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肾移植3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990~2005年间326例次肾移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统计肾移植术后受者1、3、5年的人、肾存活率;肾移植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影响受者再次移植存活率的因素;HLA抗原/基因配型及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情况。结果(1)自1990年使用环孢素A(CsA)后1年人、肾存活率(人、肾均存活)为86.33%,3年为80.26%,5年为66..34%;(2)5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102例,1年移植肾存活率83.44%,1年人存活率85.43%;(3)肾移植术后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占死亡原因的50.7%,感染占病死率的13.5%;(4)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5%。(5)良好的HLA供受者配型可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对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肿瘤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对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58例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现恶性肿瘤3例,发生率为1.89%,分别发生于移植术后3-7年,其中肝癌2例,结肠癌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应定期评估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早期发现肿瘤,并减少免疫抑制剂量用,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1991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35例肾移植术受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12例患者,以及外院接受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的2例患者资料,对肿瘤发生率、恶性肿瘤类型、术后肿瘤诊断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预后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院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12例,发生率2.8%。全部14例恶性肿瘤中,11例为尿路上皮癌,占78%(6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尿路上皮癌、2例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例原发膀胱尿路上皮癌),另外甲状腺癌、结肠癌、淋巴瘤各1例。除1例淋巴瘤患者行化疗外,其余13例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其中10例术后情况良好,2例于1年内复发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复发后肿瘤较大失去手术机会于半年后死亡),另有1例反复复发术后3年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的患者高发恶性肿瘤,与其免疫抑制治疗和肾移植术的影响密切相关。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78%为泌尿系肿瘤)的危险性随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对于术后无痛性肉眼血尿、无明显诱因腰部胀痛等,特别是发生肾或输尿管积水、感染等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 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在检测了MICA抗体后,依照经典的PRA、HLA 和 CDC 进行术前组织配型实验,有 139 例随后接受肾移植手术,在接受尸体肾移植的 139 例中术后有 39 例发生早期 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 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Yu L  Zhang X  Luo M  Xiao L  Xu J  Du C  Liu R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51-65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患者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合理血药浓度。方法 收集2000年3月~2018年1月首次肾移植的68例ADPKD患者和68名性别、年龄和移植日期相匹配的其他肾移植受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人、肾存活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免疫抑制剂浓度的差异。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泌尿道感染将ADPKD患者分为泌尿道感染组与非泌尿道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免疫抑制剂浓度的差异。结果 ADPKD组与对照组患者1、5、10年移植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6.6%、94.1%、90.6%和96.0%、93.9%、93.9%;ADPKD组与对照组患者肾存活率分别为95.2%、90.8%、79.0%和96.0%、87.2%、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胃肠道症状、心血管事件、肺部感染以及肿瘤的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月,ADPKD组比对照组的他克莫司、霉酚酸血药谷浓度更低(P<0.05);ADPKD组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且在ADPKD中泌尿道感染组较非泌尿道感染组的霉酚酸血药谷浓度要高(P<0.05)。结论 ADPKD患者移植术后长期维持需要的免疫抑制浓度可能要低于其他肾移植患者,且较高剂量的霉酚酸血药谷浓度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年1月1日~2022 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发生丢失的135例受者临床资料。结果 受者移植肾丢失135例,移植肾丢失原因包括排斥反应70例(51.8%)、受者带功能死亡37例(27.4%)、外科并发症12例(8.9%)、药物毒性4例(3.0%)、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4例(3.0%)、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3例(2.2%)、原发性无功能肾2例(1.5%)、原发病复发2例(1.5%)、肾前性急性肾衰1例(0.7%)。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物丢失原因主要原因是排斥反应,次要原因是受者带功能死亡,其他原因少见。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细胞病毒(CMV)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可能导致的直接影响如CMV肺炎、肠炎及肝炎等为人熟知;而对肾移植受者的间接影响多被低估,包括移植肾排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和二次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移植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淋巴细胞增生病(PTLD)以及人、肾存活率下降等.肾移植受者术前透析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会显著增加CMV感染途径及感染风险,使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增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对于CMV感染的防治策略,目前倾向采用早期优先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巨细胞病毒(CMV)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可能导致的直接影响如CMV肺炎、肠炎及肝炎等为人熟知;而对肾移植受者的间接影响多被低估,包括移植肾排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和二次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移植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淋巴细胞增生病(PTLD)以及人、肾存活率下降等.肾移植受者术前透析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会显著增加CMV感染途径及感染风险,使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增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对于CMV感染的防治策略,目前倾向采用早期优先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肾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1%~4%,其中90%以上是恶性肿瘤。肾癌约占肾恶性肿瘤发病率的85%,30%左右的肾癌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1]。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30例肾癌患者实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泌尿系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经治疗后并存活至今的5位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5位患者中有两位复发或再发,二次手术后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继续服用并定期化疗,现患者一般情况较理想。结论 泌尿系统肿瘤是肾移植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很多,发生率也很高,治疗上应尽早发现,尽早采取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物研发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但是同时,肾移植患者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感染后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 the survival tim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gradually prolonged. Thus, the malignant tumor has been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long-term survival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tumor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esides,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are the relatively common pathological types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comparatively rare.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ed a case of bilatera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which occurred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patient was 37 years old, and he underwent kidney transplantation 13 years ago in our hospital, because of kidney failur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e had regular medical check-up every year. In this year, his urological ultrasound results indicated bilateral renal tumors. And then, he received abdominal and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the result also showed bilateral renal tumors, which were likely to be malignant tumors. After adequate consultation, the patient chose surgical treatment. The patient received long-term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because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Considering this, the surgeon decided to choose a stag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one-stage surgery. Then, the patient first underwen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right re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and he had no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He was discharged successfully. He underwen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left re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one month later, and he had no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also showe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He was discharged successfully two days after surgery. In the 3-month follow-up, the patient was recovering well. To sum up, the incidence of 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relatively rare, and bilateral radical nephrectomy is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Above all, it i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hat determines the choice of staging surgery or simultaneous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被膜下区组织移植的临床应用意义,提供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胚胎胸腺肾被膜下区移植。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生化免疫指标好转,生存质量提高,存活期延长。结论肾被膜下区胚胎胸腺移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尸体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2年12月-2001年4月197年例203例次尸体肾移植临床资料。结果:①本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4.2%、89.0%、87.6%/78.8%、75.0%/66.7%。②高危尿毒症患者118例,其中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2.5%/87.7%、83.1%/76.1%、68.2%、54.5%,与普通尿毒症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肾移植术后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肝功能严重损;是肾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④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5%。结论:①尸体肾移植有较满意的人/肾存活率。②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提高尸体肾移植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 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 法 回顾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8月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 果 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尸体肾移植876例,活体肾移植208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共6例,总发生率为0.55%,其中5例发生于尸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57%;1例发生于活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48%。其中5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其发生率为0.57%(5/872),另1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其发生率为0.47%(1/212)。狭窄发生部位:动脉吻合口狭窄4例,移植肾上段动脉1例,肾动脉主干1例。6例患者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常规降压药物疗效欠满意、尿量明显减少、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均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筛查,移植肾主动脉主干或吻合口处峰值流速(Vp)≥300cm/s,其中5例再经CT血管造影(CTA)做出初步诊断,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提示狭窄程度为70%-95%,另1例直接用DSA确诊。5例患者确诊后均通过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愈,1例患者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3个月后再次发生原部位狭窄行PTRAS治愈。6名患者已分别随访0.5、3、6、12、18、40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移植肾功能功能良好,血肌酐平均小于140umol/L。结 论 (1)血压及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为TRAS的主要临床表现;(2)CDFI为TRAS的首选筛查手段,CTA和DSA为TRAS可靠的确诊方法,而且可以对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做出判断;(3)PTA和PTRAS为治疗TRA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他克莫司(FK506)与环孢素A(CsA)在肾移植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法选择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所行15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FK506与CsA免疫抑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①FK506组与CsA组有效性比较: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K506急性排斥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急性排斥转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K506组与CsA组安全性比较:肺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性中毒肝损害发生率、药物性中毒肾损害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病率及高血压发病率降低(P〈0.05),但是移植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P〈0.05)。结论与CsA相比,FK506是一种更高效、更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新发结直肠癌及肝癌结直肠复发)的发病情况,探讨病因、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1996年5月至2011年3月共98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非肿瘤肝移植患者483例,术后存活1年以上有391例,结直肠发生新发恶性肿瘤3例(发病率为0.76%),其中,2例结肠癌行姑息切除,分别于发病后6个月或3个月死亡,另1例为直肠癌,手术后存活已10个月.(2)肿瘤肝移植患者499例,出现肿瘤复发140例,复发率为28.06%,其中结肠复发3例,占复发的2.14%,均行再次切除术,分别于发病后14、4、7个月死亡;未见直肠复发病例.结论 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虽较为少见,但总体预后不佳,需在术前及术后详细排查及尽早处理以改善预后,定期结肠镜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应列为肝移植术后常规随访项目.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2 200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1908例(2200例次)肾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方法 总结1985年以后人、肾1年、3年、5年的存活率;肾移植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影响患者再移植存活率的因素;HLA-抗原/基因配型及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结果 (1)自1985年临床使用环孢素A(CSA)后,其1年人、肾存活率为87.3%,3年人、肾存活率为80.2%,5年人、肾存活率为67.0%.(2)5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302例,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8.4%(252/302),1年人存活率8534%(258/302).(3)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占死亡原因的50.7%,感染占死亡率的13.5%(4)。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 的发病率为1.5%(23/1580)。(5)肝损害患者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6)良好的HLA供-受者配型可以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在HLA抗原不配合的情况下,受者应尽量选择不具有免疫原性抗原/基因的供肾移植。(8)对于慢性排斥应应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结论 良好的组织配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对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及时治疗是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策略。方法 分析461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血尿酸增高者42例,其中痛风2例,移植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4例患者血尿酸控制不理想,其余血尿酸均在正常水平。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肾移植术后较常见,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肾移植术后痛风的发生率较低,其确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