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椎斜扳手法的三维空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部的急慢性损伤疾患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颈椎病,其发病率约占人群的3.8%~17.6%.颈椎是以C4为中心的生理前凸支持头部重力、纵向压力及抬头动作,其上下关节面几近水平.有资料[1]显示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易患颈椎病.颈椎的斜扳手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三维空间有限元揭示其机理,对与颈椎病的斜扳手法提供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半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SIAD)及腰椎L4—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FE)模型,拟为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提供标准数学模型。方法在Auto CAD中设计SIAD假体,基于CT数据通过Mimics建立腰椎L4—5节段三维模型,将SIAD模型放置于L4—5椎间盘,数据导入Abaqus采用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采用轴向负荷400 N以模拟L4—5节段正常的中立位负荷,采用轴向负荷400 N及10 N·m模拟后伸负荷,验证所建立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建立了SIAD放置于腰椎L4—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腰椎L4—5活动节段FE模型34 123个节点及162 858个单元,SIAD的FE模型2 144个节点及6 279个单元。力学测试显示中立位负荷及后伸负荷时所建立FE模型力学分布与现有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建立高精度NAD假体有限元模型,Mimics通过基于阈值算法及参数化建模提供精确腰椎活动节段模型,两者可以基于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为膝部各组织结构的创伤及骨折的力学分析,提供方法学和研究平台。方法:根据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由下向上的点、线、面、体的建模原则,对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重建。结果:建立了包括半月板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逼真地反应膝关节的真实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无颈部病变的健康志愿者,采用GE 64层螺旋CT机对该志愿者进行层厚0.625 mm的螺旋扫描及断层图像处理,扫描范围为颅底至C 7椎体下缘。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处理软件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各特定节段椎体分别进行平移运动(位移1.5 mm,不超过椎间盘1/4),模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获得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6.10有限元分析软件观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结果:①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涉及744628个单元、248212个节点;模型外观逼真,包含了颈椎椎体、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椎间盘、椎动脉、脊髓、韧带等重要解剖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活动度,其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活动度与经典文献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②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C 2平移错缝时椎动脉增加的应力最大(42.81 Pa),C 6次之(30.62 Pa),C 5最小(21.19 Pa)。C 6平移错缝时脊髓增加的应力最大(32.12 Pa),C 5次之(30.46 Pa),C 1最小(5.59 Pa)。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其上、下位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其下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大于上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结论: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后,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的应力均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MRI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提供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数学模型。方法:获取正常成年男性膝关节MR扫描图像,运用3D-DOCTOR三维重建软件构建人体全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膝关节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骨骼、软骨、半月板等基本力学结构的模型,模型形态逼真,能在力学性质上很好地模拟膝关节。结论:基于MRI基础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真实地模拟膝关节的几何结构及力学特性,可作为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颈椎动力学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直在探索并改进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方法和固定器材,以期更大程度恢复踝关节功能,借助有限元方法建立踝关节模型,分析踝关节各部位在维持踝关节稳定中的作用,以及在高能量损伤中各部位应力传导原理,指导临床治疗。建立正常人体踝关节三维有限模型,做为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满足后续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力劳动者逐渐转向脑力劳动,伏案工作的增加,颈椎病成为国际性多发病,其发病率占成人的60%,在某些职业甚至高达90%以上,其中神经根型占50%~60%。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有许多相关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成果,但颈椎在几何形状上的不规则、组成物质不均匀,使相关的在体力学试验研究非常困难,限制了相关研究的深入。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59-662
综述了国内外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生物力学方向临床研究进展,从桡骨远端损伤机制研究、力学传递研究、骨折微观结构评估研究、腕关节保护装置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有限元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但拔伸手法的实验研究相对滞后于临床,手法的临床应用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开展了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对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的调节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9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13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9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下整脊治疗,通过摄颈椎x线片,观察颈椎曲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209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有不同程度改善 通过VRS6级评分,209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 通过对比,小针刀组明显优于牵引组.结论:小针刀治疗通过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达到治疗颈椎病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腰部按压手法时腰椎内部结构变化。方法:使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多节段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模拟按压手法的条件。结果:当模拟按压作用力加至最大300N时,从椎间盘、纤堆环、髓核云图的位移变化综合比较得出:后伸10°位时临床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水平位时,最后为前屈30。位时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三雏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腰部按压手法的状态,并可以得到与生物力学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为研究腰部按压手法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好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孙树椿主任医师为“国医骨伤名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老师的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适宜推广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治疗颈椎病,介绍了一套保健按摩的手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为社区医生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思路。方法:采用多年收集的社区病例进行系统的颈椎病治疗,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经颈椎病缓解症状治疗后52.17%的患者心电图趋于正常,短期内复发患者4例。结论:对来社区就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颈椎病的病因因素,积极缓解其颈椎病症状,有利于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挥各种疗法的独特效果,取长补短,我院按摩科,在牵引的同时进行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200例颈椎病患者,收到较好疗效。在牵引下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实现了牵引与按摩由分步到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颈椎病患者颈椎X光动态张口位及动态侧位片的观察,分析其与颈椎病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0位各型颈椎病患者动态张口位及动态侧位片的观察,并与20位正常人比较,观察其结果。结果:1正常人及颈椎病患者动态张口位寰、枢椎体间位置改变无规律性;260位颈椎侧位片中,水平位移者6人,角位移者8人;前屈侧位片中水平位移者24人,角位移者30人,其中12人同时并有水平及角位移两种影像学改变。其出现率与侧位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结论:1张口位及动态张口位中寰、枢椎间位移的改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寰、枢关节错位或半脱位的指标;2动态侧位片的观察有助于颈椎失稳及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推拿配合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注射)及对照组(注射),每组各38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4%(p〈0.05)。结论:推拿配合注射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多数合并颈髓损伤并伴高住截瘫。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与内固定器材的快速发展,早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治疗此种疾病已;成为现实,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对过去三年中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治疗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规律进行探讨,使护理措施及步骤规范化,以便更科学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颈椎病中采用牵引疗法联合穴位点按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152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其中观察组显效者50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显效者24例,总有效率89.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采取牵引疗法联合穴位点按,可实现颈部保持有节奏的反复放松与拉紧活动;按摩头、颈椎、肩部;缓解枕、颌部位的压迫感;舒张扭曲的椎动脉,进而有效改善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最终达到缓解或治愈颈椎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