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敷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5.3%,对照组为6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是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松会 《河南中医》2009,29(7):701-70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有效率为85.4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阳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阳痿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口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24例选用安宫黄体酮片口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3疗程并随访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单纯安宫黄体酮片口服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面部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和中药面膜外敷法治疗,针刺治疗和午药面膜外敷,3次/周,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面部刺络放血2次/周,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84%,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明 《河北中医》2005,27(1):38-39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对照组 30例服用酮替芬治疗。 2组均 6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刘志军  陈玉娥 《光明中医》2011,26(5):991-992
目的观察透刺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35例患者随机分为透刺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组72例和单一针刺组63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组:取穴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采用透穴法,再加中药外敷。对照组:单一针刺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透刺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与单一针刺组治疗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透刺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优于单一的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结合营养神经对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药浴治疗,1次/d,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结合营养神经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较单纯营养神经治疗效果更显著,且能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中药组)和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口服和局部熏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和口服西药为主的方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比较3个疗程后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针刺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敷与针刺联合治疗组44例和中药内服外敷对照组34例,判断治疗两个疗程后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与针灸联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开窍中药药氧、头体针及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头体针配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氧配合头体针、康复综合疗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中药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针刺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6.7%。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的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中医证候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方面,耳穴放血配合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配以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药与放血疗法相结合;对照组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不同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配以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68例加用针刺和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34例,基本痊愈率50.00%,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基本痊愈18例,基本痊愈率30.00%,总有效率79.33%。两组比较,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痹证(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痹证(阳虚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50例、中药组50例、针药结合组80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8.75%)与针灸组(90%)、中药组(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灸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组比针灸组和中药组治疗阳虚型痹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探讨针灸对于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两组:完全损伤组(25例),不完全损伤组(25例)。两组均以常规药物配合针灸方式干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不完全损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完全损伤组的72.00%,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面神经炎的重要措施,损伤程度较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将其与中药配合,作为临床干预基础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方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左归丸加减[方药组成:熟地黄24 g,鹿角胶(烊化)12 g,山药12 g,山茱萸12 g,枸杞子12 g,菟丝子12 g,龟板胶(烊化)12 g,川牛膝9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为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以及症状的改善。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6.7%,高于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55.0%,并且乳腺反应最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采用泪然滴眼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3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SIT、BUT、FL和干眼中医症状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干眼症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