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却大有潜力。从1994年以来,笔者用自拟复方生脉散结合西药治疗66例此类患者,均获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员均来源门诊,男36例,女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5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昏乏力、胸闷、心悸、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肢体麻木,有不同程度活动后气促、夜间憋气、心前区不适,少数有反复晕厥,全部病例均以“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治疗前、后均作心电图对比。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7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西医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心率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协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紊乱,调整心肌起搏传导系统功能,调节心脏自主神经,改善心肌供血,显著提高心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刘训峰 《山西中医》2002,18(1):26-26
采用自拟复脉安神汤配合西医病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2例,结果:显效26例,好转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1%(95%的可信区间为78.7-95.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率失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尤其是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笔者自2003-05~2006-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系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均符合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心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8~2002年以参附注射液并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梗死部位于下壁31例、右室3例、下壁合并右室7例、下壁合并后壁2例、前壁4例、前间壁1例,其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9例,窦性停搏4例,Ⅱ度窦房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交界性逸搏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4.64岁;起病时间30min至49h,平均14h;心率34~59次/min,平均51次/min。对照组2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4周后观察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84.78%.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心率,增强窦房结自律性,改善心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仙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仙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张瑞华焦增绵(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西药对此病尚无满意疗效。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仙灵脾、黄芪为主辩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42例完整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24~65岁;病程半年~5年;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Ⅱ°房  相似文献   

9.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减慢为表现特征的疾病。本文主要就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疗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治疗组采用宁心宝与复方丹参片合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优、价廉、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绪鲲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92-92,10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痛疗效观察。方法:收集门诊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其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3%,西医治疗组70.27%。结论:中药与西药配合使用较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更可提高和巩固疗效,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宫外孕 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加味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血清β-HCG降至正常及盆腔包块缩小1/3以上所需时间方面,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缩短β-HCG降至正常及盆腔包块缩小1/3以上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消化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美贞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50-50,5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小儿腹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7例单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和疗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及住院时间和疗程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能够将中西医优势互补,比单用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以中西医结合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对照组为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乙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拉米夫定片100mg/1/d,乙肝散9g3/d,服用24周、48周;对照组:拉米夫定片100mg/d,服用24周、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肝功能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4周、48周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肝散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r临床效果。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A、B两组。A组仅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9例;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加中医辨证治疗组32例。B组增加了中医分型分期和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人数和优良率。结果:A组中皮肤坏死、伤口裂开、骨不连,膝骨关节炎发生的病例数高于B组。血肿和感染、神经损伤两组均未发生。A组中优良率低于B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效果好,能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自拟益气补髓汤加减。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 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5d。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合并中药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证属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桃仁承气汤加味合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日,4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d,三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37.5%),有效20例(5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27.5%),有效18例(45.0%),无效11例(27.5%),总有效率72.5%。结论:中西医结合论证2型糖尿病证属痰瘀互结证的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