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探讨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清洁胃肠道,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术中胃镜或肠镜预先镜下切除,或定位后腹腔镜切除肿瘤,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2例胃间质瘤患者直接胃镜下切除剥离,7例胃镜定位下腹腔镜切除缝合。1例结肠平滑肌瘤患者镜下治疗后肠道穿孔,腹腔镜补加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痊愈出院。结论应用腹腔镜及胃肠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定位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胃镜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电子胃镜导引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引导下利用腹腔镜成功切除,肿瘤切除完整,边缘周围无残留。手术切口长约3~6 cm,手术时间40~110 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5 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腹腔镜下难以定位的胃间质瘤,可以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并且可以使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完整,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胃组织和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在早期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方法行肿物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进食恢复时间18~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有定位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早期胃间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在早期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方法行肿物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进食恢复时间18~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有定位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早期胃间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治疗的胃间质瘤的患者44例。患者按采用的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两组:1传统的开腹切除手术16例(男11例,女5例)——传统开腹组;2腹腔镜联合胃镜方式切除28例(男18例,女10例)——双镜联合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建立患者个人档案。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综合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胃功能恢复情况、身体机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传统开腹组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双镜联合组1例因位置不佳中转开腹,其余27例手术顺利完成。双镜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双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肿瘤转移率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劣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
张震  李永翔  周玉良 《安徽医学》2018,39(7):778-781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136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患者44例、单纯胃镜治疗患者42例、单纯腹腔镜治疗患者50例.比较3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术后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双镜联合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单纯胃镜组肿瘤直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绪论对于直径较小的胃间质瘤,单纯胃镜切除是最佳方案.双镜联合技术更适合治疗直径在10 cm以内较大的胃间质瘤,其操作安全可行,且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对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收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50例,采用常规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等指标,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结果: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联合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腹腔镜手术中可以对肿瘤位置进行确定,减轻了患者由于确定肿瘤位置的手术疼痛感,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有着良好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25)min、术中出血量(25±10)ml,术后8~36小时恢复胃肠功能,48~72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5±2)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0~4.5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1例(95.4%),CD34阳性16例(72.7%),其中极低危14例,低危6例,中危2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6月应用纤维胃镜术中定位病变,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20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病理结果等指标.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80min,术中出血量5~25mL,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8d.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9例,占95%,CD34阳性15例,占75%,两者共同表达率为75%.肿瘤标本镜下未发现癌细胞,均为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胃间质瘤的新型微创手术,具有免开腹、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36例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宝飞  葛恒发  于仁  朱晋国  陶国全 《重庆医学》2011,40(7):668-669,67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GSTs)的经验.方法 36例诊断为GSTs(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分别行胃腔外锲形切除术、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结果 36例均在双镜联合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行局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胃间质瘤的患者59例进行分析研究,均采取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的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治疗的手术均获成功,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术后康复效果好,伤口愈合佳,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切除术已经是临床一种新式的手术方式,他具有安全可行性,而且手术的难度大,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生率为1/10万~2/10万,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大部分位于胃(52%~58%)阁,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胃间质瘤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技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结合胃镜定位,逐渐应用于胃间质瘤手术中。近年来笔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官斌  朱一宁  王昌波 《广西医学》2009,31(11):1652-165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和小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3例胃和小肠间质瘤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2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肿瘤直径2—8cm。腹腔镜或联合超声内镜胃楔形切除13例,远端胃部分切除2例,近端胃部分切除5例,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3例。手术时间(82±25)min,术中失血量(65±28)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2±1)d,住院(7.5±2.5)d。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和小肠间质瘤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联合在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间质瘤2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住院时间(6±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胃镜联合切除局限性胃间质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 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 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名患者均在双镜联合下成功切除近贲门处的间质瘤,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5 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无1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1例出现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近贲门处胃间质瘤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方法本组38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时间(70.47±5.9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1±6.75)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2±1.60)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117阳性率为94.74%,CD34阳性率为89.47%,SMA阳性率为52.63%;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现生  郑振松 《河北医学》2013,19(4):570-572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手术,并与30例实施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的患者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两组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虽然手术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术后严重疼痛的比率分别为3.3%,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和40%(P〈0.05)。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27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0.5~2 h在胃镜下将美兰注射于肿瘤处胃黏膜下,定位肿瘤,术中应用线性切割闭合器(Endo-GIA)或超声刀行胃部分切除术.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8 min (25~ 92 min),无中转开腹.术后病理均支持胃间质瘤诊断,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3个月(8 ~ 32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前注射美兰使得术中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对有适应证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