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以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的图像,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测量各个水平峰值旋转角度及旋转率,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左室扭转与左室舒张末期、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中峰值旋转角度、旋转率与左室扭转明显减低,左室扭转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呈负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严重受损,从而引起收缩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体检对象分为两组,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2D-STE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内膜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PLS-En)、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PLS-M)、心外膜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PLS-Ep)及整体左心室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PLS-G)、心尖部收缩期峰值旋转角度(ROT-a)和心底部收缩期峰值旋转角度(ROT-b)、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OTA)。ROC曲线评价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心尖、心底旋转角度和整体扭转角度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PLS-En、PLS-M、PLS-Ep和PLS-G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0.05),ROT-a、ROT-b和OTA绝对值均明显升高(P0.05)。PLS-En、PLS-M、PLS-Ep以及三者联合评价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AUC依次为0.714、0.798、0.671和0.872;ROT-a、ROT-b、OTA以及三者联合评价的AUC依次为0.784、0.725、0.678和0.882;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峰值联合旋转角度和整体扭转角度评价的AUC为0.954。结论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评价中青年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有望应用于临床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室心肌扭转角度,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36例CP患者左室短轴基底及心尖水平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各平面心内膜下心肌、心外膜下心肌及左室心肌整体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心外膜下心肌及左室心肌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并与4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心尖水平心外膜下心肌旋转角度及整体旋转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且以心外膜下心肌显著(P<0.01), 提示CP患者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功能受损;(2)CP组心外膜下心肌、左室心肌扭转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 提示CP患者左室心肌扭转功能受损. 结论 CP患者左室短轴心肌扭转角度减低,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受损.STE可准确评价CP患者左室心肌扭转功能,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可信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征。方法DCM患者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经胸采集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并存贮,运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获取每个切面的旋转值。左室扭转值定义为左室心尖部旋转值与心底部旋转值的差值。对不同研究对象间心率差异进行时间校标。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峰值[(6.56±2.19)°/(14.44±1.55)°,P<0.001]显著减低。左室峰值扭转与左心功能显著正相关,相关关系密切(Spearman相关系数r=0.762,P=0.00)。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STI技术为准确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左室构型正常时左室收缩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且左室构型正常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STI技术测量左室总体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检测左室扭转角度及速度。结果:高血压组左室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峰值,心底旋转角度及速度峰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心尖旋转角度与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呈正相关(r=0.829,P<0.05)。结论:左室构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左室扭转增大,STI可检测出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变.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30例HCM患者(HC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STI技术分析受检者纵向(LS)、径向(RS)、环向(CS)应变及左心室短轴水平的旋转角度峰值.结果:HCM组心肌整体LS、RS、CS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能力降低.STI技术可有效评估HCM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短轴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HCM组35例,正常对照组30名,获取左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结果(1)HCM组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及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2)HCM组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结论 HCM组左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均较止常组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并探讨年龄对其运动的影响。 方法记录76例健康成人的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短轴高帧频二次谐波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分别获得2个平面的旋转角度-时间和旋转速度-时间曲线,根据其平均值绘制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时间和扭转速度-时间曲线,测量扭转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峰值及达峰时间,计算解旋率。 结果收缩期左室产生扭转运动,包括基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收缩末后立即发生快速解旋运动。老年组的扭转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明显大于中年组(P〈0.001)和青年组(P〈0.001),老年组(P〈0.05)及中年组(P〈0.05)的解旋率明显低于青年组,扭转速度负向达峰时间也延迟(P〈0.05)。 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无创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年龄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新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室三维扭转功能的可行性及其正常参考值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102例正常成人的左室心肌旋转运动,获得以下指标:(1)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平均旋转角度(rotation);(2)左室整体扭转度(twist);(3)左室整体扭力(torsion).结果 左室心尖段旋转度显著高于中间段和基底段,而中间段扭转度显著高于基底段.正常成人左室整体扭转度为10.58°±3.52°,左室整体扭力为(2.04°±0.76°)/cm.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见因素均与左室扭转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功能耗时较短,具有高度可行性,可望成为评价左室扭转功能的有效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观评价3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2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QTVI技术以收缩期左室心尖部与心底部侧壁间隔位移差(SD1-s)的差值来计算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STI技术以左室心尖部旋转值减去基底部旋转值来定义左室扭转峰值(Ptw)。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8.43±2.27vs12.33±3.29)及扭转峰值Ptw(6.56±2.19vs14.44±1.55)均显著减低。TMI与Ptw显著正相关。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及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高帧频的QTVI技术为简便、客观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柔红霉素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左心室短轴心肌扭转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I)对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于柔红霉素化疗前和化疗后对左室短轴基底段和心尖段的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旋转运动作定量检测,计算左室心肌收缩期峰值扭转角度.6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白血病组化疗后心脏功能指标EF、E/A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左室短轴表现为基底段心肌呈顺时针旋转、心尖段心肌呈逆时针旋转的扭转.白血病组化疗前,左室短轴扭转方向和角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左室基底段旋转减小、左室扭转减小,与对照组(11.4°±3.8°对12.3°±3.7°)和化疗前(11.4°±3.8°对12.4°±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存在心脏扭转功能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无创性定量评估患儿心脏功能的变化,对临床评价柔红霉素的心脏毒性,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旋转运动的特征.方法 选择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左室EF>50%)的尿毒症患者30 例,记录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切面二维图像,运用2D-STI 技术检测二个切面的左室心肌旋转峰值,并与30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左室扭转曲线基本形态相似,但尿毒症患者的左室扭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5).结论 2D-STI 技术可以作为早期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3.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探讨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旋转与扭转运动特征,并评价扭转角度峰值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各29例,经胸采集并存贮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测定各个切面各节段及整体心肌旋转角度,并计算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左室扭转角度定义为左室心尖部旋转值与心底部旋转值的净差值.结果 尿毒症组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08±2.48)°对(14.78±1.92)°,P<0.001],且以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减低为主[(5.67±1.97)°对(9.38±2.3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底部顺时针旋转角度减低[(-5.21±1.89)°对(-6.05±1.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心尖部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均显著减低,心底部仅下壁、后壁旋转角度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549,-0.673,0.645.均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显示尿毒症患者左室壁多节段心肌旋转角度及整体心肌的扭转角度较正常人有明显改变,该技术为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改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左心室短轴方向收缩期扭转运动的变化.方法 应用STI技术对16例DCM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胸骨旁左心室心尖、乳头肌和基底短轴观的心肌收缩期扭转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CM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最大旋转角度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基底与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差值(扭转角度)较正常组明显减小(P<0.05).DCM组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100%(同正常组),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82%(正常组为50%),心尖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47%(正常组为0).结论 STI技术是有效评价左室扭转运动的超声心动图新方法,DCM左室扭转运动减低,扭转模式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扭转及左心扭转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获取31例DCM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短轴各个水平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DCM组及正常组的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和旋转角度、达到旋转角度峰值时间百分比,以及最大圆周应变、扭转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整体最大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心尖部达峰值角度时间较正常人提前.且左心室短轴各水平总体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均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左心室扭转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DCM患者的左心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对DCM左心收缩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尖部心肌梗死时左室扭转的变化规律。方法32例心尖部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侧壁及室间隔旋转速度并对其进行时间积分来计算左室旋转,根据前、后壁沿声束方向的运动速度计算左室短轴切面心腔半径的变化以准确计算左室扭转。左室扭转为心尖与心底旋转的差值,大小用度表示。用左室短轴切面侧壁和室间隔二者圆周应变率的平均值反映不同切面左室心肌收缩性。比较心尖梗死者与对照组间左室扭转、旋转及应变率的变化。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心尖在左室扭转中的作用及左室旋转与心肌收缩性的关系。结果心尖部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扭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9&#176;&#177;4.1&#176;及11.4&#176;&#177;5.3&#176;,P〈0.002),其主要原因为前者的心尖旋转较后者显著减低(5.6&#176;&#177;2.7&#176;及9.6&#176;&#177;4.5&#176;,P〈0.002)。心尖梗死患者心尖旋转幅度的减低与心尖梗死区心肌应变率减低密切相关(r=0.74)。结论心尖梗死引起左室扭转明显减低,主要是由于心尖旋转的显著减低;心尖在左室扭转中起重要作用;心尖旋转与心尖部心肌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健康人左室心肌节段和整体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运用STI技术对35例正常人左室心尖、乳头肌和心底水平整体和节段旋转角度进行测量,计算并记录左窒整体及节段扭转角度峰值(peak-tw)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w),从而定量分析心动周期中左室整体和节段扭转特征.结果 正常人心室扭转特征为:收缩期,心尖部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心底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心室逆时针方向扭转;舒张期,心室反向解旋;心肌各节段室壁对整体扭转贡献由心尖至心底递减.结论 斑点跟踪显像技术可以无创性地评估左室整体及节段心肌扭转,具有良好重复性,为临床评价左室心功能提供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左心室扭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HD组62例,对照组41例,采取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扭转率(TR)。结果 CHD组中左心室曲线形态与对照组大致相似。相应的RA、RR、TA、TR曲线的波幅减低,波形紊乱,CHD组TR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3DT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研究左室的旋转及扭转运动,从机械力学角度评价C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AHCM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STI软件测定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心尖水平心肌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旋转速度峰值;测定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达峰时间、左心室舒张期解旋减半时间(HTU);计算舒张期解旋率(Untw R);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HTU分别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及E/A值行相关分析.结果 AHCM组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和旋转速度峰值均较对照组增加,达峰时间延长(P均<0.05);AHCM组左心室整体Ptw及扭转速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均<0.05);AHCM组舒张期HTU较对照组延迟,Untw R降低,解旋速度峰值减低(P均<0.05).AHCM组HTU与E/A值呈负相关.结论 AHCM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心尖部旋转及左心室扭转运动增强,Untw R降低.STI可敏感地反映出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评价二维斑点追踪、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获取48例健康成人左室基底和心尖短轴图像,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2种方法测量收缩期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及左室扭转角度。结果2种方法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左室扭转角度、扭转达峰时间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结论二维斑点追踪和组织多普勒健康人左室扭转测值无差异,但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可重复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