痛,边界清楚。胃肠钡餐检查:胃窦壁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其间有较大龛影存在,临床诊断胃癌,于2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见胃窦部有一约6cm×5cm肿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粘连,质硬,幽门处有数个肿大淋巴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大体标本见次全切胃组织一个,沿胃大弯剖开,胃窦部有一约6cm×5cm×2cm包块,表面  相似文献   

14.
甲状舌管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1岁.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10余天,无任何症状.检查:颈前相当于甲状软骨水平略偏左有 3.0cm×4.5cm肿块,呈球形,边界清楚,无压痛,囊性感,吞咽或伸舌运动时肿块随之向上移动.颈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不大.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发现.临床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入院后.局麻手术,术中见肿块为3cm×3cm×4.5cm,圆形,囊性,肿块紧靠舌骨与带状肌粘连,行肿块完整切除,同时包括部分带状肌及舌骨.术后恢复出院.病理诊断:郛头状腺癌并有砂粒体形成,癌组织已浸润到囊壁周围组织.随访七年,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5.
胃间质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患者 1,男 ,6 0岁 ,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3年 ,呕血伴黑便 7d入院。体格检查 :贫血貌 ,上腹部扪及约 5cm× 5cm肿块 ,边缘清楚 ,质韧、光滑、活动良好 ,轻压痛。B超示 :上腹部探及一直径约 4cm低回声团块 ,界清、规整。纤维胃镜检查见 :胃窦前壁近胃角处可见直径约 5cm半球形隆起 ,黏膜表面见两处浅表性溃疡 ,有少量血凝块附着。临床诊断 :胃良性肿瘤并胃出血。经支持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小弯侧一约5 0cm× 4 5cm× 4 0cm大小肿块 ,浆膜表面光滑 ,局部血管充盈 ,切开胃壁 ,见肿瘤表面胃黏膜有两处 1cm× 1cm浅表溃疡…  相似文献   

16.
女5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恶心、纳差一月余,于1991年1月21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营养中等。上腹部正中压痛( ),未扪及包块,肝脾不大,腹水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白细胞正常,肝功能正常。X线钡餐造影:见胃窦部大弯侧有一充盈缺损,呈菜花状,边缘尚光滑,未见龛影,局部胃壁蠕动消失、僵硬。入院诊断:胃窦部癌.1月29日手术,术中见胃窦部肿块约5cm×5cm×4cm,向胃腔内突出,质硬,与周围无粘连,局部淋巴结无肿大,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11天痊愈出院。病理检查 属局限息肉型,镜下见固有层,粘膜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胃窦肿瘤术前的评价。方法应用超声术前检测74例胃窦肿瘤肝转移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程度,判定其术后的预后,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依据。结果超声检查与手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83.8%。超声判定胃窦肿瘤无转移,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无肿大或轻度肿大为手术切除适应证;超声判定胃窦肿瘤轻度粘连至肝脏,肝转移左叶或右叶(病灶不超过2个),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中度肿大为手术相对适应证;超声判定肿瘤明显侵犯肝脏或广泛肝转移或胃左动脉旁淋巴结重度肿大为非手术适应证。结论胃窦肿瘤术前超声检查可判定其肿瘤转移状况,为其手术切除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5 3岁。因上腹部疼痛加剧 ,消瘦半年 ,于 1997年 9月 16日入院。患者 2 0多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饥饿性闷痛 ,偶有放射腰部 ,夜间较明显。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后好转。以后不规则服药 ,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半年腹痛加重 ,疼痛时间延长 ,伴食欲减退 ,全身无力 ,体重逐渐减轻 (半年减轻 5 kg)。既往无其他疾病。入院时体检腹部未触及肿物。钡餐透视示胃窦占位性病变 ,CT检查胃窦小弯圆形软组织肿块为 2 .5 cm× 2 .3cm ,界限清晰。纤维胃镜见胃角半圆形隆起 ,中央脐样凹陷。病理活检见胃粘膜…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汪×,男,51岁,农民,居住血吸虫病重疫区,有血吸虫病治疗史。因左上腹痞不断增大20年,胃区饥饿痛一年,症状加剧2个月,来我站住院. 检查:心肺(-).腹软。肝;肋缘下2cm.剑突下5cm,质硬。肝下方、中线偏右扪及一肿块,并有压痛。脾:肋缘下6cm。钡餐X线摄片见:胃窦部、小弯侧右壁有龛影,溃疡底部炎性水肿,显示充盈缺损,弹性差。放射科诊断为:胃窦部溃疡,恶变待排除。  相似文献   

20.
张雷 《当代医学》2010,16(8):47-50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胃部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间叶源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92例胃部间叶源性肿瘤中,间质瘤47例,淋巴瘤39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血管球瘤1例。病变部位:胃底26例,胃体57例,胃窦36例;生长方式:腔内肿块20例,腔外肿块27例,跨壁生长型肿块7例,胃壁弥漫增厚型38例。1例脂肪瘤以脂肪密度为主;8例间质瘤可见粗大的颗粒状钙化,间质瘤及神经纤维瘤各1例可见蛋壳状钙化;CT增强病例中,增厚的胃壁强化不均匀;1例血管球瘤肿块明显均匀强化;余增强病例呈轻、中度强化。结论CT检查对胃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