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医学》杂志是面向全国乡村医生和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主要开设的栏目有:"实用内科"、"实用外科"、"实用妇产科"、"实用儿科""五官科门诊"、"皮肤病防治"、"中医中药"、"急诊急救"、"误诊分析"、"农村卫生工作"、"医学知识"、"问题解答"、"舒灸与推拿"、"单方验方"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冯文林  张丽军 《中医杂志》2011,52(4):354-35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形伤肿",不同的教材都有不同的注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对于"形"、"肿"、"寒"、"热"求同存异的演绎,认为"形伤肿"可以理解为概括了"热胜则肿"的"痈肿"和"寒胜则浮"的"浮肿"的双层含义。  相似文献   

3.
周仲瑛教授治疗大肠癌的治法治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整理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临证治疗大肠癌的治法治则探讨,从其"抗癌解毒"、"清肠利湿"、"软坚散结"、"搜剔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健脾助运"、"温肝补肾"、"滋阴生津"等治法的运用着手,进而探讨论述其治疗大肠癌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江苏中医药》2014,(7):35-35
<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其实不然,"中医"的"中"在古代是"尚中"和"中和"的意思。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这里的"中"就是指心境。《管子·内业》"定心在中"以及"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而"中医"的"中"字正是源于这些思想。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医学典籍中都没有"中药"一说,人们把"中药"称为"本草",或者称为"药"。20世纪20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周福生教授凭借自身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太极图说"结合"脏与脏关系"提出"三位一体"模式作为脏腑辨证的一种补充,重点论述了"气三脏"、"血三脏"、"阴三脏"、"阳三脏"在辨证论治虚证中的重要意义."气三脏"属"三位一体"的"肺-脾-肾"模式,"血三脏"属"心-脾-肝"模式,"阴三脏"属"心-肝-肾"模式,"阳三脏"属"心-脾-肾"模式.实践证明:运用"三位一体"辨证论治虚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较系统介绍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周易思维"和"脏腑关系",提出了"三位一体"辨证新模式,阐述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三脏一体"辨证模式的异同.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重点介绍"三位一体"与"二阴一阳"、"二阳一阴"的八卦的卦象结合,揭示医易同源(脏为阴、腑为阳),初步确立"脏与脏"、"脏与腑"的三位一体的空间构模,运用"周易思维"和"干支理论"来阐述中医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为了更好地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通过采取"三诊"、"三送"、"三好"和"三体验"等"四个三"形式,掀起了扎实有效的创建行动。"三诊"即上街义诊、上门出诊、下乡义诊。"三送"  相似文献   

8.
对"方从法出"之"法"的内涵给予阐析,并探讨"组方法则"、"组方方法"、"治法"三者之关系。"组方法则"是对"组方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归纳与总结。"方从法出"之"法"包括"治法"与"组方法则"两方面。方剂的组成是"治法"与"组方法则"共同发挥指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基础源于《内经》,《内经》的形成根源于中国古代文明,故而其中诸多概念如"神"与"命门"必然与古代思想概念层层相扣。从《内经》的语言以及思想来看,受道家思想影响最大,道家中的"道"与古代"神"的概念实际名异质同,而《难经》中的"原气"与"命门"概念实际是"神"、"道"、"玄门"这些概念在医学上的延续。中医的"神"是抛开诸多形式与变化后的人体根本,并无唯心主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象"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是中医诊疗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古代哲学层面分析"气""象""器"的关系,通过对"象"的内涵价值进行进一步思考,提出"象"能彰显"气""器"的变化。基于"象"内涵构建的中医状态既兼容了"气"的整体动态观,又并蓄了"器"的微观,有望为中西医兼容互补提供一个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儒学为基础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为中医系统观念的构成以及中医经典提供了哲学思想和模式。本文将讨论"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奇经八脉"一词的英译颇不一致,其中最多见的是将其译成"eight extra channels"或"eight extra meridians",有的作(译)者还译作extraordinary vessels",等。笔者以为,产生这些不同译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奇经八脉"一词本身的中文含义认识的不同。 "奇经八脉"中"奇"字的主要含义是奇特、奇异的意思。"奇经",又称"奇脉",是奇经八脉的简称,是和"正经"相对而言的;"正经",又称"常经",是指十二正经,即十二经脉。可见,"奇"和"正"、"常"相对,是"正"和"常"的反义。"extra"的常用词义是"外加的"和"额外的",如果把"奇"字译作"extra",读者很可能认为奇经八脉是外加于十二经脉的附属部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中医药通报>2005年第1期刊载了李怀之同志所写<中医古籍中"痙"作"痓"之原因考>一文, 认为"痓"为"痙"之俗写, 其一则曰"笔者认为, ’痓’实为‘痙’的俗字. 所谓俗字, 是指与正字相对而言的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体", 再则曰"因此笔者以为, 医书中出现的‘痓’实为‘痙’的俗写字变体", 三则曰……. 可见作者非常自信地认定"痓"就是"痙"的俗体, 殊不知"痙"、"痓"二字各有自己的义训, 是不同的两个字. 古医书上不少"痙"字之所以成为"痓"字者,乃由于"痙"、"痓"二字因形近而致误也.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痓"字并不是"痙"之俗体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千金子药名源流考释,辨析本药各种名称,为本药名称的规范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分析古今有关文献,考辨本药药名的沿革以及古今出现的各种名称。结果:本药在清代以前,本草著作均以"续随子"为正名;清代和现代本草文献"续随子"和"千金子"作为正名并用,但清代以"续随子"居多,现代以"千金子"居多。异名由于对古籍句读方法和本药药名理解的不同,古今记载不尽一致。结论:本药当以"千金子"为规范正名,以"续随子"、"菩萨豆"、"千两金"、"拒冬"、"拒冬实"、"联步"、"拒冬子"、"半枝莲"等为异名,以"打鼓子"、"一把伞"、"滩板救"、"看园老"、"百药解"、"千金药解"、"小巴豆"等为各地俗称。  相似文献   

15.
辨明"疫"的含义,兼剖析"寒疫"的学术内涵,认为"寒疫"包括流行而不传染的"时行寒疫"和流行并传染的"沴疠寒疫"。  相似文献   

16.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5方面入手探讨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深受先秦诸子的影响,体现在"中和"是天道变化的谐和状态、"中和"是人与天地的谐和关系、"中和"是人与社会的谐和相处、"中和"是人体功能的谐和状态、"中和"是养生的指导原则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证素"学说值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环球中医药》2011,4(1):52-53
近年流行的"证素"学说在把证(名)"分解"为"不可再分解的"所谓"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各若干项单元"证素"之时,也丢弃了辨证的整体性灵魂,忽视了多数病位概念与病性概念之间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亦"位"亦"性")及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也把"证属"的"划分"误解为"证素"的"分解";犯了一个把"集合"颠倒为"元素"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阐述中医皮肤"疏泄"与"润泽"理论。认为"疏泄"包涵皮肤"通透"与"开阖"的生理状态与功能表现,"润泽"包涵皮肤濡润与津液、气血敷布的生理状态与功能表现;"疏泄"与"润泽"是营卫脏腑脉络对皮肤关联作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其功能障碍是皮肤病最主要的病机,也是临床立法与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疏泄"与"润泽"理论与现代皮肤"组织形态结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皮肤表面脂膜"等理论有一定的同一性,并提出皮肤"疏泄"与"润泽"理论构架的5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阴虚燥热"为总病机的"三消分治"为主流。现代条件下,甘味太过使得机体容易从正常的"平和"状态发展到"阴虚燥热"的状态,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消渴病。文章试图从"甘邪"致病、"甘邪"的特性以及"甘邪"与消渴病的关系阐述"甘邪"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及辨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苦寒"清热泻火、"苦寒"燥湿、"苦寒"降泄、"苦寒"坚阴、"苦寒"健胃5个方面论述"苦寒"方药之功用。从"苦寒"冰伏之患、"苦寒"补阴之谬、"苦寒"伤阴之弊、"苦寒"损阳之势4个方面梳理"苦寒"方药使用之宜忌,并对"苦寒"中药药性溯源、传统功效分类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