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最优方案。方法对281例行ART的EMs不孕患者回顾性分析,观察各分期及各种用药方案的ART结局。结果Ⅱ、Ⅲ、Ⅳ期各组间行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及HCG日内膜厚度各用药方案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长方案组Gn用量明显少于超长方案组;Gn时间超长方案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但在长方案中获得D1时2PN胚胎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短方案及拮抗剂组、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P〈0.05)。结论Ⅰ/ⅡEMs患者促排卵及IUI数周期后不成功应积极行IVF治疗;超长方案是最适合EMs患者的IVF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735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和胚胎移植数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P〈0.01);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P〈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是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IVF/ICSI治疗周期中患者年龄、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早期流产相关,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中,取卵后去除卵周颗粒细胞(拆卵)的适合时间。方法选择09年6月至10年3月男方精液正常、因输卵管因素进入周期的ICSI病例共190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取卵后1~2h(G1)和4~6h(G2)拆卵行ICSI。回顾性分析2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在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及卵裂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G2组高于G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囊胚形成率差异显著(P〈0.005),G2组高于G1组。结论卵周颗粒细胞的存在对卵子体外成熟尤其是细胞质的成熟是必须的,取卵后培养4~6h拆卵行ICSI胚胎质量好,囊胚形成率高,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IVF/ICSI周期中高反应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剂量与获卵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的患者345名的数据资料,根据诱发卵泡成熟时h CG的剂量分为3组:4000 IU,5000 IU及10 000 IU组,比较3组间获卵率、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妊娠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结果随着h CG剂量的增加,获卵率显著增加(4000,5000与10 000 IU h CG组分别为78.6%vs.81.9%vs.84.1%,P0.01)。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及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OHSS发生率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长方案IVF/ICSI周期中,诱导排卵的h CG剂量与高反应患者的获卵率呈正相关,但并不影响妊娠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随机比较黄体期GnRHa降调节方案中基因重组HCG(r-HCG)与尿源性HCG(u-HCG)在我国妇女中诱导卵子成熟的IVF/ICSI结局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IVF/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568例,随机分成2组:A组用r-HCG皮下注射诱导排卵,B组用u-HCG肌肉注射诱导排卵,比较两组间诱导卵子成熟效应和临床结局。结果 (1)两组间除2PN率A组明显高于B组外,其余超排卵参数、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的早发OHSS率无统计学差异,而晚发OHSS率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无患者发生注射后过敏反应等情况;(3)随着血清β-HCG浓度增高BMI逐渐减小,获卵数、MⅡ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均有增加趋势,但着床率和妊娠率并未受到影响;(4)A组中有1例注射r-HCG后血清β-HCG〈1.2mU/ml,补注射u-HCG后34-36h取卵获得临床妊娠。结论 r-HCG与u-HCG在黄体期GnRHa降调节方案中能获得基本相同的诱导卵子成熟效应和临床结局;对BMI高的患者可考虑适当加大HCG量以保证足够的HCG浓度;建议HCG注射后12-14h检测血清β-HCG浓度,一旦发现浓度过低,应该更换药物或选择不同批次进行补注射后取卵,尽可能挽救该周期,保证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COH)低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低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27名首次接受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分为卵巢低反应组(n=137例,获卵数≤5个)和卵巢反应良好组(n=190例,获卵数〉5个),分析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窦卵泡数等对COH的影响。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卵巢低反应发生的因素有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基础FSH/LH值和窦卵泡数;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卵巢反应性呈负相关,窦卵泡数与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窦卵泡数〉年龄。②卵巢低反应组与卵巢反应良好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83%和39.16%,两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窦卵泡数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其中窦卵泡数为最敏感的指标。卵巢低反应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明原因不孕(UI)夫妇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结局。方法:共纳入212个因UI接受IVF-ET助孕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期均采用短时受精,在IVF受精后6h,对低受精率(〈30%)和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中未出现第二极体的成熟卵立即进行早期补救ICSI。结局按原发不孕(A1组,139例)及继发不孕(A2,组73例)分组进行比较。并将所有获得成熟卵的周期再分为IVF受精(B1组,181例)与补救ICSI受精(B2组,26例)进行比较。结果:1.A1组较A2组年轻,但不孕年限更长,MII卵IVF受精率及2PN受精率较低,补救ICSI受精周期率明显较高(17.04%比4.17%,P值〈0.05)。A1组因异常受精、未受精、未卵裂或胚胎质量差导致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A2组(11.79%比2.74%,P值〈0.05),但两组移植周期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值〉0.05)。2.Bl组比B2组MII卵受精率更高(93.82%比84.78%,P值〈0.05),但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明原因不孕夫妇中原发不孕者更容易出现IVF受精失败或低受精率。采用短时受精及补救ICSI受精后可以获得与继发不孕夫妇相当的IVF-ETII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周期所获卵子均未成熟时,其体外培养发育潜能探究。方法 25例IVF-ET周期所获卵子均未成熟(未成熟卵149枚),通过实验室体外过夜培养所有未成熟卵子(M1期,142枚;GV期,7枚),培养成熟卵子(M11期,98枚)行体外单精子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进行72h体外培养;回顾性分类统计IVF-ET周期中IVF、ICSI和Half ICSI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它们间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与Half ICSI周期中的IVF部分在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ICSI周期与Half ICSI周期中的ICSI部分在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与ICSI周期在受精率和优胚率有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与HalfICSI周期中的ICSI部分在受精率和优胚率有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的未成熟卵子经体外培养能部分成熟,并具有继续发育潜能,但其受精率和优胚率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子的相应指标;且他们最终临床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控制超排卵(COH)中获卵数对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为避免重度OHSS全胚冷冻的效果。方法接受常规IVF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58例(除外ICSI,Half—ICSI,Re—ICSI)。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3组,其中获卵数1~10者122例(I组),获卵数11~20者183例(II组),获卵数〉20者53例(Ⅲ组);358例中发生OHSS48例全胚冷冻,其中I组无全胚冷冻,Ⅱ组全胚冷冻28例,Ⅲ组全胚冷冻20例。结果全胚冷冻组与新鲜移植组比较:年龄及优胚率无明显差异,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新鲜移植第Ⅲ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低于全胚冷冻第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OHSS时全胚冷冻保证了妊娠结局,尤其对获卵数〉20的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行IVF-ET的不孕患者92例。其中49例PCOS患者为PCOS组;43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卵泡液GH、IGF-1水平及IVF-ET结局;分析卵泡液GH、IGF-1不同水平PCOS患者IVF-ET结局及妊娠与未妊娠患者卵泡液GH、IGF-1水平。结果 PCOS组卵泡液GH、IGF-1水平、获卵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OHSS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GH水平PCOS患者获卵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高于低GH水平者,高IGF-1水平PCOS患者获卵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高于低IGF-1水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妊娠患者卵泡液GH、IGF-1水平均高于未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卵泡液GH、IGF-1水平表达监测对IVF-ET结局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的授精方式——体外受精(IVF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旨在探讨ICSI是否可以改善高精子DNA碎片指数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279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夫妇,其中常规IVF周期138例,ICSI周期141例。比较两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出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女方年龄、促性腺激素(Gn)注射天数、Gn总量、不育年限、体质量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基础卵泡雌激素值(FSH)和基础血清雌激素值(E2)均无显著性差异。高精子DNA碎片指数IVF组的可用胚胎率显著高于ICSI组(79.3%vs 68.9%,P<0.05)。结论 ICSI技术不能改善高精子DFI患者的临床结局;胚胎质量对妊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行IVF的周期进行早期观察可对受精障碍(完全不受精和受精率〈30%)尽早发现并行早期补救ICSI可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本文通过对常规过夜受精、常规早期观察和有受精障碍高危因素行选择性早期观察的IVF周期进行效果比较,探讨选择性早期观察的在体外受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5月至11月共506个IVF周期进行阶段性分组,7月至9月的188个周期行常规早期观察,余318个周期中42个行选择性早期观察。结果常规过夜受精与早期观察组的不受精及低受精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3.6%,6.2%和7.8%,13.5%),早期观察后补行ICSI受精可以挽救完全不受精周期的卵子,并获得妊娠机会(临床妊娠率33.3%),减少取消周期。对低受精率组则可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增加取卵周期的累计妊娠率。而选择性早期观察受精障碍发生率更高(14.3%),与常规过夜组(3.6%)及常规早期观察组(6.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早期观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现受精障碍的病例并及时补救ICSI挽救卵子,降低取消周期,同时可以提高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但选择性的早期观察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同时减少人为干扰,保证卵子的正常受精途径,更好的保障下一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HCG日单个卵泡雌激素水平对于IVF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的不孕患者,所有病人均第一次接受IVF,共161个周期,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E2/卵泡<100,100-200,>200组,计算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Gn的用量,促排卵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等,并用分析HCG日血清E2,E2/卵泡(卵泡指HCG日≥14mm的卵泡)与受精率,卵裂率,HCG日LH的相关性。结果 E2/卵泡100-200组与>200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与可用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E2/卵泡100-200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E2/卵泡>200组,两者比较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06)。E2/卵泡与受精率无相关性,与可用胚率呈负相关,与HCG日LH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G日单个卵泡雌激素水平对IVF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决定HCG注射时间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甾体激素预处理对高龄IVF/ICSI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根据高龄患者COH前预处理用药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OC处理组,B组雌孕激素处理组,C组为空白组。比较不同甾体激素预处理在高龄患者中对IVF/ICSI周期结局的影响。结果三组的AMH,获卵数,MⅡ卵数,MⅡ卵率,胚胎数,可用胚胎数,高评分囊胚形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发现获卵数,MⅡ卵数,胚胎数,可用胚胎数均是OC处理组与空白组高于雌孕激素预处理组,MⅡ卵率经过OC处理与雌孕激素预处理的患者要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三组的HCG日≥1.8cm卵泡数/≥1.4cm1.8cm卵泡数无统计学差异,且雌孕激素预处理组有较高的趋势。高评分囊胚形成比雌孕激素预处理组要显著高于OC组及空白组(P0.05),且OC处理组最低(P0.05)。结论不同甾体激素预处理对于对高龄IVF/ICSI患者均可提高COH中卵巢的反应性,增加卵泡发育均匀度,增加成熟卵子数。而且高龄中相对卵巢储备功能差的患者雌孕激素预处理还可提高其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OH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6例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次行IVF/ICSI治疗患者COH过程中的血清及卵泡液,分为长方案组(38例)及非降调方案组(38例),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及卵泡液中IGFBP-3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两组基础血清IGFBP-3无统计学差异,长方案组降调过程中血清IGFBP-3明显下降,且Gn启动日长方案组IGFBP-3明显低于非降调组(P=0.029)。2.Gn启动后两组血清IGFBP-3水平继续下降,取卵后2天升高;两组Gn启动后的IGFBP-3无统计学差异;且Gn第5天IGFBP-3水平与COH结局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3.两组FFIGFBP-3水平随卵泡增大而升高,大中卵泡IGFBP-3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降调组小卵泡IGFBP-3水平明显高于长方案组(P=0.037);且大卵泡IGFBP-3水平与COH结局相关性最好。结论血清及大中FFIGFBP-3水平可能对卵巢反应性及COH结局具有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常规IVF治疗受精6h后判断为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而行早期补救ICSI的52周期患者,统计其实验室培养指标及临床结局,并与同期因男方因素而直接进行ICSI的127周期进行比较。结果早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和直接IC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胚率、胚胎利用率及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直接ICSI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补救ICSI可作为常规IVF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卵母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时间延长导致卵子老化,甚至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建议对高度怀疑受精障碍尤其高龄(≥37岁)、获卵数≥8患者采用Half-ICSI以提高胚胎利用率和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中是否存在免疫球蛋白 (Ig)及补体C3,及其与所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患者 50例 ,分为两组 :妊娠组与非妊娠组 ,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每例患者血清及卵泡中的IgG、IgA、IgM、C3水平及记录各个病人的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结果 卵泡液中Ig、C3比血液中的显著降低 (P <0 0 1 )且卵泡液中IgA、IgM与血液中IgA、IgM有相关性。卵泡液中Ig、C3与所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无相关性。结论 卵泡液中存在免疫球蛋白 (Ig)及补体C3且不影响妊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的预测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在本生殖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以促性腺激素(Gn)刺激后两侧卵巢发育卵泡≤3个,或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获卵数≤4个为卵巢低反应判断标准,符合卵巢低反应标准的80例为低反应组,取同期获卵5—20个的80个IVF—ET治疗周期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基础促卵泡素(bFSH)≥8IU/L、基础雌二醇(bE2)≥80μg/L患者的比例,周期取消率,平均Gn用量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低反应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bFSH≥8IU/L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反应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及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两组bE:≥80μg/L患者的百分比及平均Gn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反应组临床妊娠率(2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bFSH≥8 IU/L及窦卵泡≤5个均可作为预测卵巢低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患者单卵泡液氨基酸谱含量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检测49份IVF患者优势卵泡的单卵泡液氨基酸谱,并追踪所获卵母细胞发育结局。依据取卵后第三天(D3)胚胎评分分为可用胚胎组(A组)与不可用胚胎组(B组),比较两组氨基酸谱含量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及用药支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A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及卵裂率略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可用胚胎数及可用胚胎率(7.41±4.64、65.15%)显著高于B组(5.00±3.38、49.75%)(P〈0.05);③A组卵泡液中丙氨酸(Ala)含量(335.86±70.79μmol/ml)明显高于B组(293.56±67.30μmol/ml)(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利用ROC曲线确定卵泡液中Ala含量预测可用胚胎形成的临界值为325.4μmol/ml,灵敏度63%,特异度81.8%。结论优势卵泡的发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VF患者的总体情况,卵泡液中Ala含量可作为预测卵母细胞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实施COH-IVF的患者中,约9%-24%表现出用适当的促排卵方法刺激卵巢,产生的卵子过少,雌激素较低的卵巢低反应[1]。这类患者周期取消率高、大多数有IVF反复失败史,ART的结局不良,这已成为困扰IVF治疗的一个问题。自然周期IVF结合小卵泡中获取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