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药干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热敏灸治疗,治疗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及6 min步行距离;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等左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a、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a、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NP和CR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8月到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BNP和CRP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清BNP和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随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BNP和CRP值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呈现正向相关性(r=0.343,0.567,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伴随有血清BNP和CRP值升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 Tn I)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男性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高龄男性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1,将同期100例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分别检测LDL、hs–CRP、血清c Tn I水平。结果:观察组LDL、hs–CRP、血清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的LDL、hs–CRP、血清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早期检测LDL、hs–CRP、血清c Tn I水平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心率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较对照组小,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LVEDD、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宁心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宁心合剂,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情况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与血清CRP水平亦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麦宁心合剂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与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叶玺  叶穗霖  成莎 《陕西中医》2020,(11):1584-1586,1590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清热饮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血糖及血清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2(Apelin-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止消通脉清热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CO),血糖指标(FBG、2hPG),血清Apelin-12及BNP因子变化。结果:治疗1、2、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LVEF、CO、FBG、2hPG、Apelin-12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LVEF、CO、Apelin-12均升高,FBG、2hPG、BNP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LVEF、CO、Apelin-12均高于对照组,FBG、2hPG、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消通脉清热饮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血清Apelin-12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相关动脉血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4)予以常规治疗及米力农治疗,观察组(n=83)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冠脉血流及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及血清脂联素(APN)、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V、CI、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NT-proBNP、CRP、IL-6、ET-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痛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CRP、sICAM-1、UA水平变化、症状体征改善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CRP、sICAM-1及UA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IL-6、CRP、sICAM-1及UA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IL-6、CRP、sICAM-1及UA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可显著改善痛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CRP、sICAM-1等炎症因子及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N末端B型脑钠肽(NT-BNP)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心力衰竭(HF)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准确诊断LVEF正常HF提供参考。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LVEF正常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LVEF正常HF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间NT-BNP含量差异及与LVEF的相关性,并探讨NT-BNP对LVEF正常HF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NT-B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NT-BNP含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而LVEF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T-BNP含量与LVEF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性(P0.05)。此外,在LVEF正常HF的诊断中,NT-BNP的诊断灵敏性为90.00%,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5.00%,且NT-BNP对LVEF正常HF有着明确的诊断价值。结论:NT-BNP可作为诊断LVEF正常HF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LVESV、LVEDV、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31-234
目的:探讨心疾宁方治疗阴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阴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疾宁方治疗,两组疗程为8 w,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中医证候、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儿茶酚胺(CA)、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疗效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中医证候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血清CA、NT-proBNP含量及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血清CA、NT-proBNP含量及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阴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疾宁方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金霞 《陕西中医》2013,34(6):708-709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学指标的变化及丹红注射液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学指标明显升高,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清CRP、IL-6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幼萍  肖忠英  倪卫 《陕西中医》2020,(10):1399-1402
目的:探究黄芪保心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比索洛尔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芪保心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运动耐力(6MWT)、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舒张晚期血流峰速率(A)、舒张早期血流峰速率(E)]、血清生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ST2(aST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LVEF、LVEDV、E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A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血清BNP、CRP、Gal-3、aST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保心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HFPEF可增强疗效,改善心功能,于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老年心力衰竭(心衰)伴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3例老年心衰伴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扩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利尿、平喘、强心等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与血清CRP、PCT、IL-6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心功能等级、LVEF、FEV1、FEV1%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CRP、PCT、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心衰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与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程琳  张小春  陈秋颖 《新中医》2022,54(1):66-69
目的:观察益气泻肺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泻肺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T-Pro BNP、CRP、LVEF、6MWT、MLHF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 BNP、CRP、MLHFQ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T-Pro BNP、CRP、MLHFQ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LVEF、6MW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泻肺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左室重塑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滴,2组均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TNF-α、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S、LVD、LVEDV、LVESV、LVEF以及血清TNF-α、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增强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SM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SMD患者170例,其中早期SMD患者83例,晚期SMD患者87例,并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RP水平。结果早期和晚期SMD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晚期SDM患者CRP水平较早期SDM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在SMD患者中显著增加,可作为SMD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苈真武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12例,根据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苈真武汤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LVEF值分别为(77.24±5.22)%和(70.24±4.56)%,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0.24±4.20)%和(60.11±5.10)%(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浆BNP值分别为(1 673.42±256.30)pg/m L和(1 655.09±309.87)pg/m 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80.24±45.10)pg/m L和(341.09±50.19)pg/m L(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BNP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低切和高切全血黏稠度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真武汤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应用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促进血浆BNP表达下降,从而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及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情况,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和BNP、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CRP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SAP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80例未发生肺炎的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CT以及CRP水平,比较入院当天、发病后7 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入院当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为(6.74±1.22)ng·m L~(-1)、CRP为(26.81±2.61)mg·m 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13)ng·m L~(-1)、(9.55±0.80)mg·m 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后7 d,观察组血清PCT(5.46±0.71)ng·m L~(-1),明显高于对照组(0.44±0.15)ng·m 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发病后7 d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发病后7 d内)检测血清PCT以及CRP水平,可作为SAP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