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155例,转移性肝癌52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7例)均行在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 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 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7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6个月的复查,18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8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彩超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海城  马鹰  乐嘉芳 《河北医学》2009,15(9):1038-1040
目的:探讨彩超在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手术中的使用方法。方法:彩超引导下对79例原发性及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采用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前行CT或MR、彩超检查,设计手术方案,术后1-7d进行血清学检测,术后一周左右行彩超检查,一个月后复查CT或MR和彩超及血清学检查,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结果:治疗后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29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这35例,肿瘤直径没有明显变化或增大者15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消失51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明显减少15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没有明显变化或增多者1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彩超,可以可靠地指导肝癌RFA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癌射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3大肝脏肿瘤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确切,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射频消融术可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包括: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多次治疗.现将2009年-2010年收治的32例经皮经肝、腹腔镜下、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兔VX2肿瘤后病灶鬼影细胞存在的时间及不同时间段形态的变化.方法 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32只新西兰兔肝脏,建立肝脏肿瘤模型,2周后控制肿瘤边缘温度行射频治疗,于治疗结束后0、1、2、4周切取标本,在相邻切面分别行HE染色、NADH活力染色,观察鬼影细胞存在时间以及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 射频治疗结束后4周,HE染色下鬼影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NADH染色显示无活力.结论 消融灶鬼影细胞形态至少能保持到治疗后4周,HE染色不能辨别是否是残癌,必须加用NADH活力染色,才能与残癌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78例不能切除胰腺肿瘤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发生的并发症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短期发热症状,部分患者有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无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发生,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血管并发症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69%(6/78),其中死亡3例,发生率为3.85%(3/78)。结论:对于不能切除的胰腺肿瘤射频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由于可能出现致命性严重并发症,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对兔VX2移植性肝癌消融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植入瘤块,随机分为25℃、50℃、60℃、70℃4组,各8只,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向瘤内注入不同温度的无水乙醇各1mL,CT扫描测定碘油范围,一周后取肿瘤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温度无水乙醇对肿瘤组织所致凝固坏死的范围。【结果】肿瘤坏死面积随温度增加而扩大,50℃组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和70℃组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组和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结论】加热至60℃以上的无水乙醇对兔VX2移植性肝癌的消融效果较常温好。是一种不增加无水乙醇用量又能达到扩大消融范围的肝癌局部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亮  范卫君  赵明  王立刚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9):2046-204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技术在治疗骨盆肿瘤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治疗的19例骨盆肿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5~49岁,中位年龄37岁.骨巨细胞瘤2例,尤文氏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肺癌骨盆转移4例,鼻咽癌骨盆转移4例,肝癌骨瓮转移2例,乳腺癌骨盆转移2例.肿瘤最大长径为5.4~9.0 cm,平均6.2 cm.肿瘤生长部位按Enneking等提出的骨盆肿瘤分类方法,TypeⅠ型9例,Type Ⅲ型4例,Type Ⅳ型6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按患者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法)分级,轻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8例.根据肿瘤组织的情况,选用单极或多极消融设备.治疗时采用CT引导定位,穿刺前常规扫描定位,根据肿瘤的大小及位置,选定最佳层面进针.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决定消融时间,治疗时间为5~15 min,必要时行叠加治疗.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10例(10/19),部分缓解8例(8/19),轻度缓解1例(1/19).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2例.结论 CT导向下射频消融技术是治疗骨盆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5-13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转移性肝癌28例,肝血管瘤4例)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MRI,以及检测其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74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12个月复查158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6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肝内多病灶、一针无法完成治疗的病灶、病灶位置近膈顶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技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在超声或CT或MRI等影像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内,通电后交变电流使电极针周围组织发生离子震荡,摩擦产热并传导至邻近组织,产生一个球形或类球形消融区,使电极周围的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组织的作用。因RF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所治疗脏器的功能等优势,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对15例肾肿瘤患者进行了RFA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Fan RF  Chai FL  He GX  Wan WX  Bai MD  Cao ML  Li HM  Yan S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0):2134-2137
目的探讨缝扎术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15例共18个HCH病灶在全麻下行瘤体缝扎术后RFA治疗(缝扎组),另15例共17个病灶未缝扎行RFA治疗(未缝扎组)。患者均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等症状。术前经超声、螺旋CT及MRI检查获得确诊,平均瘤体最大直径8.8cm±1.4cm。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尾状叶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合并慢性萎缩性胆囊炎7例,胆总管结石6例,血小板减少5例,肝炎后肝硬化1例。有中上腹部手术史13例。结果3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开腹RFA治疗。同时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7例,因瘤体累及胆囊床并影响RFA操作行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6例。缝扎组及未缝扎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0ml±22.4 ml及255.0 ml±71.7 ml(P<0.001),单个病灶平均RFA治疗时间分别为23.0 min±7.5 min及53.3 min±16.0 min(P<0.001),术后半年病灶最大直径分别缩小61.8%及44.8%(P<0.001)。两组均未出现与RFA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7个月(中位12个月),两组病灶完全坏死率均达100%。缝扎组15例术后症状均消失;未缝扎组15例中,12例术后症状消失,3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缝扎术后RFA治疗巨大HCH安全可行,可减少出血量,缩短RFA治疗时间,提高RFA疗效。术中超声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B超或CT引导下对55例肝脏占位患者行116例次P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6个月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5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16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者21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7例,死亡5例.结论 PRFA作为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和反复治疗等优点,尤其对于无手术指征及TACE风险较大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P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对肝功为Child‘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PRFA.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诱导兔肺内VX2鳞状细胞癌模型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兔肺内 VX2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 采用 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2 0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 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 ;实验组 12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计数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和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对照组 8只新西兰白兔 ,予假性治疗 ,计数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结果 治疗组肿瘤经射频治疗后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细胞凋亡 ,毁损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345± 38) ,而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84± 12 )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对照组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2 .0± 0 .4 ) ,与治疗组毁损区中心组织凋亡细胞指数及毁损区边缘组织凋亡细胞指数相比均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结论 射频消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判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肿瘤的灭活情况,探讨CEUS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可靠性.方法 9例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4d作Sonovue介导的CEUS检查,分析比较各兔子CEUS图片,确定肿瘤部位、数目、边界和肿瘤的坏死程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作径线测量和勾画出消融灶面积比例并与病理作比较,采用网格分析法计算出CEUS评价RFA疗效的诊断指标.结果 9例兔子中8例发现残留肿瘤灶,1例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上表现为“快进快退”增强特点,消融灶一直呈无增强状态.以超声测量相关径线与病理对比基本无差异,消融灶面积比例分别为0.55±0.27和0.53±0.33,存在高度正相关(R2=0.89,P=0.001),其诊断敏感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91%、80%和86%.结论 CEUS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栓塞对射频热毁损治疗肝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RFA)肝癌疗效的影响 .方法  1将猪随机分为两组 ,A组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后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 ,B组未行肝动脉栓塞直接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 ;2临床患者 ,将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C组 )及未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D组 )行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后分别统计 .结果  1离体猪肝的治疗时间为 (6 .0± 1.4) min,坏死直径 (5 .5± 0 .7) cm;2 A组的治疗时间为 (8.0± 1.3) m in,坏死直径 (4 .7± 0 .9) cm,B组的治疗时间为 (12 .0± 1.8) m in,坏死直径 (4 .0± 0 .6 ) cm(P<0 .0 1) ;3 C组的治疗时间 (9.0± 2 .1) min,坏死直径(5 .3± 1.4) cm,D组的治疗时间为 (16 .0± 4.6 ) min,坏死直径 (3.5± 1.8) cm(P<0 .0 1) .结论 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和增效作用 .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良性肿瘤共63例,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56例,炎性假瘤6例,脂肪瘤1例;共76个病灶,平均直径3.67(1.3~8.4)cm。结果63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治疗。术后皮肤浅Ⅱ度烧伤2例,余无其它并发症。随访5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1(1~45)个月,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复查肿瘤完全消失34例(59.6%),缩小>50例(22.8%),缩小<50%7例(12.3%),缩小后再复发3例(5.3%)。结论对于中小肝脏良性肿瘤,RFA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简便、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Fu Y  Yang W  Wu JY  Yan K  Wu W  Xing BC  Chen MH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4(13):1957-1963
Background  Biliary injury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n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including death.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data regarding bile duct changes with or withou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ic malignancies.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prognosis and risk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biliary injury associ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1 and January 2009, 638 patients with hepatic malignancies (405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233 with liver metastasis) who had 955 treatment session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maging and laboratory data,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patient outcome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risk factors of biliary injury and the impact on 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chi-square test, Fisher’s exact test, Kaplan-Meier curves and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where appropriate.
Results  Biliary injury was observed in 17 patients after 17 ablation sessions based on imaging finding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biliary injury was 1.8% (17/955) with an average onset time of 12 weeks (2–36 weeks).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complications of biliary injury were identified in 9, 6 and 2 cases,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after detection of biliary injury was 40 months. There seemed no notable difference in overall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those without biliary injurie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vessel infiltration (P=0.034) and treatment session ≥4 times (P=0.025)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biliary injur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ile tumor located centrally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the metastasis group (P=0.043).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biliary injury was not frequent (1.8%). Through appropriate treatment, intrahepatic bile duct injuries seemed not affect the patients’ long-term survival. Additionally, risk factors may be helpful for select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ndidates and predicting biliary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经皮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153个病灶,B超引导监测,局麻配合全身镇痛处理,对于肿瘤病灶>2.5cm者进行分层多点叠合毁损,>5.0cm或多发者配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PRFA成功率100%,并发症率6.14%(7/114),无相关死亡.3月、6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114/114),97.40%(111/114),74.60%(85/114),59.40%(41/69)和36.80%(7/19).结论 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微创、有效、简捷、实用、可重复、相对安全等优势,对各种类型不同大小的肝脏恶性肿瘤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83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所有病例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AVNRT后,再分为A组:慢快型、B组:快慢型、C组:慢慢型三型,以中下位法结合电解剖法行射频消融术,统计总的和三组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复发率等。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总的成功率99.4%,并发症发生率2.27% ,复发率1.45%,无死亡病例。慢快型、慢慢型、快慢型三型一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兔肝VX2瘤射频消融(RFA)后不同区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观察其对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实验兔制成VX2肝移植肿瘤模型,分成RFA组(42只)及对照组(6只),分别于RFA后即刻、1d、2d、1周、2周、3周后处死,对肝移植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Annexin V-FITC/PI标记、PCNA mRNA及VEGF检测来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区带的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结果 对照组VX2肿瘤呈浸润性生长.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呈大片坏死,边界区见炎性反应细胞及残留癌细胞;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内即刻出现大量坏死细胞,以针道区为主,坏死百分率约(45.16±4.44)%;3周后针道区坏死率仍明显高于热凝固区及边界区(F=142.089,P=0.000),此时,各区带内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接近术前水平;针道区在1d后PCNA mRNA一直维持低表达水平;热凝固区在3周后PCNA mRNA表达恢复到术前对照水平(P=0.159);边界区的PCNA mRNA表达在2周时较1周时明显升高(P =0.000),但仍低于术前对照组(P=0.001),3周后边界区PCNA mRNA的表达则高于术前对照组(P =0.031);RFA后边界区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针道区及热凝固区(P<0.05).结论 RFA对针道细胞可以达到完全杀灭,但对于边界区的残留,RFA可能促进其复发及转移,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