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王云  易小敏  王毅  莫乐君 《实用全科医学》2011,9(5):688-689,F0003
目的分析评价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曾进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进行了14次胶囊内镜检查,除1例患者外,其他12例患者成功检查13次,成功率为92.86%(13/14),无穿孔、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11例检出病变,检出率为91.67%(11/12),其中小肠多发性溃疡4例,小肠多发性糜烂伴蛔虫及钩虫感染1例,小肠紫癜1例,小肠多发性憩室伴蛔虫感染1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黏膜呈节段性炎症性、增生性改变2例;1例未发现异常。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因其安全、患者无痛苦、检查阳性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15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 结果共纳入OGIB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54.2±19.1(3~87)岁,共143例(67.1%)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197例,隐性出血者18例,组间平均年龄、病程和检查次数及阳性诊断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恶性肿瘤。 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患者中阳性诊断率为67.1%,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组间阳性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共检出病变20例,包括小肠肿瘤5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2例,淋巴瘤1例),血管畸形3例,新鲜出血3例,小肠多发及孤立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2例,小肠糜烂2例,Meckel憩室1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率可达83.3%,且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8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2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83例(64.8%)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82例,隐性出血者46例,组间阳性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恶性肿瘤。结论: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查中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少,且阳性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囊内镜实施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0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实施检查,其中72例诊断出原因,诊断符合率为72.0%,血管病变常42例,非特异性炎症10例,溃疡性病变9例,小肠占位性病变有5例,小肠黏膜糜烂4例,间质瘤2例。胶囊内镜检查的敏感度为97.22%,特异度为92.86%,漏诊率为2.78%,误诊率为7.14%。结论:通过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实施胶囊内镜诊断,能够明确疾病的原因,从而取得显著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32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23例患者检查成功,病变检出率为76.16%(246/323),病因诊断率为56.04%(181/323)。其中,最常见的是占位性病变51例(15.79%),血管性病变45例(13.93%),非特异性炎症39例(12.07%),溃疡性病变34例(10.53%);其次为钩虫病19例(5.88%),息肉19例(5.88%),活动性出血17例(5.26%),憩室8例(2.48%),淋巴组织增生7例(2.17%),克罗恩病5例(1.55%),肠结核2例(0.62%)。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妮  周军  林琪  洪捷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04-110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共检出病变29例,阳性检出率为85.3%;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0例,小肠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小肠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3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3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1.7%;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是无创性、可视性检查、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2A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 方法2004年2月~2007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年龄在14~85岁之间,所有患者中有69例经过电子胃镜、结肠镜或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的出血灶,另17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未做过任何检查。 结果8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71例在胃、小肠或结肠发现病变,病变的总诊断率为82.56%(71/86),胃内黏膜病变检出率为44.19%(38/86),主要有胃内小动脉出血6例,胃内黏膜糜烂、浅溃疡19例,胃内隆起或息肉13例;小肠黏膜病变的检出率为72.09%(62/86),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2例,小肠多发息肉8例,其中1例为罕见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小肠占位性病变11例;小肠黏膜单发或多发溃疡13例,其中7例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黏膜糜烂27例;小肠憩室4例,15例患者的胃肠道黏膜未发现病变。有26例患者同时伴有2处或2处以上的病变。 结论M2A胶囊式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是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2例因心肺脑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M2A胶囊内镜进行胃肠道检查。结果 75例中有74例(98.6%)完成检查,发现消化道病变64例,检出率86.5%,包括胃部病变4例,小肠病变58例,结肠病变2例;41例(55.4%)检出出血病因。22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后,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予以验证,发现18例的病因诊断和定位相符。结论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源性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22例因心肺脑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M2A胶囊内镜进行胃肠道检查.结果75例中有74例(98.6%)完成检查,发现消化道病变64例,检出率86.5%,包括胃部病变4例,小肠病变58例,结肠病变2例;41例(55.4%)检出出血病因.22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后,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予以验证,发现18例的病因诊断和定位相符.结论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源性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OMOM型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变的检出率及病变类型,评价胶囊内镜在隐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5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顺利的完成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25例出血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斑片状糜烂3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小肠肿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2例,小肠溃疡或溃疡型病灶3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炎症性改变5例,未发现任何异常者3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检查成功率高,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Definition Obscure GI bleeding is de ned as bleeding from the GI tract that persists or recurs without an obvious etiology after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EGD), colonoscopy,  相似文献   

15.
Obscure GI bleeding is defined as bleeding from the GI tract that persists or recurs without an obvious etiology after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EGD), colonoscopy, and radiologic evaluation of the small bowel, such as, small bowel follow-through or enterocly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01月~2009年06月间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31例均完成检查,肠道血管畸形15例,小肠粘膜糜烂4例,小肠憩室1例,小肠结核1例,钩虫症1例,小肠过敏性紫癜1例,小肠占位性病变2例(间质瘤1例,淋巴瘤1例),阴性6例,病变检出率80.6%(25/31)。部分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无创伤,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7年7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82例,其中61例患者(分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3例,反复发作腹痛、腹泻患者28例)经胃镜和结肠镜等检查,未能发现可解释疾病的原因,21例为健康查体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16~84岁,平均48.7岁。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做肠道清洁准备,检查前常规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结果OMOM胶囊内镜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摄像胶囊所携带的电池一般均能满足对全小肠的观察,最短工作时间6:30,最长工作时间8:40,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20~60(42.6±12.7)分,到达回盲部时间120~500(336.9±85.1)分。61例中检出小肠疾病28例(45.9%)。21例查体组中,5例见阳性发现(23.8%)。有1例摄像胶囊因小肠狭窄滞留体内,未出现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7年7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82例,其中61例患者(分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3例,反复发作腹痛、腹泻患者28例)经胃镜和结肠镜等检查,未能发现可解释疾病的原因,21例为健康查体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16-84岁,平均48.7岁.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做肠道清洁准备,检查前常规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lOmg.结果 OMOM胶囊内镜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摄像胶囊所携带的电池一般均能满足对全小肠的观察,最短工作时间6:30,最长工作时间8:40,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20~60(42.6±12.7)分,到达回盲部时间120-500(336.9±85.1)分.61例中检出小肠疾病28例(45.9%).21例查体组中,5例见阳性发现(23.8%).有1例摄像胶囊因小肠狭窄滞留体内,未出现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78例OGIB患者,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16岁.所有患者均行DBE检查.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12~24个月随访.[结果]78例OGIB患者病变检出率为87.2%(68/78),检出病变以血管畸形多见,占发现病变的32.4%(22/68);在68例检出病变的患者中,有3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DBE检查与手术符合率为86.5%(32/37).在成功随访的36例手术患者中,有3例血管畸形患者又出现消化道出血;手术后诊断与随访最后诊断的符合率91.7%(33/36).[结论]DBE检查对OGIB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