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和临床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小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期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7例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ROP筛查的结果,以发病组为观察组,非ROP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ROP的发生率为33.64%,Ⅰ期11例,Ⅱ期13例,Ⅲ期12例,检出时间为(245.36±12.85)d。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和严重的早产儿并发症,增加了ROP的发病率;ROP的发生率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成反比,双胎及多胎妊娠不影响ROP的发生;对ROP的病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吸氧时间、血氧分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械通气、呼吸暂停与ROP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呼吸暂停、血氧分压和出生体质量是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呼吸暂停、血氧分压和出生体质量是ROP的高危因素,避免血氧波动有助于降低R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肺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本院儿科1994-2005年所有住院早产儿病案中选取肺出血病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例组例数,按照1:2的比例选取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对早产儿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40例,对照组8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非第1产、生后窒息时间、生后1min Apgar评分≤7、生后5 min Apgar评分≤7,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低钠血症、高糖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pH值<7.2、低血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呼吸机,共20项因素与肺出血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第1产(OR=13.861)、生后1 min Apgar评分≤7(OR=14.112)、并发呼吸暂停(OR=20.444)和应用呼吸机(OR=44.869)与肺出血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第1产、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并发呼吸暂停和应用呼吸机是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对有肺出血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应密切监测,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前瞻性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45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完成ROP随访323例,42例发生ROP(13.0%),手术6例(1.9%)。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窒息、吸氧时间>5d、感染、贫血、酸中毒与ROP相关(P<0.05),胎龄(OR=0.751)、呼吸暂停(OR=2.028)、感染(OR=2.794)和输血(OR=2.136)是ROP独立作用的因素。结论本研究ROP发病率为13.0%,窒息、吸氧时间>5d、贫血、感染、酸中毒与ROP相关,胎龄、呼吸暂停、感染、输血是RO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危险因素,为合理防治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出生体重≤2500 g行ROP筛查的1675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数、孕周、出生体重、用氧情况、患全身疾病情况及孕母情况.同时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75例早产儿中,发生ROP 195例,ROP患病率为11.6%.195例ROP患儿中,达到阈值前病变Ⅰ型或阈值病变者35例,占筛查早产儿的2.1%.R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患病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低出生体重、小胎龄、窒息、呼吸暂停、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0.957、1.052、1.186、5.314、1.881).结论 低出生体重、小胎龄、窒息、呼吸暂停、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2月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4周或纠正胎龄3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结果 178例早产儿发生ROP11例,发生率为6.18%。对178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机械通气、输血史、呼吸暂停、PDA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吸氧、呼吸暂停及机械通气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发生的根本原因,预防早产,防治早产儿的各种并发症、规范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12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in J  Feng J  Gu MH  Shi CP  Zheng XY  Zhu HH  Xie HY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1):829-833
目的 了解早产儿ROP发病状况,探索早产儿ROP筛查的临床策略.方法 按照"早产儿治疗痒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中的ROP筛查标准用间接眼底镜对浙江两家医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2005年3月至2008年11月间共筛查1225例住院早产儿,发生ROP132例(10.8%),高风险阈前ROP12例(0.98%),阈值ROP4例(0.3%);其中未吸氧的早产儿65例,发生低风险阈前ROP1例(1.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5.115,P<0.01).有与无ROP组出生体重或胎龄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分别F=26.39,19.73,P<0.001);与出生体重或胎龄呈负相关(r=-0.145,-0.126,P<0.000).不同出生体重或胎龄的早产儿发生ROP的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意义(x2=39.53,31.40,P<0.001);体重≤1000 g的早产儿发生ROP是体重>1000 g的3倍多,胎龄≤28周的早产儿发生ROP是>28周的2.5倍.性别和多胎与ROP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9,3.449,P>0.05).高风险阈前和阈值ROP与患儿反复呼吸暂停、多次窒息抢救及当地用氧抢救史相关(r=0.54,0.57,0.57,P<0.05).阈值ROP患儿均有氧依赖、反复呼吸暂停及窒息.结论 ROP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和胎龄负相关,体重≤1000 g或胎龄≤28周的有吸氧史的早产儿在筛查中要予以特别关注;通过筛查,ROP及时发现并在阈值期得到治疗,减少了盲童.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肺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出血(NPH)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法对100例NPH患儿的23个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感染性肺炎(2.70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463)、新生儿窒息(2.127)、HIE(2.075)、寒冷损伤综合征(1.784)、混合性酸中毒(1.738)、肛温(0.723)、胎龄(0.395)、出生体质量(0.003).结论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HIE、寒冷损伤综合征、混合性酸中毒、肛温、胎龄为NPH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对于预防NPH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12年期间住院的13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早产儿死亡74例,病死率5.4%。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小,病死率愈高(卡方趋势检验P值均〈0.05)。早产儿并发症与死亡单因素分析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牛儿肺出血、硬肿症、窒息、呼吸衰竭、酸中毒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低胎龄儿和低体蕈儿出卞,加强早产儿同产期保健和早产儿的呼吸管理,积极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出血、硬肿症、窒息、呼吸衰竭和酸中毒,可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胎龄≤36周,体重≤2500 g,出生后需要吸氧),生后2周进行ROP筛查,并定期随访。将患儿全身状况和吸氧情况,以及母孕期吸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5例患儿完成了全部眼底筛查,在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或病变退化后终止随访。发现ROP 16例(26只眼),ROP患病率为6.3%(5.1%),其中I期12例,Ⅱ期3例,Ⅲ期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OR=0.220,95%CI 0.120-0.490)、出生体重(OR=1.235,95%CI 1.109-2.872)、吸氧时间(OR=2.329,95%CI 1.044-3.531),吸氧浓度(OR=1.881,95%CI 2.268-18.973)、机械通气(OR=1.924,95%CI 2.014-17.615)与ROP相关(P均〈0.05)。结论早产、出生体重低、吸氧浓度高、吸氧时间长和机械通气是ROP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早产儿适时进行ROP筛查,早期对发现的ROP患儿进行有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提高早产儿日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对28~32孕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预防作用.方法 54例胎龄28~32周,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在生后30 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用nCPAP进行呼吸管理,观察HMD的发生率及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机械通气的应用率.结果 观察组HMD的发生率为44%(24/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33/48),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Ⅲ~Ⅳ级HMD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30%(16/29)需应用PS,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24/4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通气率及颅内出血的发病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nCPAP对28~32孕周早产儿发生HMD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外源性PS的应用,但不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极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和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PROM极早产儿(胎龄 < 32周)的临床资料。根据胎膜破裂至分娩的时间不同分为4组:PROM < 18 h(107例)、PROM 18 h~ < 3 d(111例)、PROM 3 d~ < 14 d(144例)和PROM ≥14 d(37例);根据是否发生EOS分为EOS组(42例)和非EOS组(357例);根据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59例)和死亡组(40例)。分析不同PROM时间极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ROM极早产儿发生EOS和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 不同PROM时间极早产儿新生儿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生体重 < 1 000 g(OR=4.353,P=0.042)、Ⅲ度羊水污染(OR=4.132,P=0.032)及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OR=2.528,P=0.021)是PROM极早产儿发生EOS的预测因素。较低的出生体重(< 1 000 g或1 000~1 499 g;OR分别为11.267、3.456,P分别为0.004、0.050)、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OR=5.572,P < 0.001)和新生儿败血症(OR=2.631,P=0.012)是PROM极早产儿死亡的预测因素。结论 PROM时间延长不增加极早产儿新生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PROM极早产儿的主要不良结局与较低的出生体重、肺发育不成熟和全身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严重呼吸暂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早产儿严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取82例短时间呼吸暂停2次以上(使用氨茶碱),6h内反复发生,或需要面罩复苏囊正压通气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HHFNC组40例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组42例,HHFNC组在此基础上应用HHFNC辅助治疗,NCPAP组应用NCPAP辅助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例数、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氧交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HFNC组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例数、无创通气时间、氧交换指标、总用氧时间与N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损伤并发率低于NCPAP组[10.0% (4/40) vs 30.9% (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呼吸道感染、晶体后纤维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呼吸暂停作用与NCPAP相当,并能降低患儿鼻损伤的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或临床诊断晚发型败血症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入住未并发败血症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对照组29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2周、体重〈1500 g、小于胎龄儿(SGA)、胎膜早破、胃管留置时间〉14天、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胃肠外营养时间〉14天、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时间〉5天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2周(OR=2.710,95%CI:1.200~6.121)、SGA(OR=4.114,95%CI:1.635~10.354)、PICC置管(OR=2.485,95%CI:1.178~5.239)、并发NEC(OR=15.270,95%CI:5.058~46.100)、CMV感染(OR=20.130,95%CI:5.279~76.754)为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中20例血培养阳性,培养出革兰阴性菌13株(6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株(50%)、大肠埃希菌2株(10%)、产酸克雷伯菌1株(5%);革兰阳性菌2株(10%),均为表皮葡萄球菌;真菌5株(25%),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株(20%),白色念珠菌1株(5%)。13株革兰阴性菌有10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其中8株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出生胎龄≤32周、SGA、PICC置管、并发NEC、CMV感染为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耐药性强,其次是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006年10~12月本院NICU126例住院的早产儿共252眼,在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达32~34周时,采用RetCam数字视网膜照像机进行眼底数字照像。结果7眼出现ROP改变,发生率为2.7%;其中1期病变4眼,2期病变1眼,3期附加病变(+plus病变)2眼,未发现4期和5期病变,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RetCam数字视网膜照像机可早期、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ROP,对ROP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82例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 g或胎龄<37周)的临床资料。于生后第4~6周或纠正胎龄32周进行ROP筛查,并定期随访。结果182例早产儿中筛查出不同程度ROP患儿32例,占17.6%,其中单眼10例,双眼22例。ROP患儿平均出生胎龄为(29.3±1.5)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280±240)g,其中ROP 1期11例,2期5例,3期16例,附加病变5例,住院期间18例患儿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2例行Lucentis球内注射。ROP组患儿与非ROP组在出生体重、胎龄、吸氧、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感染、窒息、输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对ROP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P<0.05)。结论胎龄、出生体重、吸氧、呼吸暂停、感染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出生体重及胎龄越低,ROP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1500 g的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患儿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鼻部损伤发生率、重新气管插管率、气漏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费用等。结果和NCPAP组相比,HHFNC组鼻损伤较少[1/28(3.6%)比8/31(25.8%),P〈0.05],呼吸机治疗费用也较低[(5.8±1.9)千元比(8.6±1.8)千元,P〈0.01]。两组患儿的病死率、重新插管率、应用NCPAP/HHFNC后1 h的PaO2和PCO2值、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是一种容易被接受且效果良好的早产儿呼吸支持方式,其潜在优势包括简便、容易耐受、较少鼻部损伤、成本更低,更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中国NICU胎龄34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方法数据来源于"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收集25家三级NICU 2015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住院期间接受积极治疗、转出NICU或死亡前至少完成1次ROP筛查的胎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早产儿的ROP发生率、分期及治疗方式,并比较各单位间的差异。结果14 015例34周的早产儿在出院前或死亡前至少进行了1次ROP筛查,筛查阳性2 304例(16.4%),其中ROP1期1 092例(7.8%),ROP2期1 004例(7.2%),ROP 3~5期208例(1.5%)。胎龄28周早产儿ROP发生率为56.5%(578/1 023),3~5期ROP发生率为9.6%(98/1 023)。出生体重1 000 g和1 000~1 499 g早产儿ROP发生率分别为54.2%(465/858)和22.1%(1 411/6 381),3~5期ROP发生率分别为9.6%(82/858)和1.5%(95/6 381)。2 304例ROP早产儿在出院前188例(8.2%)接受治疗,其中眼内药物注射117例。各单位间ROP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胎龄34周的早产儿的ROP发生率为16.4%,8.2%的ROP患儿接受治疗,其中62%采用玻璃体内注药,不同单位间ROP发生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Aim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morbidity in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and to identify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Methods: 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infants born before 27 gestational weeks and admitted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in Sweden during 2004–2007. Results: Of 638 admitted infants, 141 died. Among these, life support was withdrawn in 55 infants because of anticipation of poor long‐term outcome. Of 497 surviving infants, 10% developed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IVH), 5.7% cystic periventricular leucomalacia (cPVL), 41% septicaemia and 5.8%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61% ha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and 34% developed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stage ≥3. Eighty‐five per cent need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25% developed severe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Forty‐seven per cent survived to one year of age without any severe IVH, cPVL, severe ROP, severe BPD or NEC. Tocolysis increased and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ecreased the chances of survival without these morbidities. Maternal smoking and higher gestational dur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severe ROP, whereas PDA and poor growth increased this risk. Conclusion: Half of the infants surviving extremely preterm birth suffered from severe neonatal morbidities. Studies on how to reduce these morbidities and on the long‐term health of survivors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出生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初始无创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结局。方法采取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收集山东新生儿协作网中30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出生的出生胎龄 25~31+6周极早产儿的围生期资料、临床救治情况和结局。根据生后初始无创CPAP的结局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 1 040例,其中男577例(55.5%),女463例(44.5%);出生胎龄25~28+6周195例(18.8%),29~31+6周845例(81.2%);出生体重<1 000 g 81例(7.8%),出生体重≥1 000 g 959例(92.2%)。失败组138例(13.3%),成功组902例(86.7%)。出生胎龄 25~28+6周、29~31+6周的初始无创CPAP失败率分别为24.6% (48/195)、10.7% (90/8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小的出生胎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生后发生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需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2次、吸入氧浓度>0.30是初始无创CPAP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18、1.847、4.003、6.712、1.948,95%CI:0.590~0.873、1.130~3.018、2.435~6.579、3.160~14.259、1.189~3.192,均P<0.05);失败组的病死率和新生儿肺出血、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成功组(OR=4.436、26.393、1.998、4.545,95%CI:2.106~9.344、9.690~71.885、1.031~3.875、1.615~12.795,均P<0.05)。结论出生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初始无创CPAP失败主要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较小、母亲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生后发生Ⅲ~Ⅳ级RDS、需用PS≥2次以及吸入氧浓度>0.30的是初始无创CPAP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