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记录李永明在美国中医学院博士班讲课期间与巩昌镇就李永明的针灸理论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美国针灸医学发展的对话。该部分讨论了"气球理论"、"硬针灸"与"软针灸"、泛穴现象、宋氏肥大细胞理论等。"气球理论"将针灸治疗产生的效果分为5个层次:自愈效果、安慰剂效应、心身疗法、针刺非特异穴效果、针刺特异穴效果。依据"气球理论",有利于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解答针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疗效问题,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区别"硬针灸"和"软针灸",有利于对临床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解读,有利于选择最佳的针灸疗法。根据临床现象和随机对照试验提出泛穴现象,其指针刺人体非特异穴位会产生一定的针刺生物学效应或起到一定治疗作用。泛穴现象不否认传统穴位的特异性,与以痛为腧不矛盾。宋氏肥大细胞理论可能是针灸穴位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肥大细胞分布与经典穴位分布、微针系统穴位分布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针灸效应与细胞信息传导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针灸效应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分析,提出针灸效应的实现与细胞信息传导有密切关系.针灸效应部分是针刺信号由穴位经外周神经向各级中枢神经传递中发生的,其中引发了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活动,致使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出来,激活了靶细胞信息传导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将针刺信号的相应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最终实现了针刺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索针灸作用机制并客观判断其疗效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如何将针灸治疗量化与标准化是近几年针灸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超声技术不仅是重要的物理影像诊断方法,更是极其成熟的研究手段,甚至可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疾病的治疗。将超声技术引入针灸学研究领域,除了辅助治疗以外,还可通过影像学实时、动态地观察针灸疗效,为其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对量化与标准化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超声技术可反映针灸效应机制,可辅助针灸治病以提高疗效,可对针灸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并可帮助精准判定穴位、确定安全有效的进针位置、实时可视化反映治疗前后机体的变化。下一步可对如何将超声技术更全面地引入针灸学的治疗与评价系统做更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明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据近年来针灸与超声医学结合的发展的特点,从作为评价手段、辅助工具以及治疗手段的角度探讨可能对针灸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针对目前的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超声医学可能会更多地用于评价针灸的治疗效果,辅助针灸达到更好的疗效,以及增加超声的治疗作用。旨在倡导引进先进的文明成果,以推动针灸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有关肥大细胞与针灸的研究历史起源,介绍了1977年宋继美提出的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该学说首次提出肥大细胞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后经多个研究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目前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宋氏理论"(Song’s Theory)的科学性,及其对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潜在重要价值。最近的研究发现皮肤肥大细胞可能接受中枢信号和穴区刺激双向控制,具有交互调节作用,可产生"敏化"现象。本文简述了近40年的研究证据,指出了肥大细胞系统同"经穴现象"相关的15个生物特征,同时提出了明确肥大细胞在人体皮肤的分布及其与经络和穴位的整体关系等10个未来研究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微观水平研究针灸效应对揭示其机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方面综述了针灸效应的终结反映于细胞内生物效应的变化(即对机体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调节 ) ,从一个侧面提示 ,针灸对机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最终是在细胞通过胞内信息传导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针灸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10余年来国内外在针灸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方面的文献作了回顾,综述了针灸对经穴和疾病病灶部位肥大细胞的影响,及针灸防治肥大细胞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分析了可能的机制.目前针灸对肥大细胞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肥大细胞在针灸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灸法对肥大细胞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尤为欠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针刺可刺激或损伤肥大细胞,使其脱颗粒释放活性物质,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而达到治疗目的。肥大细胞(MC)上广泛存在着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PV),TRPV通道参与调节MC功能。近年来对MC、TRPV与针刺效应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将MC、TRPV与针灸效应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简述。  相似文献   

9.
从针灸对阿片肽、五羟色胺、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氨基酸及嘌呤类物质的影响入手探讨针灸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机制,指出针灸作为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被认可,然而其相关机制仍旧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针灸能激活自身机体功能,对上述物质进行多层次、多靶点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灸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都支持针灸治疗有特异性的组织和细胞靶点。除了已知的神经和血管等固定组织外,笔者通过分析皮肤其他常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出皮肤肥大细胞较符合针灸的移动靶点,并提出针刺的仿生原理假说,以解释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愈合系统对针刺反应的生物学原理。皮肤肥大细胞在人体分布呈"行于端,聚于窍"的特征,其密度与穴位密度及微针系统高度相关。这些证据都支持肥大细胞是针灸的移动靶细胞,可解释针灸的部分现象及原理,还可作为穴位组织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何俊娜  罗明富 《针刺研究》2007,32(3):214-216
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对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针灸经络有关的研究报道,在阐述MCs的形成、分布、分型、形态学特征、脱颗粒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针灸效应与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脱颗粒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循经感传的作用机制。综述结果表明,MCs作为穴区组织的特征成分之一,与针灸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MCs通过对神经、免疫、循环等系统的影响,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的调控过程。本文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和探索MCs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穴位处胶原纤维在针刺大鼠"足三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晓佳  丁光宏  姚伟  詹睿  黄猛 《中国针灸》2008,28(3):207-213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穴位注射Ⅰ型胶原酶法破坏穴区胶原组织结构。在急性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上,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为观察指标,比较破坏与不破坏穴位区胶原组织结构2种情况下,针刺“足三里”捻转或提插手法对针刺镇痛效应及肥大细胞的影响。结果:破坏胶原结构后2种手法的镇痛效果明显削弱,且穴位肥大细胞脱颗粒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穴区胶原纤维与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胶原纤维参与了针刺信号由穴位向靶器官传输与转换过程,而肥大细胞脱颗粒则始终与针刺镇痛效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外来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是囊泡运输的常见形式,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国内外现有研究和本课题组前期工作表明,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穴位局部神经、肥大细胞及相关信号分子等因素相关。外来体参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肥大细胞功能活动、信号分子释放等生理功能。基于外来体与神经、肥大细胞、信号分子的密切关系,我们认为针刺引起穴位局部肥大细胞释放的外来体是针刺穴位初始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神经-肥大细胞-信号分子的网络联系中具有信使作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mast cells in acupuncture points (acupoints) in acupuncture-induced analgesia. The author tested their sensitivity to mechanical, thermo and light stimulation. Methods: The tail flick model was applied to measure analgesia in rats, and the author determined the density of mast cells in tissue slices and their degranulation ratio before/after acupuncture. The author also applied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activation of human mast cells (HMC1 cell line) by mechanical stress or noxious heat, and the author optically observed degranulation phenomena of mast cell in response to red laser light. Results: Manual stimulation by acupuncture at Zusanli (ST 36) of the rat resulted in analgesia and the effect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after stimulation of a sham point nearby the acupuncture point. A higher density of mast cells was found at Zusanli (ST 36) than at the sham point,  相似文献   

15.
Zhong HZ  Chang JL  Zhu D  Gao Y 《针刺研究》2012,37(2):161-167
就近5年来国内外针刺领域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所做的研究作了回顾,将包含平行对照的实验研究纳入,综述了利用脑fMRI技术进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内容,总结了目前各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借鉴之处。当前利用fMRI技术进行的针刺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包括穴位特异性、针刺疗效机制、针刺个体差异性及针刺持续效应几个方面,早期的研究多关注针刺的即时效应,从即时效应角度证明穴位的特异性,阐明针刺疗效机制。随着针刺持续性效应的提出,更加契合临床的新研究模式被提出。如何在契合临床实际的同时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是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阻滞穴位神经后针刺对于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镇痛效应和穴区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进一步了解手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外周机制差异。方法:以佐剂型关节炎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足三里为治疗穴位,采用利多卡因预处理(穴位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利多卡因预处理组(normal+Lido)、电针组(Electroacupuncture,EA)、利多卡因预处理电针组(Lido+EA)、犊鼻穴注射利多卡因足三里电针组(DLido+ZEA)、下巨虚穴注射利多卡因足三里电针组(Xlido+ZEA)、手针组(Manual Acupuncture,MA)、利多卡因预处理手针组(Lido+MA)及犊鼻穴注射利多卡因足三里手针组(Dlido+ZMA),每组8只。以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为观察指标。结果:EA及MA组痛阈都高于M组(P〈0.05或P〈0.01),两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都明显高于M组(P〈0.01)。说明阻滞针刺穴位或同神经干近心端穴位神经对针刺的镇痛效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样的操作在远心端穴位则无影响,神经阻滞对针刺(电针或手针)引起的穴区肥大细胞脱颗粒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手针情况下,针刺镇痛有效神经传导信号在穴位的启动和针感的产生是在肥大细胞脱颗粒之后,它是产生神经信号的直接原因;而对电针情况,电信号是直接刺激神经感受器产生信号启动,肥大细胞脱颗粒成为伴随或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处肥大细胞的激活及穴区胶原与支配该区域的神经束放电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手针足三里组、手针+色甘酸钠组(穴区肥大细胞拮抗)、手针+胶原酶组(穴区胶原纤维溶解),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分离左侧"足三里"穴区坐骨神经干,手针提插刺激大鼠"足三里"穴20min,记录刺激前、刺激时和刺激后神经束诱发放电信号。对穴位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统计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结果:与对照组、手针+色甘酸钠组和手针+胶原酶组相比,手针足三里组诱发的坐骨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增强(P<0.01);同时手针足三里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著升高(P<0.01),而手针+色甘酸钠组和手针+胶原酶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位可诱发支配该区域的外周神经束放电;穴位区注射色甘酸钠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针刺引起的外周神经放电减弱;穴位区注射胶原酶阻断针刺应力在穴位组织中传输,可以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同样,针刺引起的外周神经放电也减弱。  相似文献   

18.
经络穴位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迪  丁光宏  沈雪勇  姚伟  林俊 《针刺研究》2005,30(2):115-119
本文研究了经络穴位与肥大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所存在的相关性,为探讨经穴处的物质基础及针刺疗效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文中结合了肥大细胞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的相关资料,对近年研究针刺在经穴处引起肥大细胞效应的有关文献加以回顾,认为肥大细胞沿经线富集,针刺经穴后促使其释放介质与针刺疗效作用机理之间存在可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免疫因素在EH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免疫系统的紊乱存在于EH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并最终参与靶器官的损伤。而针刺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诸多研究表明,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可能是针灸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探讨针刺调节血压的免疫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EH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相关;2)针刺对自然杀伤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和细胞因子均产生作用;3)针刺通过调整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来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a effect and of low-level combined- and single-laser irradiation on Zusanli (ST 36) in ra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and laser acupuncture analgesia. Methods: A total of 66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sham irradiation, 10.6 μm laser (220 mW, 40 Hz) 650nm laser(36mW, continuous), combined laser (10.6 μ m+ 650 nm) groups. Arthritis mode 1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on of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0.05 mL) into the left ankle joint. The 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 was detected with a radiant heat algesimeter. Zusanli (ST 36) was irradiated with sham, single or combined laser for 30 min. After sacrifice under anesthesia (1% embutal), tissues of Zusanli (ST 36) area were sampled, sliced (5 μ m) and stained with Toluidine Blue for skin for observing the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control and sham group, the pain thresho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650nm and combined laser groups (P〈0.01), while remain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10.6/a m group. Compared with model and sham group, the degranulation ratios of mast cells in 650nm and combined lase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01), while remain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10.6 ~ m group.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egranulation ratios of mast cells and PWL after laser acupuncture is 0.737 (P〈0.001).Conclusion: Both 650 nm and combined laser stimulation of Zusanli (ST 36) can effectively raise pain threshold, and enhance degranulation ratio of mast cells at the stimulated acupoint. The result also suggested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degranulation ratio of mast cell and analgesia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