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2008-2012年,笔者治疗黄褐斑80例,其中40例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自制面膜外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按随机原则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女性。其中治疗组40例,年龄32-41岁,平均35.8岁;病程最短的3月,最长的3年。对照组40例,年龄30-41岁,平均36.5岁;病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4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丽  胥晓云 《四川中医》2000,18(12):44-44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祖国医学称“肝斑”、“黧黑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多与妊娠、月经不调、内分泌疾病、日晒等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 4 7例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4 7例均为门诊女性病人 ,未婚 5人 ,已婚 4 2人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4 8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9年。2 治疗方法穴位注射 :取穴足三里 (双 )、三阴交 (双 )、曲池 (双 )。 2ml一次性注射器 2支。皮肤常规消毒后 ,垂直刺入足三里、曲池穴 ,刺入深度为 0 8~ 1cm ,三阴交刺入深度为 0 3~ 0 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黄褐斑患者12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结果:本组病例126例,治疗后30天评疗效,只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是治疗黄褐斑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尚志英 《中国针灸》1998,18(8):504-504
自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0年,其中0.5~2年24例,3~10年24例,19~20年14例,21~30年6例。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大椎、肺俞、脾俞、曲池、血海、三阴交。以上穴位大椎穴每次必取,其余穴位每次交替交叉选用。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先准确标记穴位,而后取10ml无菌注射器装7号针头,抽取患者肘静脉血6ml,将穴位严格消毒后,每穴注入血液1ml,(肺俞、脾俞穴斜刺,其他穴位直刺)。每5天治疗1次。因抽取血液时针管…  相似文献   

5.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配合按摩治疗黄褐斑5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 ,以黄褐斑为特征的一种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祖国医学又名“肝斑”。本病好发于女性 ,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斑 ,对称性分布于面部 ,尤易发生于眼眶周围、颊部、鼻部及口周围 ,大小不定 ,形状不规则 ,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和面部按摩相结合治疗此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患者均为女性 ,其中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43岁 ,病程最短为 1年 ,最长为 2 0年 ,按中医辨证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 2 6例 ,脾肾两虚型 1 4例 ,胃肠积热型 1 6例。2 治疗方法2 .1 穴位注射取穴及操作 …  相似文献   

7.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1996年以来采用自血加维生素 B1行足三里穴位注射 ,治疗慢性荨麻疹 ,疗效尚佳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诊断明确的门诊自愿患者。选择标准 :非妊娠期妇女 ,年龄 18~ 5 0岁 ,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共 6 0例。其中男 2 8例 ,女 32例 ;病史 4~ 18个月 ;单发荨麻疹 33例 ,荨麻疹并血管性水肿 8例 ,荨麻疹并皮肤划痕症 19例。1.2 治疗方法 :取穴足三里 ,并做好印痕标记 ,从患者肘部抽取静脉血 5 m L,再抽吸维生素 B110 0 mg,立即作足三里深部穴位注射。严格无菌操作 ,每周 2次 ,两侧交替进行 ,10次为 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送辨证加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均予经典方逍遥散、参苓白术散及六味地黄汤加味加减口服,治疗组予丹参注射液2ml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3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加双足三里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均采用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痊愈42例,好转4例,无效0例,痊愈率91.3%,有效率100.0%。结论:自血穴位注射加穴位放血治疗面部痤疮安全、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加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加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西药物.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种皮损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6周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8%,与治疗前对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泻火、补中治疗痤疮,穴位埋线治疗加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郑谅教授运用药线点灸结合脐环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郑谅教授认为,黄褐斑虽病在肌肤,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肝、脾、肾功能失调,颜面部气血失和。临床上可归纳为肝郁血瘀、脾肾气虚、肾阴不足三种证型。治疗上局部与整体并重,辨病与辨证结合,以通调气血、兼理脏腑为宗,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调和气血,同时结合脐环针调理脏腑,重视气血对黄褐斑的影响,强调面部皮损区点灸。药线点灸及脐环针均源自我国壮族民间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取效迅速,两者结合可增强养颜消斑之效,减少黄褐斑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differentiating syndrome and dividing patter, 41 cases of Facial Chloasma by Auricular Pressure in Shen ( MA-AH), Fei ( MA-IC 1 ), Neifenmi ( MA-IC 3 ), Luanchao ( MA-AT), Mianjia (MA-L) and Xia' erbei(MA-IC),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8%.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益气通络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按病程随机分成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组(简称治疗组)35例、针刺配合中药组(简称针药组)34例、针刺组32例.治疗组于患侧面部每次取3组不同穴位行埋线治疗,半月治疗1次,并配合益气通络方口服.针药组取风池、阳白、太阳、下关等穴行针刺治疗,方药同上.针刺组治疗同针药组中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下、1个月以上患者的愈显率,随访治疗结束后1、3个月患者的未愈率.结果: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3个月后的未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尤其是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并可降低远期未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及治疗时间差别。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和针刺治疗组(B组)各6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时间(次数)进行评定。结果A组痊愈37例(61.7%),显效19(31.6%),有效4例(6.7%),总有效率100.0%(其中愈显率93.3%):B组痊愈35例(58.3%),显效19(31.7%),有效6冽(10.0%),总有效率100.0%(其中愈显率90.0%)。A组、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时间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采用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无差异,但穴位埋线治疗本病方便简洁,次数少,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针刺时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黄褐斑3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60例,均为本院美容中心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4~49岁;病程4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  相似文献   

16.
穴位强化埋线配合肛门局部手术治疗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穴位强化埋线法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典型病例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疗此病效果较好,临床取穴多侧重于头面部,根据面神经麻痹的分期和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远端取穴,可以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薛正海 《针刺研究》1998,23(3):229-230
遗尿多因肾气木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肺脾气虚而致下元不能固摄,每致膀胱不能约束而发生。本人对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针刺全息穴与经穴,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54例患儿,男37例,女17例;年龄平均4.67岁。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例,乙组24例。辨证分型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型;脾肺气虚型;肝经郁热型。治疗方法甲组:治以任脉经穴与膀胱经审俞为主。主穴取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膀胱俞。补关元、肾俞以充益肾气,固摄下元;足三明经交会穴三阴交以调补脾肾;膀脱经募穴中极与膀联俞,俞募相配用以振奋膀脱…  相似文献   

19.
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卡那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的技术和方法,观察了不同穴位在电针治疗卡那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中的效应·以筛选针灸治聋的有效穴位。结果表明:听宫、翳风、外关、肾俞、三阴交、筑宾等穴为针灸治疗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害的有效穴位,尤以听宫、三阴交、筑宾等穴位用效果更佳。局部穴位听宫与翳风效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疗法能提高听力.改善SDH活性,缓解药物对听毛细胞进行性损害的程度。指出FFR在药物耳毒性作用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韦玲  王卫强  李蕾 《山西中医》2010,26(12):37-3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4例面肌痉挛患者全部采用穴位埋线疗法,2周治疗1次,治疗3次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3例,占38.24%;显效:11例,占32.35%;好转:9例,占26.47%;无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