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新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29-1030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护理学科应用英语越来越广泛,而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现状、英语教学状况,提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如何把握教学方向,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走一条有特色的培养人才之路,使涉外专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并实施了高职实用护理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模式,即从护理实际工作出发,以国外和国内涉外医院的护理岗位与工作情境为思路,以贴近临床实践的典型情景作示范,将护理专业的工作模式和英语语言教学的科学性有机结合。文章对实施教学改革的在校护士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并评估教学效果,这对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护士短缺以及护理人才的国际流动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实现高端就业的机会,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研了解涉外护理岗位需求、学生需求,依据课程设计理论设计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国家医护概况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等基本情况,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医疗体系、护理概况、护士注册制度、护理工作模式等,理解多元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护理意识,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涉外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涉外护理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探索提升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及促进对口就业的策略。方法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了解我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英语语种)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对某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国内外对具备较强医学英语能力的护理人才需求量巨大,而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为3.1%。结论重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及加强对口就业引导将有效促进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  相似文献   

5.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实践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涉外护理专业中,大学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对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的制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境外或涉外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人才,该专业英语教学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本文基于ESP教学理念,拟分析涉外护理ESP教学的对象、师资、教材、授课时机以及EGP与ESP的衔接等方面特点,着重探讨该专业英语教学思路,以期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清远市护理人才现状及岗位需求,为护理教育适应岗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缺编与需求不成比例,高职护理需求量大,对护士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高.结论 学院可维持高职护理招生规.模,稳步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探索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涉外护理专业护生的英语基础和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护生能够接受双语教学,但需合理安排课时、中英文比例、教学手段、教材与师资,同时加强护生的公共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9.
吴沂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3):28-30
当前涉外护理专业教育仍处于尝试与摸索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针对该专业医护英语的职业性,其评价标准也应与公共英语有所不同,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引导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引入国际通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体系和国内新近建立、日趋完善的医护英语水平考试,并在医护英语教学中侧重知识的专业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标准,是解决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符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护理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涉外沟通能力及获取英语护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日益国际化的护理学发展有重要作用.CBI教学法在国外已获成功,笔者在护理英语教学中尝试引入CBI教学法,以此提高护理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成效。方法在我院涉外护理专业采用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实一体教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教师综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综合技能明显提高。结论涉外护理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药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提高护理岗位适应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满足国内外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路。课程设置要以护理英语为主,大学通用英语为辅;通用英语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关,为护理英语学习做铺垫;护理英语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护理工作的能力;学校要鼓励英语教师学习护理专业知识,使其成长为既懂语言教学又懂护理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护理英语教学已成为涉外护理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从当前护理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护理英语具有ESP(专门用途英语)特性。结合ESP职业性和实用性特点,在涉外护理专业开展ESP教学,明确课程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贴近职业需要;强化师资培训;构建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涉外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与实践专科层次的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适应国际护理市场需求。方法优化英语教学大纲,创设语言环境,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参加雅思A类考试的2名学生成绩分别达到5.5分和6.0分;能够使用英语完成护士的基本工作。结论通过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途径,创造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比较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对英语的要求与学校英语教学的差异,指出护理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护理英语“阶梯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加快,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全球护理行业发展的趋向及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并论述了护理英语"阶梯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具体构思及实践与研究步骤,以期达到护理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秦博文  陈荟洁  王海燕 《重庆医学》2013,42(14):1669-1670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护士的严重短缺,涉外护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各医护院校"时尚"专业。中国护理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能否使中国的护理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水平相接轨,使中国的护士走出国门,或在国内能胜任外籍病房工作的需要。为适应这个需求,近年来,中国医护院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工作[1]。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双层因素影响,各学校对于双语教学模式、思路,各抒己见,问题诸多。本文以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现状作为基础工作,结合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美国护士认证考试(CGFNS)重点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旨在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通过出国护士考试,直接与国际接轨,从而运用和推广于高职涉外护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国际护士执业能力的高职护理人才是促进我国护理领域走向国际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以国际护士执业能力为导向,借鉴菲律宾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构建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学生的选拔与分流、注重国际护理理念与专业英语培养、强化ISPN课程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鼓励中外合作及师资共享、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健全的评价制度。为我院申报涉外护理专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利弊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淼淼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91-1094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责任护士岗位培养和使用态度,为深化护理岗位管理改革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16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对岗位管理方案态度较为一致,其中对"责任护士岗位设置必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度最高,而对"责任护士的选拔方法"看法差异较大。结论责任护士岗位管理亟待加强,准入指标应注重实际能力,聘任应采用竞聘与定期考核结合,配置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岗位管理方案应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20.
从体验哲学的视角探讨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并提出改革建议。认为护理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护理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的阶段,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体验性,强调护理专业教学的情境性,凸显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