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我科18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机械通气期间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6.4%),其次为真菌类(24.2%);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孢杆菌居首位,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药敏结果提示VAP的病原菌耐药性较强。结论机械通气治疗中发生的VAP其病原菌耐药性强,治疗较困难,应尽量避免VAP,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孙师元  杜立峰  王鹏 《上海医药》2003,24(9):409-41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开发相关肺炎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ICU室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32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检出致病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占69%(47株),革兰阳性细菌占18%(12株),真菌占13%(9株);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肺炎克雷白菌(8株)、白色念球菌(9株)。药敏结果显示这些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结论:机械通气并发相关肺炎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呈多重耐药,临床上应正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特点,以此为根据减少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的联系,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结果发现,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1周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只有9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1周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有25例,即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越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更高;同时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共有29例实行气管插管,43例采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20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14例,也就表明气管插管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有患者共检测出72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为37.9%;且单一的病原菌感染者病死率低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结论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采取人工气道治疗方法的同时,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对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学群  陶家驹 《天津医药》2004,32(11):712-713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容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随着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应用的增多,VAP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为了解VAP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其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且临床资料完整的VAP病例40例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亚利  戴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619-162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简称VAP)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对ICU送检的痰、纤支镜抽吸物标本273份进行培养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形确诊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用常规药敏定量试验法(MIC法)检测分离菌对13~1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数据统计时将中敏归于耐药。结果:188例VAP的病原菌261株,前三位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3株(12.6%),大肠杆菌30株(11.5%),铜绿假单胞菌23株(8.8%)。261株病原菌中,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者48例,占18.4%,细菌及真菌双重感染者15例,占5.7%。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已呈现多重感染、多重耐药性,其感染的治疗应慎重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12年2~6月收治的134例机械通气7天以上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了解VAP的发生情况。结果:134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VAP22例,发生率16.4%;因VAP死亡4例,死亡率3.0%。结论: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预防交叉感染,加强呼吸机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等是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谢中志 《淮海医药》2009,27(3):239-239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机械通气48 h以上84例住院患者,通过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动脉血氧分压的观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77.5%,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且对抗生素多数耐药。结论VAP病死率高,且致病菌耐药普遍较高,应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有重症肺炎与其原发病相重叠常是始动或加重多器官衰竭直至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1]。因患者居住条件或环境不同可引起肺感染菌种呈多样性。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和药敏时间限制 ,使用抗生素品种繁多而针对性较差等 ,可能是造成病人住院期间致病菌种改变的原因[2,3]。笔者对危重症患者合并重症肺炎时病原菌类型等加以比较 ,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本院1997年1月—2002年2月行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共610例 ,男438例 ,女172例 ,年龄40~78岁 ,平均 (46.4±17.6)岁。病人原发病包括…  相似文献   

9.
乐燕 《儿科药学》2014,(5):52-54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9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并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6例,占51.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3.5%,革兰阴性杆菌占52.2%,合并真菌感染4.3%,混合感染4.0%。居前四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2.6%)、溶血葡萄球菌(23.9%)、表皮葡萄球菌(13.0%)、大肠埃希菌(10.9%)。药敏试验显示细菌耐药性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胎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日均气管吸引次数、留置胃管、原发疾病是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VAP病原复杂,细菌耐药性高,高危因素多,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证,避免耐药发生,加强综合防治,提高V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在ICU病房的广泛应用,在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VAP一旦发生,应首先对患者做好口腔的护理、气道湿化及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改善预后,因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及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为此常选择抗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病原菌来源。方法 :3 5例患者采取胃液、口咽部、下呼吸道、呼吸机进出管道、加温湿化器、医务人员手部吸痰后标本 ,对比其菌群组成。结果 :各部位均有病原菌检出 ,医务人员手部吸痰后病原菌检出率较高。检出的细菌较多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各部位检出病原体中 ,真菌均占相当大的比例。医护人员的手采集标本培养结果与痰培养结果符合率较高为 60 .7%。结论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胃液、口咽部、未严格消毒的呼吸机回路、医护人员的手均有致病菌检出 ,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地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573例患者的资料,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573例患者中发生VAP 118例,VAP发生率为20.59%。11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2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97株,占77.6%,革兰阳性菌23株,占18.4%,真菌5株,占4.0%。分布最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2.4%、20.0%和15.2%。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本地区ICU发生的VAP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临床在经验性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黎春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21-272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符合VAP诊断标准的31例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痰培养阳性,共检出细菌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株,球菌6株,霉菌5株.结论: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亚胺硫霉素较敏感,其次为环丙沙星、头孢吡肟.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是VAP的病原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最终导致机械通气失败、患者死亡,因而引起医学界广泛的关注。高龄患者因患多种基础疾患,并存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自然通气功能减损,气道净化清除能力减低等诸多因素,使高龄患者VAP发生率更高。VAP病原菌多为难治性,并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为了解VAP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本研究对我院干部病房呼吸科及重症监护室(ICU)进行呼吸机治疗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做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醒  蒋华  常宁 《江苏医药》2007,33(11):1152-1153
目的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146例机械通气患者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检出致病菌27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细菌215株(77.4%),革兰氏阳性(G )细菌52株(18.7%),真菌11株(3.9%).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88株(31.7%),不动杆菌属48株(17.3%),黄杆菌属30株(10.8%),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9.0%).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均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菌株多重药现象严重.结论 机械通气引发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VAP患者占同期施行机械通气(MV)的27.2%;86例VAP患者中68例为混合感染,单一细菌感染者18例,共培养细菌202株,G。菌63.9%(铜绿假单胞菌61株(30.2%);鲍氏不动杆菌21株(10.4%),肺炎克雷伯菌12株(5.9%);G^+菌2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6株(17.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株(4.5%));真菌12.3%(假丝酵母菌属18株(8.9%));耐药监测结果显示G^-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临床医生应了解当地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切忌滥用抗菌药物,以免造成耐药菌株的选择性生长或造成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护理对策的探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8例进行了危险因素的分析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结果 48例患者其中有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1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以及注重护理细节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本院呼吸科监护病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97例患者中发生VAP的39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病原菌83株,其中G-杆菌68株(81.9%)、G+球菌10株(12.0%)、真菌5株(3.4%)。病原菌中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18.1%)、大肠埃希菌13株(15.7%)、铜绿假单胞菌12株(14.5%)、阴沟肠杆菌10株(12.0%)、不动杆菌7株(8.4%)。G-杆菌前5位病原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为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等普遍耐药。病原菌由持续机械通气〉72h的平均1.0种,〉120h的平均2.2种,到〉240h的平均3.5种,呈现随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本院呼吸科VAP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数量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义局  闻心培 《贵州医药》2008,32(2):131-13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的特殊类型,是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后病人所发生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脱机困难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VAP的治疗技术、特别是抗生素的应用有长足的进展,但VAP的相关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所以有必要对VAP的致病菌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指导VAP的治疗.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164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VAP 39例(发生率23.8%),现对其病原学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析及临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ICUVAP患者57例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VAP发生率为54.9%,培养出细菌92株,真菌2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82株,革兰氏阳性杆菌1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8株,白色念珠菌16株,铜绿假单胞菌65株。结论VAP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普遍较高,应根据病原学分析,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