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122-122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2年度所诊治的50例疱疹性口腔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用穿琥宁治疗,比较疗效。结果:阿昔洛韦治疗组在迅速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方面,效果好于穿琥宁对照组。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能迅速消退疱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小丽张苏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4):1560-1563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及对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疗程5~7 d。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清炎性指标、心肌酶以及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流涎消退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GRAN),GRAN比率,中间细胞百分比(MO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肌钙蛋白Ⅰ(c Tn 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抑制机体炎性状态,促进患儿康复,并减轻心肌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有2~4 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居多.我院以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环鸟苷用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小儿疱疹性口炎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惠儿在入院后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无环鸟苷静滴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病毒唑静滴治疗。在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显效率8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5.0%。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无环鸟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且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的,多见于1~3岁小儿,无明显季节性.急性起病者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有烦躁、拒食、流涎、局部疼痛.在舌、颊内、唇内或齿龈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迅速破溃后形成小溃疡,表面可覆盖白膜,局部疼痛,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齿龈红肿[1].采用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薄芝糖肽配伍阿昔洛韦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配伍阿昔洛韦对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对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者应用薄芝糖肽配伍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并与单独使用薄芝糖肽或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和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薄芝糖肽配伍阿昔洛韦对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溶菌酶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2组均治疗5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WBC、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2组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且不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疱疹性口腔炎是儿科常见病,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患儿常有发热、咽痛和口腔内的疤疹,疱疹破溃后可形成小溃疡,患儿往往因咽痛而拒食。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取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探讨阿昔洛韦缓释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病程、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6.3%,优于对照组。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病后首选阿昔洛韦,疗效确切,临床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7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疱疹愈合时间、咽痛流涎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西瓜霜喷剂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柯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6):653-654
目的观察西瓜霜喷剂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8l例均为我院留观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青霉素+病毒唑静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瓜霜喷剂直接喷雾患处,3—5天为一疗程,于治疗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血常规化验。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西瓜霜喷剂治疗疤疹性口腔炎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42例,结果显效3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2.8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有明显的抗病毒及退热、改善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能缩短病程,远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 4 2例 ,结果显效 30例 ,有效 9例 ,总有效率 92 .86 %。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疱疹性口腔炎患儿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于治疗4d和6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4d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依从性很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患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5月年龄在6个月~3岁,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使用康复新液,对照组50例使用西瓜霜喷剂,观察2组治疗3 d及5 d后的治疗效果。结果3 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64%(2=6.45,P0.05)。5 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78%(2=5.66,P0.05)。结论康复新液在治疗患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且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33例)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心解毒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的病症疗效、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主要症状积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97%)高于对照组(7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愈合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咽痛流涎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疼痛症状、疱疹分布症状、发热症状以及咽部体征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CRP水平、TNF-α水平以及IL-10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在接受治疗期间,采用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可以显著抑制,可以将临床症状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儿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对照组43例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为8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疱疹愈合、体温恢复、咽痛流涎消失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泻脾升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脾升清汤加减,对照组给予选用利巴韦林颗粒、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泻脾升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