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张玉莲教授运用"调理髓海"针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张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头部功能区投影及血管分布,提出了"调理髓海"针法。该法取穴选用"调衡三针""调运三针""调颤三针"以及风池、风府、完骨、天柱、颈3~颈6夹脊穴为主,将守医者之神与守患者之神相结合,手法上控制感传,直达病所,强调医患配合,身心并调,从而达到使患者全面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百优解胶囊20mg/d口服。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神门、大陵、三阴交、太冲等穴,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调理髓海配穴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海学说形成于《内经》,与现代医学大脑理论相若。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归属髓海之疾,也就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都可以用针刺调理髓海法治疗。调理髓海组穴由百会、双风池、风府、上印堂、双太阳组成。针刺调理髓海组穴时,疗效主要取决于针刺方法及针感。  相似文献   

4.
针刺调理髓海治疗顽固性失眠20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失眠 ,是现代医学当中属于神经衰弱 ,是以经常不得安睡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 ,其病情有轻重的不同 ,轻者入睡困难 ,或睡不深熟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睡 ;重者可彻底不眠。失眠长久不愈 ,往往出现头晕、健忘、心悸、困倦等症。根据中医脑髓学说 ,采用调理髓海法 ,发现该法具有显著的镇静、安神作用 ,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失眠 ,不论病程长短均收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病人均系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最长者 2 0年 ,最短者 30天 ;所有患者均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 治疗…  相似文献   

5.
边新娜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40-741
目的 观察调理髓海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调理髓海针法(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患者以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问卷进行调查,并做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SCV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的血管内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血流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调理髓海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在改善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液流变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邱琦  陈昌乐  张雪亮  黄彩妮 《新中医》2022,54(12):233-236
以髓海失养为理论讨论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论治方法。分析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之髓海与现代解剖之后循环系统关系密切,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精气虚衰,不充脑窍,精不上乘,灌注失司,则发眩晕。临证宜紧扣髓海空虚之病机,治疗上内治以补肾填精濡养髓海为主,外治宜使骨正筋柔,以通为补,则脑窍充盈,髓海得养,眩晕得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灸任督脉经穴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PCI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组31例.除上述处理外,予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治愈率67.74%,平均治愈天数(9.65±5.6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PCI效果显著,对脑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邬祥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09-110
后循环缺血(原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可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疼、耳鸣、视物模糊、复视、语言障碍等临床症状。其本质由于后循环系统,血流速度异常导致对脑干、小海、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部位供血不足而出现可逆性功能障碍。该病以中老年为多见,近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常反复发作,发病率逐年提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的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等疗法对该病有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经济实用等特点,现将近三年来治疗该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调理髓海治疗多系统萎缩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上印堂、风府、百会、太阳、神庭、头维。每天针灸1次,每周治疗5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论:电针调理髓海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风池、供血、风府、百会、上印堂,同时在风池和供血、百会和上印堂行电针,配合TDP照射,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结果:46例病人,痊愈37例(80.4%),好转11例(19.6%),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10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成药止眩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止眩方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止眩方能够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1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7例,采用针刺治疗;药物组34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6星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 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 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药物组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有所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VM的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PI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临床疗效上分析,针刺组及药物组均有效,但针刺组要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分层次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亮吾  张慧永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10-110,11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辨证治疗。按本虚、标实、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三个层次指导辨证用药,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按痰浊上扰、风阳上扰、瘀血阻滞进行辨证。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按气血亏虚、肝阴不足、肾精不足进行辨证。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使思路清晰。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祛痰逐瘀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的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多普勒将后循环缺血伴眩晕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补益肾精、祛痰逐瘀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能增强机体自身的敏感性,减轻靶器官损伤,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病案的报告分析,认识烟雾病在中医学的病机属风、痰、瘀互结,络脉闭阻,清窍被蒙;治宜益气活血,疏通经络.阐述靳三针针刺疗法在烟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盂肱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分析了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并对近年来进行的针刺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因子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普通针刺组、快捻久留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给予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CA)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模型,假手术组剥离右侧CCA和右侧SCA,不进行结扎,直接缝合。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混悬液(10 mL/kg)灌胃;两针刺组均选取"百会""率谷""风池"穴进行针刺,普通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并留针30min;快捻久留组常规针刺后行频率200~300次/min的快速捻转1 min,并留针6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干预均为每日1次,共干预10 d。观察各组大鼠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此病多用普萘洛尔或阿罗洛尔,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而针刺治疗此病1例,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行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2018年4月择取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常规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灸治疗,对照分析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近期胃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从近期临床疗效上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近期胃镜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30/4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行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还可以提高近期胃镜疗效,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扬刺、火罐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五腧穴之“腧穴”、“肩痛穴”和阿是穴为主的针刺治疗,结合运动,刺络拔罐,对照组用传统针刺方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运动、扬刺、火罐综合治疗能有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可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