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84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入缬沙坦组和对照组。缬沙坦组患者每日口服缬沙坦50-100 mg,若血压控制不理想,视情况加用利尿剂;对照组患者服用利尿剂和/或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记录房颤发作情况,进入研究后6,12,18,24月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等指标。结果:缬沙坦组38人、对照组37人完成研究。对照组6-12月、12-18月房颤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18-24月,房颤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缬沙坦组6-12月、12-18月时房颤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18-24月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比较,18-24月房颤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其余时段无显著差异。对照组6,12,18月时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24月时显著大于治疗前,也显著大于缬沙坦组(P<0.05);缬沙坦组左心房内径在各观察时间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可以延缓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增大,减少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作用。方法对本院11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生化的变化和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缬沙坦治疗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ARB药物治疗对阵发性房颤起独立的影响作用。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结果]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内经比较(P〈0.05)。[结论]缬沙坦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理想降压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PAF)患者P波离散度(Pd)和最大P波时限(Pmax)的影响,探讨其对房颤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及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类降压药治疗,观察药物治疗6个月前后心电图(ECG)中的Pmax和Pd及超声心动图(UCG)中的左房舒张末内径(LA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Pmax、Pd、LADd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治疗能降低PAF患者Pmax和Pd,改善患者左房功能。结论:治疗组的Pnlax、Pd和LAD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缬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PAF患者的Pmax和Pd,改善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电生理特性变化。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测定和计算30例正常人、25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4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8例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电生理指标:电-机械时间(P-A)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左、右心房电传导整体差异(DQAT)、体表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 结果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P-A3)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明显延长(P〈0.01、P〈005、P〈0.05),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室间隔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2)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绝对值明显延长(P〈0.05、P〈0.05、P〈0.05)。结论①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延长;②某些反映左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心脏超声指标如P-A3、P-Ad2可以用于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缬沙坦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症状性房囊患者90例,恢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12服胺碘酮,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般缬沙坦每天加服缬沙坦每天80mg,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vs62.8%.P<0.05).左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44.28±10.8)mmvs(45.36±10.ss)mm],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簟复律后预肪房簟复发维持塞性心捧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这与缬抄坦抑制肾素血管鼙张素幕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重构驶结构重构有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是窦性心律的5倍,发生猝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组织重构,由此导致房颤难以逆转,并逐渐演变成永久性房颤。而这种重构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AT)系统激活有关。药物仍是现阶段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药物。本研究观察了胺碘酮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与房颤进展相关的主要临床指标,以便构建简单实用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9月在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326例,其中男176例、女150例,根据出院1年期内随访是否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分为房颤进展组(58例)和房颤无进展组(268例)。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阵发性房颤进展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并构建预测评分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不同评分组(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比。结果 房颤进展组的年龄、BMI、左房前后径(LAD)均显著大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0.05),心率显著快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年龄≥60岁、BMI≥26.5 kg/m2、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率≥80次/min、尿酸水平≥345μmol/L、LAD≥43 mm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房颤无进展组(P值分别<0.01、0.05)。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在治疗的第4、8、12、16个月确认窦性心律维持例数;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8、12、16个月测量患者左房内径。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8、12、1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4、8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16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降压、对症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替米沙坦,对照组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均1次/d,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 LA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心率、血压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LAD明显缩小、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LAD、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房颤复发率,缩小左心房内径、降低hs-CRP水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PAF)及其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接受厄贝沙坦150ms/d,必要时联合利尿剂或13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对照组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13受体阻滞剂或与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随访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血压及心房纤颤(AF)发作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治疗组治疗后的LAD及AF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PAF发作有预防作用,并且可逆转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及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心心房颤动动的疗效。方法:将107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心房颤动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2例)及对照组(55例)。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Pd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替米沙坦组比对照组的Pmax、Pd下降的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7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心功能状况及房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厄贝沙坦组患者的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Dd)、左室重量指数(LVMI)值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患者(P<0.01),厄贝沙坦组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氨氯地平组(P<0.05),房颤发作频率及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房颤第一次发作间隙明显长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房颤发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体表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纤颤预测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体表心电图的无创性指标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 (PAF)的发生。 方法 :对 14 0例有PAF病史的患者和 5 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 ,测定P波最大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和P波变异性等指标 ,并观察上述指标对PAF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结果 :PAF组中Pmax、Pd、P波变异性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1)。对PAF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 88.5 7%、82 .14 %和 79.2 8% ;特异性分别为 72 .5 5 %、78.4 3%和 80 .39%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89.86 %、91.2 7%和 91.73%。若将Pmax和Pd联合预测则敏感性为80 % ,特异性为 86 .2 7% ,阳性预测值为 94 .12 %。 结论 :Pmax、Pd、P波变异性是预测PAF的有效指标 ,尤其将前二者联合应用 ,明显增加了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来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诊治的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选时及治疗3、6、12个月后的房颤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患者的再住院率和致残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再次随访,发现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再住院率及致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良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阵发性房颤复发,还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及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价值。方法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0例(观察组)与健康志愿者16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彩超评估其肱动脉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下降(P〈0.05),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左心房容积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从图像学分析,观察组的基础状态肱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彩超技术早期无创评价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于指导临床早期应用改善治疗,降低阵发性房颤致死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中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90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在服药前、服药后6个月分别测定每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观察服药6个月后房颤复发率,再分析房颤复发与BNP、CRP、AngⅡ、左心房内径(LAD)、P波离散度(P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6个月相比较,SBP、DBP、BNP、CRP、AngⅡ、LAD和Pd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仅SBP、DBP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房颤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现BNP、Pd、CRP、AngⅡ与房颤复发关系最密切,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明显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明显减少房颤发作,BNP、Pd、CRP和AngⅡ对房颤的预测、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