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局部定植治疗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0例残余创面清洁后乳酸杆菌活菌撒布创面,对照组35例常规聚维酮碘消毒换药.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乳酸杆菌定植率.结果:观察组乳酸杆菌定植显效率为93%,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定植法可抑制残余创面高致病性耐药细菌生长和定植,加速创面愈合,是一个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溃疡宁对烧伤残余创面影响。方法:将4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复方溃疡宁及贝复济纱条换药,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观察6周。观察创面愈合率和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复方溃疡宁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能提高创面愈合率。结论:复方溃疡宁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优于贝复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深II度及III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各组治疗前和治疗7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证FE复合溶菌酶对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杀菌作用与促愈作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烧伤残余创面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无菌纱布浸湿FE复合溶菌酶后湿敷创面。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创面,2次/d。于用药前后取创面分泌物培养,观察FE复合溶菌酶对创面细菌敏感率并观察愈合时间及肝肾功情况。结果FE复合溶菌酶应用3d后,能杀死残余创面中89.9%的细菌,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后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FE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控制残余创面感染,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烧伤后期感染残余创面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用钠米银抗菌敷料换药)和对照组20例(用碘伏液湿敷换药),观察用药后1周创面细菌感染清除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细菌清除率明显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有效防治感染,加速残余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为温和灸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例。常规对照组术后仅进行常规处理,温和灸治疗组予以温和灸长强穴、白环俞及创面局部各30min,观察术后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4天创面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可缩短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胡丽  王颖  马军 《护理学报》2012,19(16):41-42
目的 探讨复春散加入浸浴液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 以采用浸浴疗法的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温水浸浴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温水浸浴液中加入复春散,治疗均为1次/d,浸浴后常规创面换药,疗程为1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残余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残余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复春散浸浴疗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住院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第1周、第2周的残余创面细菌培养资料,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残余创面第1周细菌培养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38.09%和61.91%,对照组为70.83%和29.17%,观察组残余创面第2周细菌培养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29%和85.71%,对照组分别为58.33%和41.67%,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为(21.5±3.6)d,对照组为(29.7±6.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创面细菌数较少,愈合时间短,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奕 《全科护理》2020,18(4):447-448
[目的]探讨在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烧伤残余创面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烧伤残余创面病人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均行浸浴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残余创面病人实施浸浴疗法治疗,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创面愈合,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顾霞云  李莉  唐文华 《全科护理》2012,10(23):2121-2122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治疗包括保持创面清洁,浸浴、局部换药及外用伤科灵、护创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病人疗效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创面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张力,改善组织缺氧,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同时还可抑制各类细菌的生长繁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辅助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