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按人院先后顺序将91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在出院后第6个月、12个月通过随访了解两组患者血压、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等情况,并作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血糖为主;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是糖尿病患者实行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及胎儿异常率。结果:两组患者SCL-90的比较,除了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敌对性,其他方面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胎儿异常率为2.63%,对照组出现胎儿异常率为7.8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的情绪,有助于降低胎儿异常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血糖为主;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是糖尿病患者实行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出院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8.00±0.8),(106.00±0.7)mmHg,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出院后(125.33±0.9),(120.00±0.8)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31,116.67;P〈0.05);干预后及出院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能有效的纠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的心里行为因素,提高血压控制率,从而帮助患者康复,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和集体化的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7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在出院时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12±8.25)分,低于对照组(46.08±9.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9.02±8.21)分,低于对照组(45.72±8.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蒋爱丁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40-174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1周未采取护理干预前及采取护理干预2个月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之间在入院1周未采取护理干预前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护理干预两个月后干预组SDS各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消除焦虑、恐惧、悲观情绪,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终身治疗,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将会逐渐出现不可逆性的肾、心、脑、周围神经等器官的并发症,所以一旦患者患上糖尿病,即可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不良情绪又严重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定心理特征进行疏导,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洁 《当代护士》2013,(10):27-28
目的 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3个月前后运用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教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5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患者提出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心理干预组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先进行心理评估,针对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正确的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平均住院日.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比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教育的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是与2型糖尿病一样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所致,属于高危妊娠,而且近年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1]).  相似文献   

13.
心理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使用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剂量而且合理的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药物,但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较高、病程较长、心脑血管并发症较多,因此改善这些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正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使用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剂量而且合理的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药物,但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较高、病程较长、心脑血管并发症较多,因此改善这些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正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07年2月~2008年5月,我们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7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行为干预护理,6个月后随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4w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w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糖、血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n=100)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认知重建。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12.99±3.51)、HAMA评分(14.15±3.92)、SAS评分(35±12.4),SDS评分(28±14.5),均低于对照组(17.94±4.92),(18.64±4.19),(49±19.6)(43±19.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t=9.407,7.825,6.036,6.151;P〈0.01);与各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bA。FPG、PG2h、TC、HDL—c、TG水平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糖脂代谢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心理干预6个月末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但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问题尤为显著,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32例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采用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状态。结果宣教后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及系统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