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变化特点.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40例为透析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2组血钙、血磷及透析组甲状旁腺素等指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及股骨大转子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透析组血钙及血磷浓度以及及骨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组中骨质疏松患者透析时间较非骨质疏松患者长(P<0.05),血钙、血磷高于非骨质疏松者(P<0.05),甲状旁腺素水平较非骨质疏松者低(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下降以皮质骨明显,多不伴有低钙血症但甲状旁腺素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密度情况进行测定研究,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56例老年MHD患者作为试验组,52例中青年MHD患者及43例老年终末期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骨折等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所有样本的第1~4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等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透析组骨质疏松总患病率、股骨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高于老年非透析组和中青年透析组(P0.05);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透析组女性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与其他人群相比骨密度下降以皮质骨为明显,骨质疏松患病率高,患病情况更严重且更易发生骨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在高钙血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低钙透析液,对照组使用正常钙透析液;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结果:透析后对照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均轻度升高,而观察组血钙和血磷均明显降低,钙磷乘积也显著降低,PTH水平在3个月时明显上升,6个月时趋于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钙血症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透析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血磷、钙磷乘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达到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目的。方法选取72例MHD患者和76例健康者(对照组),利用双能X射线(DEXA)骨密度仪检测其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值,分析MHD患者骨密度的异常情况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进而探索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MHD患者腰椎和髋关节的骨密度明显减少,以老年女性降低最为显著,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上升(P0.05)。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素(iPTH)、磷(P)、骨钙素(OC)、1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1NP)和β-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明显上升;而25-羟基维生素D(Vit D)和血钙(Ca)水平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BMI)和血Ca呈正相关;与年龄、透析龄及AKP、OC呈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现象,其中性别、年龄、透析龄、BMI及AKP、Ca和OC均是影响骨密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异常发生情况,分析骨密度异常与年龄、性别、透析时间以及骨代谢异常相关因素i PTH、钙、磷的关系。方法 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定量超声检查法,测量2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BMD)值;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骨密度异常占90.12%,其中骨质疏松者占45.62%,低骨量者占44.48%,正常骨量占9.88%。2年龄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r=-0.242,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352倍;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58.62%)较男性(34.6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0,P=0.000),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是男性的2.46倍;透析龄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r=-0.198,P=0.030);随着血磷的升高,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33倍。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骨密度值与血钙、血磷、血i PTH无相关性,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钙、血清磷、血i PTH等数据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年龄、性别、血磷为最终影响预后的因素,女性、高龄以及高磷血症为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异常发生率高,年龄、女性、透析龄以及高磷血症均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脏病和非糖尿病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治疗年限骨代谢和钙磷代谢变化比较,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方法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随机观察9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和120例老年非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分为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1年、3年、>5年4组,抽取外周血,进行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磷以及钙磷乘积的观察。结果与血液透析前组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肾脏病和非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在血液透析1年、3年、>5年组中皆降低,且以血液透析1年组最低(P<0.05);血钙在血液透析1年、3年、>5年组中皆升高(P<0.01);血磷在血液透析1年组中皆下降,在3年组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磷仍下降,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却升高。与老年非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1年和3年组中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皆较低,以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3年组差异明显(P<0.05);血钙2者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年限变化,对骨代谢、钙磷代谢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钙离子浓度1.50 mmol/L)和观察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PT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1例,根据所使用透析器及透析方式不同,分为低通量透析组(LF组,n=23)、高通量透析组(HF组,n=64)及高通量透析滤过组(HDF组,n=34)。检测三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透析前后血磷、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与LF组相比,HF组及HDF组患者透析前iPTH水平明显降低,透析后血磷的下降率明显增加,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iPTH及血清磷、钙磷乘积的达标率优于LF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HF组与HDF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透析前血磷、总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iPTH水平与透析后血钙水平有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较低通量透析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部分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可能对改善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开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开同,比较2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的血磷、血钙×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同时能保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 90 例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 对照组采用 1.50%mmol/L 钙浓度透析液,研究组采用 1.25%mmol/L 钙浓度透析液。 分析透析前 及透析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磷代谢(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记录透析 3 个月内两组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透析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血钙及钙磷乘积水平均较透析前降低( P <0.05 ),且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血磷水平组间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透析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透析 前升高( P <0.05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透析 3 个月内,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较低钙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