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1.5T DTI和DTT检查,此检查均在发病72 h内进行。测量梗死灶区与对侧镜像区、梗死灶边缘区、双侧大脑脚的FA值及ADC值。据CST受损程度分为3级。对20例患者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CST分级与发病3个月时NIHSS及FM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CST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FA值及ADC值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急性期缺血缺氧已造成病灶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CST受损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成高度负相关性(r=-0.843,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运动功能分级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CST受损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成高度正相关性(r=0.819,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结论 DTI及DTT为定量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组织及CST损伤程度提供了途径,为早期准确判断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9例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DTI和DTT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II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3D纤维束图。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采用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在脑卒中病人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CST损伤严重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和DTT对观察CST的损害程度、预测恢复程度、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于脑小血管病变(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影像评估的价值?方法:对于43例SVD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TI序列检查,测量病灶及健侧?双侧内囊后肢和双侧大脑脚的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和纤维束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DTT技术获得每位患者的皮质脊髓束(cortical spinal tracts,CST)图像?结果:在43例患者51个SVD病灶中,CST表现为纤维束走行自然?形态完整(41/51),纤维束受压?推移(9/51)和纤维束截然中断(1/51)3类情况?比较患侧与健侧的DCavg值和FA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二者呈负相关(P < 0.05);比较慢性腔隙性梗死灶与慢性缺血灶的FA值,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SVD病灶的DCavg值和FA值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DTT图像对于了解SVD对CST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小兵  包庆泉  俞学斌 《浙江医学》2020,42(19):2071-2074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且采取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22例,分别在发病后10~14d、6个月行DTI检查,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胼胝体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患侧FA/健侧FA比值(rFA),同时进行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分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运动功能。分析rFA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以及rFA对运动功能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病后10~14d、6个月患侧大脑脚、内囊后肢FA较健侧均明显降低(均P<0.05)。CST1~2级患者大脑脚、内囊后肢rFA均高于3~4级患者(P<0.05),而NHISS低于3~4级患者(P<0.05)。发病后6个月患侧胼胝体体部FA明显高于发病后10~14d(P<0.05);但不同时点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10~14d患侧大脑脚、内囊后肢rFA与6个月NHISS均呈负相关(r=-0.486、-0.719,均P<0.05)。发病10~14d患侧大脑脚rFA预测6个月运动功能的AUC为0.78,最佳截断值为0.85,灵敏度为0.57,特异度为1.00;发病10~14d患侧内囊后肢rFA预测6个月运动功能的AUC为0.80,最佳截断值为0.73,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87。结论DTI能直观地显示HICH患者CST受损程度并进行量化,且发病后10~14d大脑脚及内囊后肢rFA可用于运动功能的预测,其中内囊后肢rFA的预测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脑白质部分各向异性(FA)值与病人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病人18例,在开颅术后13月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测定双侧内囊后肢的FA值,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患侧皮质脊髓束(CST)区FA值均较健侧不同程度降低(P<0.001);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01)、FA值降低百分比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01);双侧FA差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扩散张量成像FA值可以定量分析CST微观结构的变化,在脑出血术后评价神经功能,预测病人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脑梗死患者住院前后临床评分的关系,评价DTI在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为2-7天)在住院治疗前后进行两次DTI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计算出相对FA值(rFA值),rFA值为病灶侧FA值与对侧正常区FA值的比值;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根据病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23例患者分为A、B两组,并在两次行DTI检查前施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motor assessment,FMA)。然后将治疗前后rFA值的变化与NIHSS评分及FM评分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前梗死灶FA值均低于对侧镜像区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rFA值均低于治疗前r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住院治疗前后患者rFA值下降的差值与NIHSS评分减少的差值及FM评分增加的差值之间均呈负相关(r=-0.685,P<0.01)、(r=-0.50,P=0.015)。根据病变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2级,12例;B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3级,11例。对本研究住院期间A组和B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的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病灶侧与对侧正常侧rFA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可以判断脊髓纤维束的变性程度,并可判断疗效及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规MRI检查和MR扩散张量成像(DTI)新技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ALS患者(病例组)和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检查和DTI扫描,观察锥体束走行区的信号特点,并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ADC),分析2组间差别以及病例组各临床指标与FA、ADC值的相关性。结果在病例组中,8例双侧内囊后肢后3/4处呈高于皮层的局限性T2WI高信号;4例见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侧脑室周围沿皮质脊髓束广泛分布的T2WI高信号影。在对照组中,16例双侧内囊后肢呈与皮层信号相等的局限性T2WI略高信号。在内囊后肢水平,病例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病例组FA值有下降趋势;在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和侧脑室周白质,ADC值有升高趋势。在半卵圆中心、大脑脚等锥体束走行区以及中央后回皮层下白质、额叶白质、胼胝体压部、膝部、丘脑等非锥体束走行区,两组间FA值和ADC值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内囊后肢FA值与ALS功能评分正相关,与诊断确定性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病情进展速度均无关;内囊后肢ADC值与各临床指标无相关性。结论ALS患者常规MR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DTI新技术可客观而定量的评价锥体束病变,为AL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检测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评估价值及白质纤维束分级与NIHSS评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DTT检查。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3 d)、亚急性期组(4 d~3周)、慢性期组(>3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析DTI联合DTT检测结果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和白质纤维束分级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DTI联合DTT测出86个病灶,其中脑叶白质30个,基底节区34个,丘脑6个,放射冠区10个,半卵圆中心6个;慢性期组的患侧部分各向异性(FA)值、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均高于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患者,亚急性期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高于急性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积为15~36(23.36±7.24)ml。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8 h内和发病后14 d进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tography,DTT)图像,并根据CST完整性将微创手术组分为A(1~2级,22例)、B(3级,30例)两个亚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内科治疗组之间及A、B亚组之间在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病后首次DTI扫描显示微创手术组、内科治疗组受累侧的内囊区和大脑脚FA值均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DTI扫描提示,微创手术组的FA值[内囊区(0.49±0.02)、大脑脚(0.47±0.03)]较内科治疗组[内囊区(0.39±0.02)、大脑脚(0.43±0.03)明显升高(P<0.05)],且从DTT图像上可见微创手术组的CST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微创手术组的A亚组术后FA值[(0.51±0.02)高于B亚组(0.48±0.02)(P<0.05)],提示CST损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结论微创治疗可以提高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尤其是DTT显示CST以推移、变形为主者(1~2级)应更为积极采取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弥散加权和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DTI扫描,比较患侧和健侧弥散信号的改变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各项异性指数(FA)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改变、ADC值及FA值的关系。 结果: 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灶在DWI呈高信号,慢性期表现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平均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平均rADC值(P<0.05)。45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11例)患者脑梗死区平均FA值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的平均FA值(P<0.05)。结论:DWI和DTI可以快速检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和MRI的联合应用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12.
袁建华  丁忠祥  陈方宏  李玉梅  毛德旺  狄幸波  郑劼 《浙江医学》2007,29(11):1145-1148,F0003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脑梗死患者中对病变侧与对侧脑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和平均扩散系数(ADC)的检测价值。方法对17例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8名正常成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别测量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后角旁、内囊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胼胝体膝部、压部及梗死灶中心感兴趣区的FA、ADC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右侧FA、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病变侧与"正常侧"不同部位FA比较,除梗死灶中心、内囊后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各个部位F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病变侧与"正常侧"不同部位ADC比较,梗死灶中心与对侧AD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个部位AD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与梗死组"正常侧"不同部位FA、ADC比较,侧脑室后角旁、内囊膝部F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脑室后角旁AD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梗死侧的对侧镜像区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正常侧"。对脑梗死进行定量研究时,不能简单地以对侧镜像区为参照,而应该以大样本的志愿者建立正常对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研究患者临床肌力表现及预后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方法对33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并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DTT成像,与患者临床肌力表现及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患者临床肌力表现分为:肌力无减退13例,治疗后肌力恢复9例(急性期6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1例),无恢复11例(急性期5例,亚急性期3例,慢性期3例),DTT图显示皮质脊髓束分别为无受压,受压无中断及中断、破坏。有肢体症状的20例患者,病变部位均位于皮质脊髓束走行区,病变范围均大于1.5cm。13例无肢体症状的患者,病变部位远离皮质脊髓束走行区或与之相邻,但病变范围较小,小于1.5cm。结论DTI及DTT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肌力恢复情况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评估脑白质神经纤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DTI的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分为超急性期7例(<6h),急性期21例(6~72h)、亚急性期8例(72h~14d)。应用GE1.5T磁共振成像仪行头颅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DT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中心区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并与梗死对侧进行对比。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结果超急性期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454±0.073)vs(0.479±0.050),P>0.05;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353±0.070)vs(0.490±0.039),P<0.01;亚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301±0.061)vs(0.475±0.041),P<0.01。随着病情进展,梗死灶FA值逐渐下降。36例患者中,皮质脊髓束完整(1级)者3例,病灶致使皮质脊髓束受压、移位(2级)者12例,皮质脊髓束中断(3级)者21例,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与肌力下降程度相关(rs=0.893,P<0.01)。结论 FA测量及皮质脊髓束成像联合应用能更精确地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和定位,在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来反映南于正常老化弓I起的脑组织弥散及各项异性改变.方法 通过对年轻组及其年老组脑组织的弥散张量成像,获得腑组织的平均弥散(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及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分别测量不同必趣部佗(region of interest,ROI)的ADC值及FA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来反映2组相应部位脑组织弥散及各项异性的差异,并探讨引起这种改变的原因.结果 分别对于年轻组和年老组的对称部位而言,左右侧的ADC值及FA值没有差异(P>0.05).除内囊膝部外,年老组各个兴趣区的ADC值均大丁年轻组(P<0.05);而对于FA值而言,所有测茸部位的FA值在年老组均比年轻组低(P<0.05).结论 DTI 可以反映由于止常老化所引起的脑组织弥散、各向异性改变,从而反映腑组织微结构及完整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漫张量成像在脑振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T、常规磁共振扫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88例头部轻微伤、临床诊断为脑振荡的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和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和外囊、额叶、枕叶和颞下回部的FA值。将对照组相应部位的DTI值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常模,将88例观察组与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有65(73.86%)例的ROI的FA值均下降,另23(26.13%)例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位、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诊断脑振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正常颈髓磁共振张量成像(DTI)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志愿者行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MRI)及磁共振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所有椎间盘层面颈髓的各向异性(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重建并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结果所有受检者的颈髓DTI均得到FA图及ADC图;不同节段颈髓FA值及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C2/3椎间盘水平颈髓的FA值最高、ADC值最低,C6/7椎间盘水平颈髓FA值最低、ADC值最高;FA值与ADC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DTI能客观、定量地分析颈髓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