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6 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60例,中转开腹率2.01%.术后发生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3例;1例术后胆管损伤并肠瘘转外院治疗,余7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胆管损伤发生率0.27%;术后随访2a未发生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规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技术,遵循操作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预防和减少胆菅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 2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胆管损伤4例,出血12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感染2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1.55%;术中中转开腹及术后开腹治疗8例。结果出血、胆管损伤、感染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并发症;术中注意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在胆囊及肝结缔组织间切除胆囊,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时不使用电切,术后膈下、胆囊窝冲洗及尽早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 2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胆管损伤4例,出血12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感染2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1.55%;术中中转开腹及术后开腹治疗8例。结果出血、胆管损伤、感染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并发症;术中注意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在胆囊及肝结缔组织间切除胆囊,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时不使用电切,术后膈下、胆囊窝冲洗及尽早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426例。结果 成功419例,中转开腹7例,平均手术时间46.5分钟,切口感染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胆漏2例,无胆管损伤和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规范的手术操作、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可有效地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0.81%。其中胆管损伤1例;胆瘘2例;腹腔出血3例;残余胆囊并结石2例;术中肠道损伤2例。均经保守及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操作轻巧,解剖清晰,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该院96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出血3例,2例急诊手术后治愈,1例保守治疗治愈;胆管损伤2例,1例术中行对端吻合后治愈,1例术后再次手术行肝门胆管空场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术后胆漏5例,2例行急诊手术后治愈,1例经穿刺引流治愈;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妥善处理.术中遇到解剖关系不清、操作困难的复杂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2 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6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分析.结果 2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26例,中转手术率1.04%,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2例(46.2%);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8例(30.8%);胆囊动脉出血2例(7.7%);与横结肠致密粘连1例(3.8%);胆管损伤3例(11.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的严重粘连、急性炎症水肿、坏疽、血管损伤、胆管损伤.提高腹腔镜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小林  娄善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4):399-400,40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与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为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实施了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10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5例,均无胆漏、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发生胆管等组织器官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11至今新疆额敏农九师医院完成的2 157例LC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LC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46%(10/2 157),其中胆总管损伤3例,胆瘘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术后黄疸1例,胆囊积脓2例。结论胆道并发症是LC主要严重并发症,绝大部分并发症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困难LC术中仔细操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降低中转开腹率;适时中转开腹,重视腹腔引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勇 《临床医学》2012,32(7):18-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1年9月42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7例患者中,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32例(7.49%),出现并发症21例(4.92%),其中术后出血5例;胆管损伤4例;胆漏4例;胆管残留结石3例;胃肠道损伤2例;切口感染3例。经正确诊断及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苏昀 《临床医学》2013,33(2):57-5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特点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汤阴县人民医院2002年10月至2011年12月胆囊切除925例患者中,致胆管损伤5例的损伤情况和特点。结果 5例均为术中发现,中转开腹处理,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1年6个月,除1例发生肝门部胆管炎症状外,无一例出现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胆管损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严重并发症,术中发现并及时中转开腹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因剥离胆囊床时损伤肝包膜及肝实质7例(38.9%),胆囊床渗血5例(27.8%),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肝中静脉损伤出血1例(5.6%)。采用明胶海绵及纱布压迫、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全组病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手术率为11.1%。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方法 .方法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腹腔镜胆总管扩张术(LPCD)或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LCBDS)治疗胆道术后胆道结石和胆道狭窄.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4例,成功12例,中转开腹2例.开腹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6例,成功13例,中转开腹3例.开腹胆囊造瘘术后LC及LCDE2例成功.开腹胆囊造瘘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LC及LCDE 1例成功.LC术后12例和LCDE术后2例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成功.腹腔镜探查42例,不同程度Oddi括约肌狭窄术中荻处理26例.1例胃破裂,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无胆漏,无胃肠瘘,无胰腺炎;无死亡.手术时间90~320 min,平均162 min.结论 选择合适病人,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具创伤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8年完成的85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术822例,中转开腹28例(3.29%),无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肠瘘等并发症。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遇到难以清晰解剖、操作困难的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36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包括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等。结果:35例(97.2%)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2.8%)中转开腹,无胆管、肠管损伤,无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术后30天)死亡等并发症,均获治愈。术后随访4月~23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合理选择中转开腹时机的前提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泰和县人民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48例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后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腹4例,占全组的1.6%,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医源性损伤,占0.8%。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可靠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术中修复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术中修复情况。方法:对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前2 a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9例中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原因胆管损伤4例,均为手术现场发现并中转开腹手术,行一期修复、吻合、支架引流等措施治疗3~6个月,横断伤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个月。结果:4例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较高的胆管损伤率,术中及时发现并胆管修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9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 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 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426例LC患者均痊愈,2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发生胆管损伤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系统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胆道损伤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0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致胆道损伤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胆道损伤中,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2例,右肝管小破裂口损伤1例,肝总管胆囊管结合部撕裂2例,发生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胆道局部病理因素、解剖异常、胆囊颈结石嵌顿、操作粗暴等。发现胆管损伤后均及时中转开腹,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行补救手术。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规范和细致的操作,从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着手,术中解剖清晰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及时中转开腹是补救胆道损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