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黄粉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及早期胃肠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二黄粉组患者在入院后2h内经胃管注入二黄粉(大黄粉3~6g,黄芪粉15g),每日3次,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周内两组并发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二黄粉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和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黄芪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胃肠功能衰竭的具有良好防治作用,可显著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婧  余红 《吉林中医药》2007,27(4):29-31
目的:研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及胃肠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178例入住ICU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治疗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中出现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作为预防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率、胃肠功能衰竭的缓解时间及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预防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和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黄对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有效率68%,中毒性肠麻痹缓解率75%。大黄治疗后胃肠功能衰竭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预防组和对照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9.2%、62.1%,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25.0%、6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胃肠功能衰竭的具有良好防治作用,可显著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二黄粉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二黄粉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对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二黄粉组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经胃管注入二黄粉,每天3次,其余同对照组。观察2组7天内并发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二黄粉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二黄粉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胃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并显著降低患者7天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对ICU中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袁竭、脑血管意外、大创伤术后、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后等GCS评分为3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给予大黄治疗,观察大黄的疗效.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P<0.05);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有效率77.46%,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6.06%.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黄对ICU中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大创伤术后、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后等GCS评分为3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给予大黄治疗,观察大黄的疗效。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P〈0.05);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有效率77.46%,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6.06%。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行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功能作用的观察。方法:将ICU危重病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24例和非大黄预防组18例,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黏膜病变及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并观察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结果:大黄预防组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并出血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及MOD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病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大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黄组患者在入院后2h内经胃管注入大黄粉3~6g,每日3次,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结果大黄组应激性胃肠出血和腹胀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大黄对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力 《中草药》2005,36(12):1857-1858
严重创伤患者多行急诊手术,不能充分进行胃肠准备,且多伴休克和感染,再合并手术创伤损害,易造成术后胃肠黏膜水肿、糜烂、溃疡和胃肠道内微生物环境失衡,破坏肠黏膜屏障,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侵入组织器官,形成“细菌移位”或“肠源性感染”促发胃肠功能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是胃肠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维持正常胃肠功能和尽早肠内营养是提高严重胸腹多发伤治愈率的关键之一。大黄具下瘀血、破症瘕积聚、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之功效。实验证实大黄对肠黏膜有保护作用,能预防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黄对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58例与非预防组57例;比较两组胃肠衰竭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中毒性肠麻痹及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预防组.结论 大黄可降低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大黄防治危重症急性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粉管饲对危重病急性肠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09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急性肠功能衰竭和MODS的发生率以及2组的病死率。将2组中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肠麻痹的病例作为大黄治疗组,观察治愈好转率。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肠麻痹、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组,大黄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总有效率为81%,治疗肠麻痹的总有效率为85%。结论大黄粉管饲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急性肠功能衰竭和MODS,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大黄防治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无急性胃肠黏膜病变的大黄组初始即给予大黄治疗,非大黄组不应用大黄;急性胃肠黏膜病变的非大黄组应用洛赛克治疗,大黄组均应用大黄;中毒性肠麻痹的非大黄组应用西沙必利,大黄组均应用大黄。采用止血效果、肠鸣音和肠内营养耐受程度作为判断依据。结果:大黄对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发生率的止血有效率达75.00%,明显高于洛赛克对照组(P〈0.01);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的有效率达72.73%,可能高于西沙必利对照组(但P=0.0550);大黄组MODS发生率与非大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对危重病并发急性胃肠黏膜病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显著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CU中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功能衰竭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后等APACHEⅡ评分为14~33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非预防组,非预防组用单纯西药治疗,预防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道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有效率76.45%,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2.6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和防治危重病患者胃肠道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阴解毒通络方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脓毒症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解毒通络方,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炎性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胃肠激素及28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疗效总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P<0.05);治疗组治疗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腹腔内压及胃肠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 d 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养阴解毒通络方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延缓病情发展,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72-174
目的:探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158例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防治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精黄片和生理盐水进行预防;并发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后均使用精黄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情况,以及使用精黄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项并发症结果组间比较P值均<0.05。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衰竭的持续时间研究组为(1.7±0.3)d,对照组为(4.2±2.5)d,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治疗后存活28天以上者,研究组15例中存活了11例,占73.33%,对照组29例中存活了14例,占4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黄片用于防治危重病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胃肠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大黄对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卫俊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00-300,302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病患者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胃肠道表现。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对于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认为是由于胃肠黏膜屏障破坏引起。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对此机制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其中肠黏膜低灌流、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大黄鼻饲对预防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和研究可靠性。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和筛查文献。所纳入文献中干预措施对主要结局指标如胃肠黏膜出血发病率、肠麻痹发病率、胃肠衰竭持续时间,和次要结局指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病率、MODS的病死率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饲大黄组胃肠黏膜出血的发生的相对风险为0.42(95%CI 0.33~0.52),肠麻痹的发生风险为0.45(95%CI 0.34~0.58),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的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3.30(95%CI-3.81~-2.78)。MODS的发生相对风险为0.46(95%CI 0.37~0.57)。MODS的死亡风险0.59(95%CI 0.29~1.19)。结论鼻饲大黄可预防危重病患者胃肠黏膜疾病,减少出血风险,并能降低发生肠麻痹风险。鼻饲大黄预防组患者在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后继续给予大黄治疗,比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后给予相同治疗的对照组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缩短。给予大黄鼻饲可降低MODS的风险,但不能降低MODS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复胃汤防治重症脑出血时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调控血压、消除脑水肿、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及时通过鼻胃管注入本院配制的自拟复胃汤。结果对照组1周内发生消化道出血22例,发生率44%(22/50);观察组1周内发生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6%(3/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复胃汤可有效防止胃肠黏膜屏障受损,降低重症脑出血并定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抗炎灵煎剂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烧伤患者胃肠道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烧伤后胃肠道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急性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伴出血18例,中毒性肠麻痹14例),对照组20例(分别为11例和9例)。治疗组用中药抗炎灵煎剂加奥美拉唑钠,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钠,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 h后胃黏膜内pH值,48 h内急性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伴出血的止血效果和治疗后72 h内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黏膜内pH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内pH值上升(P<0.05)并接近正常,而对照组上升不明显。急性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伴出血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分别为2例、3例、6例及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性肠麻痹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均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抗炎灵联合奥美拉唑钠对烧伤患者胃肠道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黄已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危重症病人胃肠功障碍的防治,陈德昌等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对危重病人使用大黄能改善胃肠黏膜血流和组织灌注,对危重病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产生作用,减少肠源性毒素和细菌移位,减少肠源性MODS的发生。我院ICU应用生大黄鼻饲治疗危重症病人胃肠功障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人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将ICU危重症病人鼻饲生大黄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观察组进行预防性,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2例(5.88%),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9例(26.47%),对照组的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8例(23.53%),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15例(44.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性,个性化护理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应加强预防性及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